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2CC新传媒
直播真的很“美丽”。
(一)
从2016年淘宝电商上线以来,看着就一直很美丽。在《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中提到,直播作为淘宝平台一个千亿级增量市场横空出世。也难怪李佳琦一句的“OMG!买它!”俘获了多少萌动少女(bai jia niang men)的心。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百年前美国“纸上推销术”就已经说明了直播电商的本质,但其实可以追溯到更早,3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用实际行动来做“直播电商”了。
清朝雍正年间,继志堂刻本《按鉴三国志传》在封面上是这样写的:除了书名《按鉴三国志传》外,书名右边写着,“全像古本并无删省”,意思是说,全书插图之美、版本之好,还是高清无码无删减;书名左边写着,“《三国志传》坊刻苦无善本,本堂不惜重资,剞劂精工字义,注释典实详解,只字无讹,迥异他刻,识者见诸”,意思是说,我们的这书不惜花费重金,刊刻精良,注释详细,校正无误,比其他人刊刻的要好,买它!
我仿佛看到了雍正年间的“李佳琦”,拿着《按鉴三国志传》在说,“OMG!这也太好看了吧!买它!”
强大的网红带货能力成为了直播行业的“吸金”利器,在2019双十一直播销量TOP10当中,薇娅双十一当天销售额达到2.84亿元;李佳琦双十一当天销售额达到1.48亿元。完美日记靠主播带货一炮而红,2019年销售35亿;林清轩靠直播逆袭,2月销量同比增长5倍。在很多人看来,直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颠覆式的存在。
但,纵使薇娅能在直播间“卖火箭”,也抵挡不住老罗在第二次直播时遭遇的“滑铁卢”。
今年年初,御家汇收到深交所问询,是否夸大了与网红合作的影响。御家汇回复:2019年全年与李佳琦合作47次,与薇娅合作超过30次,与其他头部、腰部的1500多位KOL进行过合作,直播超过8000场。4月21日,御家汇发布财报,2019财年营收24亿,如果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直播电商带来的销售占比4%测算,8000多场直播,平均每场不到1.2万元。
很多顶级主播在直播时候都会向粉丝传达一个信息,就是全网最低价,要想跟顶级主播合作除了被极限压价以外,商家还必须支付额外的服务费,和两到三层佣金抽成。2019年双十一,李佳琦与百雀羚的事情就曾经闹得满城风雨。
尽管如此,有能力的品牌们还是对于李佳琦、薇娅们趋之若鹜,甚至有出现头部主播0带货的尴尬纪录。品牌们或许认为,带不带货无所谓,权当投了广告费了,当然也不乏像完美日记、花西子这样靠直播快速走红品牌。
(二)
当具有超强带货能力的红人出现时,无疑让背后的机构看到了新的价值。
而这就是MCN机构。
几年前,对于初代网红的认知都还是素人型的,但是到了二代网红(papi酱)、三代网红(李子柒、李佳琦、张大奕等)出现的时候,相信已经没人再会有“他们背后是否有团队支持”这样的疑问,在这个人均KOL的全民直播年代,MCN机构早已不是什么神秘的相关机构。
追溯MCN机构,起源于YouTube,最早是以LisaDonovan和DannyZappin为代表的一批YouTube频道主,组成的内容联盟。他们在各领域内容创作者“抱团取暖”的诉求下,相同领域的内容创作者聚集在一起,相互引流,扩大频道的影响力。后来YouTube推出MCN扶持政策和规定,促进了内容商业化,解决了内容创作者的推广和变现问题,MCN的本质是Youtube和内容主之间的中介。
任何东西,到了中国市场以后,都能够玩到极致,这是我非常佩服国人的智慧的。原本作为广告中介的MCN机构,硬是在国内被玩成了网红经济公司或者网红孵化公司,谁叫美国只有YouTube一家独大,而中国有淘宝、抖音、快手、微博、B站万箭齐发。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国内的MCN机构共有超过6500家,95%以上的头部主播都已经被各MCN机构收入麾下。在这些MCN机构中,不乏像新片场、青藤文化、橘子娱乐、如涵这样的巨无霸型MCN公司,但更多的是原先小中介/媒介公司改头换面,签两个网红、博主,就成了MCN公司,其中的“大坑”,只有网红自知。
前段时间,网络就爆出B站UP主林晨同学“某些MCN有多黑暗”,巨额违约金、自己买流量、签订“卖身契”,具体细节在这这里就不赘述了。反正就不是之前被主播行业所营造出的,成功的网红必须与MCN挂钩和签约;但成功的网红,都已经被MCN机构签约倒是事实。
(三)
我不是爱八卦的人,也偶尔关注微博热搜。四月份有两件事情其实挺有意思,“张姓网红”和“罗姓艺人”,一样的“瓜”,在微博热搜上的表现大相径庭。一个热搜秒删,一个热搜高烧不退,感觉现在明星的危机公关团队真的要“学学”网红公关团队了,但民星公关公司表示,“臣妾做不到啊!”
资本从来不会迟到,更不会缺席。在2019年,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一个“网红经济概念股”概念,主要是围绕网红电商直播和内容多元变现,强大的现金能力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
2017年到2019年,MCN机构进入爆发式的增长,各平台的主播、红人格局基本上已经形成,阿里系、腾讯系、微博系、今日头条系,以及各大个人IP机构、上市公司、PE公司都掌握各自的MCN机构,将95%以上的头部达人招致麾下。
资本的介入,改变了网红行业的游戏规则,根据此前克劳锐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就已经有53.9%的MCN完成过融资,头部MCN机构获得融资的比例更高。在所有融资中,种子轮占16.7%,天使轮占23.8%,A轮占28.6%,B轮占19%,很多大公司、大资本的影子已经开始出现在MCN背后。
尽管国内的平台不像国外youtube和instagram在各自领域一家独大,抖音、快手、淘宝直播、微博、小红书、B站各自平台都不同调性,获取流量和变现的途径不同,但直播、带货成为很多MCN变现的重要途径,比如张大奕之于如涵,李佳琦之于美One,这种强大而直接的现金能力的,对于MCN机构流量变现来说,还是很靠谱的。
MCN迭代很快,很分散,零碎,还没有办法形成大集中。之前在翻微博时,看到这样一段话,“资本或许是邪恶的黑暗力量,可以让创业者统治世界,也要随时准备放弃灵魂。”或许在接下来时间里,在MCN机构中也会出现少数的“霸主”。
可能某个机构因为某个达人在两三年内很红,雕爷在之前一篇文章中就说到:哪家MCN拥有李佳琦、薇娅这样一个大主播,那真是躺着赚几年大钱。但是资本追求的5倍、10倍、甚至更高的投资回报能否实现长久的流量红利就不得而知了。比如如涵,一上市就破发,后来股价一直没有达到发行价。
当社交变成生意的那一刻起,消费者、品牌、红人、MCN机构、资本,每一个人都不能再逃脱这个位面;在这里面,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