债务高企偿付承压,实地地产港交所谋IPO纾困

今年以来,包括上坤地产、金辉控股等8家涉房企业在内,纷纷提交上市招股书,但直至今日无一家成功通过申请。

文|蓝鲸财经 霍温洁

5月20日,港交所披露实地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实地地产”)的招股书,如果成功上市,这将是张量自传递娱乐(HK:01326)、脑洞科技(HK:02203)、力量能源(HK:01277)之后拥有的第4家上市公司。

但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国内调控以及房企整体融资面的压力提升,且意图上市的房企本身负债水平较高,还款压力大,港股上市的难度在不断增大。而尽管实地地产的净资产负债率从2017年的38.09倍降至2019年的2.25倍,但依然高于行业101.8%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其隐藏在旧有开发项目背后的毛利率隐忧,也在逐渐显现。

实地地产“消化”缓慢,毛利率或难以维系

虽然有号称“豹子头”的富力地产联席董事长张力撑腰,但张量并没有寻求父辈的庇护。2003年学成归国后,张量便创立恒量建设集团,并成为其父产业富力的重要合作承建商,这也是实地地产的前身。2006年,实地地产正式成立,14年的时间,实地地产从广东中山出发,一步步走出华南,向全国化进发。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实地地产旗下有37个项目,遍及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华中和中国西部核心城区、华北选定城市的14个省份或直辖市以及25个城市,总土地储备约为1016.93万平方米。

但事实上,创立之初的十年,实地地产发展十分缓慢,直至2015年9月,实地地产以17亿元拿下广州萝岗四宗宅地(后被开发为实地常春藤),才逐渐出现转机。2016年,拼接广州常春藤项目,实地地产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也正式开启了其加速布局、发展的步伐。

据克而瑞资料显示,2018年,实地集团共摘得13个地块,开发项目覆盖全国25城;2019年实地集团新增土地建面79万平方米。同时,根据中指院1-3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储备排行显示,实地地产新增土储90万平方米,攀升至榜单第33位。

随着拿地规模的支撑,2016年以来,实地地产的营收也安上了“加速器”。招股书披露,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实地地产收益分别为38.71亿元、63.72亿元、83.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6.6%;税前利润分别为4.15亿元、13.43亿元、17.0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2.9%。同期,实地地产的毛利率分别为21.9%、25.2%及30.9%,也呈上升趋势。

实地地产在招股书中表示,毛利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售价的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物业一般存在2-3年的开发周期,因此,2019年入市销售的项目,一般来说应该是2017年之前购入的土储。招股书也明确,住宅物业已结转平均售价增加主要是由于2019年广州常春藤及广州蔷薇国际已结转平均售价相对较高所致。

而蓝鲸房产查询公开资料获知,广州常春藤项目与广州蔷薇国际的动工日期分别为2015年及2017年。而2016年3月,随着广州第二中学的签约入驻,广州常春藤项目售价也水涨船高。2016年第一期开盘的均价约12000元/㎡,截至2020年4月16日,该项目均价约30000元/㎡,涨幅150%。

换句话说,截至目前,实地地产仍在消化之前的低价存货。但在“房住不炒”主基调下,实地地产的其他项目,是否也能保持如此高的毛利率,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规模扩张为财务埋雷,张量引职业经理人纾困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上市前谋求规模快速扩张的房企类似,伴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实地地产现金与负债之间不平衡的问题也愈发明显。

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2019年,实地地产未偿还借款总额(包括银行贷款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分别为119.83亿元、117.71亿元及126.57亿元,负债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同期,实地地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45.76亿元、42.16亿元及20.39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却急速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3月31日,实地地产即期的银行及其他借款的本金额为43.55亿元。其中,须于一年内或于要求时偿还的银行贷款为23.69亿元,一年内或于要求时偿还的其他借款为19.18亿元。在手现金难以完全覆盖负债。

针对资金状况,实地地产于招股书表示,“日后或会不时于国内外资金市场取得更多资金,包括但不限于发行新的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计划及债务发行,以丰富融资来源、获得充足的营运资金及支持扩充业务。”

但2017年-2019年,其未偿还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利率分别为6.59%、 6.67%及8.37%,融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缓解债务压力成为其上市的诉求之一,除了用于项目开发及企业运营资本外,实地地产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偿还现有贷款的大部分,包括于2024年6月到期的七年期商业贷款未偿还结余6.57亿元以及2022年到期的三年期商业贷款未偿还结余2.28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包括上坤地产、金辉控股等8家涉房企业在内,纷纷提交上市招股书,但直至今日无一家成功通过申请。实地地产成为第9家排队上市的房企。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对蓝鲸房产分析,上市的首要目的依然是融资,这一点并没有发生改变。但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内调控以及房企整体融资面的压力提升,港股市场对于房企的谨慎度亦不断提升。但大部分意图上市的房企,本身存在负债水平高,还款压力大的问题。

张波直言,上市的窗口期早已过去,但中小房企上市的热情并不会结束。预计还会有不少房企积极谋求港股IPO,但总体结果或难言乐观。

而为了推动上市,2019年下半年以来,张量不断招兵买马,拉拢职业经理如入伙。2019年11月,刘森峰加盟实地地产,他在任职碧桂园期间,通过在管区域销售业绩单年实现收入1个亿的神话,至今仍在江湖流传;与此同时,原泰禾集团CFO李斌出任总裁及首席财务官;2020年3月初,原荣盛副总裁刘军加盟实地地产,分管融资和资金。

能否顺利上市对于每一家中小房企来说,都是助其实现自我突破的关键。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实地地产仍需跨越重重难关。

来源:蓝鲸财经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