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货币还是买房?将入市8900套房源的西安楼市比你想象中坚强

本月住宅供应量回升,成交量小幅回升,但同比下降五成。城东城南供求量大,主城区价格除城北区均有上升。

文 | 李思潼 

2020年开春以来,受疫情及市场环境影响,西安楼市也在一片茫然中躁动不安。

打折促销楼盘此起彼伏,不乏均价万元以下的特价房,3月初备案均价2W+、3W+的项目不断涌现,数量还不少,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去化率逐月走低;同时,还有业内人士“预测”政府会为了应对经济对楼市的冲击,将“松绑”楼市……

……

在种种背景下,西安楼市未来发展特别是房价涨跌,牵动着市场和购房者的神经。

4月交易小幅升温  

根据克尔瑞4月西安房地产月报数据显示,本月住宅供应量回升,成交量小幅回升,但同比下降五成。城东城南供求量大,主城区价格除城北区均有上升。

其中,城北、城东区域为主要供应区域,分别为33.10万㎡和31.97万㎡;成交量在本月亦相对较多,分别为城东23.11万㎡和城北22.91万㎡;高新区域价格最高,为 17707元/㎡,城东区域价格最低,为12942元/㎡。浐灞板块依旧为成交量最大板块,成交15.81万㎡。

5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其中,4月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6%(3月为0.5%),同比上涨10.4%(3月为11%),涨幅在全国居于中上游。从2016年以来,西安房价已经连续49个月上涨。

并且许多开发商在结束了3月份的“以价换量”之后,4月份已逐渐收回“折扣”。

可以看出,西安楼市已然小幅升温,成交量虽然不及供应量,且仍然低于2019年平均水平,但市场稳定状态正在回归。

而且进入五月,“千人摇”项目开始出现,比如曲江的天地源·大都会(2904人)和浐灞的御锦城(1156人);无人问津的楼盘也比比皆是,多以均价2W+的改善项目为主。

然而,面对楼市小幅升温,依然有一部分人非常“担心”或者是“期望”房价下跌、崩盘。

因为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让很多购房者“谨慎消费”,甚至选择“持有货币”,同时,开发商回款确实刻不容缓,在拉锯之下,期望市场能将房价“拉下来”。

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4月28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0%,比上季下降6.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3.0%,比上季上升7.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5.0%,比上季下降1.3个百分点。

“报复性”消费还没等来,“报复性”存钱先来了。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8.6%、21.6%和16.3%。

同时,4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1.1%,是连续第二个月增速达两位数,也是近3年来的最高值,更多的业内人士呼吁未避免货币贬值,不如将钱投入房产这样的硬通货里,为自己的资产保值;

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

买还是不买 这是个问题

有人说:“看房价是否崩盘,就看土地市场是否崩盘”。

西安土拍市场依然延续火爆态势,各个区域楼面地价纷纷刷新,特别是高新区。

4月15日,隆基泰和摘得软件新城,楼面地价13469元/㎡;4月23日,高科摘地软件新城,楼面地价15415元/㎡;5月8日,新希望摘地高新中央创新区(CID),楼面地价12640元/㎡。近段时间以来,只要是高新软件新城和中央创新区出让土地几乎每次都拍出高溢价。

同样,高新区一直是西安新房、二手房房价最高的区域,以及抗楼市风险最有实力的区域。

反观前段时间打折促销楼盘,几乎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备案价本就较高且地段偏远,均价2W+以上的部分改善产品,比如中国铁建西派时代总房款减5万以及折扣叠加、湖光山色在房款优惠的同时赠送车位;

地段偏远,比如西咸新区的蓝光雍锦湾、紫薇大都会;

产品争议较大且地段较远,比如碧桂园凤凰城商铺开盘总价减5万,98折,加清盘特惠……;

特价房,比如世茂璀璨倾城10套特价房源加推、世茂峰界、临潼的雁泊台等;

土地价格上涨,新房销售依然被限制,开发商为了保证自身本就不多的利润,会压缩楼盘的各方面成本,如果此时再打折销售,可想而知,拿到购房者手中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

因此,在任何市场环境下,优质地段和产品才是王道。如果没有重大市场变故,无论是自住还是保值增值,能打折促销或是降价的房子,或许也会让你未来居住品质“打折”。

本次市场的变化,只是将去年已经出现两级分化的西安楼市,进一步拉开距离。强者恒强,弱者继续彷徨。市场发展,大浪淘沙,能留下的才是实力项目。

随着楼市四月份的小幅度升温,预计5月有33个项目,8900余套房源(安居客数据)进入西按楼市,目前,一切都向着市场复苏方向发展。

4月17日经济“一季报”公布当天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仍然强调“房住不炒”的定位。

5月22日上午9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表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由此可见,“住房不炒”是基调、“一城一策、因城施策”是手段,“楼市维稳”是当下的最终目的。

所以,房价在短时间内,不会大幅上涨,也不会因为疫情的冲击,悬崖式下跌。作为购房者,需要做的仍然是那句老话——“刚需”可随时上车,“改善”择优置换。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