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抖音首次对簿公堂,商标侵权遂成焦点

“这两个现在是在互相碰瓷吗?”“为什么不把应用商店一起告了?”

文|C2CC新传媒

日前,短视频两巨头快手和抖音双双陷入公堂互诉之中。

5月12日,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先是将“抖音短视频”的开发及运营主体——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并索赔500万元。快手方面称,其在第三方应用商店“360手机助手”中输入“快手”字样,置顶搜索结果显示为“抖音短视频”APP,使快手产品与其注册商标之间的特定联系被削弱,遂诉诸公堂。日前,海淀法院受理此案。

而5月13日午间,字节跳动方面则回应称,目前尚未收到法院通知,同时亦指出,快手在百度、小米应用商店等平台推广中,曾多次使用今日头条等相关产品品牌为快手产品导流,在相关应用商店搜索“头条”、“剪映下载”等均显示快手下载链接,甚至快手更曾使用今日头条商标导流。海淀法院已于3月6日立案,目前已经完成证据交换。

“这两个现在是在互相碰瓷吗?”“为什么不把应用商店一起告了?”不少网友也表示,目前两者“神仙打架”似有炒作嫌疑。据悉,快手历来坚定站在反字节跳动联盟,而在过去的几年里,狙击快手似乎是字节跳动的“软性任务”,两者的掐架实则早已“暗潮汹涌”。

今有消息爆料称,快手直播电商业务在2020年的GMV目标为2500亿,而抖音直播电商的GMV目标也高达2000亿,这意味着抖音和快手在2020年将冲击淘宝直播于2019年的成绩。

尽管该消息向双方求证无果,但两家短视频平台的竞争显然已愈演愈烈,尤其疫情下消费场景大肆从线下转移到线下,各平台直播竞争更呈白热化。比如今年抖音就独家签下罗永浩进行直播带货,首播销售额便突破1亿元,快手方面更携手董明珠进行直播带货,最终销售额定格在3.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美妆品类已成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重点投入品类。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抖音美妆内容覆盖用户量超过8000万,百万粉丝美妆抖音达人超过100个,美妆护肤类品牌账户超过1000个;而2019年快手美妆10万+粉丝商家数已劲增36倍,诸多国货品牌月GMV可达4000万+,甚至前不久还出台了重点扶持计划,比如联合七大美妆品牌策划“国风代颜人”众筹挑战赛,打造“快品牌”IP。这便是其备受美业关注的原由。

另就事论事,关于双方陷入公堂互诉一事实则更存在另一种声音,称双方均是枉顾道义的“偷”广告流量行为,并且这一案例或将成年度大戏,因为其极具典型代表性,能为许多商家提供案例参考。“毕竟华为也这样搞过!”“那这样的话,百度不被告破产?”

据记者了解,涉事方采取“技术干预或控制”,损害市场自由竞争此举必定涉嫌不正当竞争,但事实是,此类事件已被认为是互联网常见的“灰色”操作,品牌倘若不在搜索引擎上购买防御性关键词,就会被其他品牌所替代,且诉诸法律尚无判例参考。之于品牌方而言,如若搜索结果不能保障,《商标法》或将形同虚设。

注:据《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其中,侵权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收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果前二者都难以确定,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

事实上,美业内关于商标侵权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比如MAC的国际商标侵权,比如阿道夫“李鬼”案,包括前不久“纳益其尔商标侵权案”也以本土专营店的集体胜利宣告尘埃落定,此外还有因抢注“美妆”商标,致使大批公众号因昵称侵权"名称已被违规清除"的事件。

尽管案例不尽相同,但法律责任的明晰将是维权的有力武器,它将催生和强化商家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受众提供一个更良好和谐的竞争环境。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