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上可能都有一点点吸血鬼基因

说不定未来某天,到处都是《暮光之城》的玛丽苏故事。

吸血蝙蝠是唯一以吸食哺乳动物的血液为生的脊椎动物。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这种“吸血”的天性使然,原来早就藏在它们基因遗传里。看来吸血鬼也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的。

吸血蝙蝠的唾液中含有抗凝血成分和一种能令生物感到麻痹的化合物,正符合它们极度嗜血的生活方式。在一篇即将发表于《生态与进化前沿》(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学术期刊的论文中,德克萨斯州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Caleb Phillips和Robert Baker已经证实,吸血蝙蝠的“毒性武器”是基于一代代祖先基因进化、再不断产生新分子的结果。在最一开始,蝙蝠所谓的“吸血基因”并没有为魔鬼而服务的意思。

“有趣的是,以昆虫为食的元祖蝙蝠们并不会在唾液腺里分泌出抗凝血剂以及麻痹动物的化合物,但是,吸血的基因其实一直藏于蝙蝠的基因库深处。事实上,我们人类以及大多数动物的身上都带有一点点‘嗜血’的基因。”Phillips说。

研究发现了令蝙蝠变成“吸血鬼”的两种分子机制:外显子微缺失,即DNA中的微小片段被从基因组中移除,DNA的编码序列及排列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基因中的各个元件以不同的方式重新组合到了一起,一个新的基因产物随即产生。

图片演示出了以不同顺序排列的RNA转录本如何创造出多种类型的蛋白产物。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导致蝙蝠开始“吸血”的关键性机制。Image Credit: Wikimedia

以上两种机制都能够有效地改变基因功能与基因表达。以吸血蝙蝠为例,基因的重组似乎令一些有用的分子被吸收到了唾液腺中。

“未来的研究会对蝙蝠、其他“吸血”类动物和一些额外的动物组织进行比较,研究人员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必须清楚地描述基因整合的重要性,以及在吸血行为的演化过程中,基因整合如何代替了基因拼接与基因重组。”Phillips表示。“关于吸血蝙蝠为何会进化成为以血为生,我们的工作在基因改变的层面提供了一些新见解。”

谁知道呢?经过一些基因上的“修补”之后,也许你也能成为一个吸血鬼呢。有了这个科学前提,作家们又可以去写畅销青少年小说了。

(翻译:徐徜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Gizmodo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