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逾7成在华美企不会因疫情离开中国

中国美国商会和普华永道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70%的受访者(在华美企)表示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将生产和供应或采购业务迁至海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聂琳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令一部分生产被迫中断,暴露出跨国企业将生产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弊端,部分发达国家政客甚至呼吁贴钱让企业将生产线搬回本国。不过,中国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与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大部分在华美国企业不会因疫情而离开中国。

这份调查由中国美国商会和普华永道在今年3月6日至13日联合进行,共调查了25家在华美国企业。调查结果显示,超70%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将生产和供应或采购业务迁至海外。

“与一些说法形成对比的是,我们基于中国的数据表明,我们的大多数会员不会很快收拾行李离开中国。”中国美国商会主席毕艾伦(Alan Beebe)说,“值得强调的是,在经历了数月的停摆之后,在重启经济方面,中国走在了全球前列。”

调查显示,所有受访者均认为中国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对内外资企业同样有效。有近70%的受访者表示,预计他们在中国的供应链运营将在不到3个月内恢复正常,96%的受访者预计在3-6个月内恢复正常。

毕艾伦表示,从中国搬走或者扩大在美国生产是在华美企的一个选项,但他们必须要权衡成本和时间,并且要明白这一操作“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

他预计,未来在华美企更可能采取“中国+1”的战略,以分散供应链风险。“中国+1”指的是中国仍然是美企的主要生产、运营及原料产地,与此同时,美企也会在不移动整个供应链的前提下根据具体业务进行多元化分散。

根据中国美国商会与普华永道去年10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在华美企不愿搬离中国的关键原因在于,“在中国制造,在中国销售”(又称“在中国,为中国”)已成为多数美国企业采用的供应链战略,而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产业链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优势。

首先,中国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盈利能力稳定。虽然近两年中美贸易关系不断恶化,但大多数在华美企仍实现了盈利。2018年,受访企业中有76.5%的实现盈利,与2017年的76.5%和2016年的76.9%不相上下。

其次,中国的制造效率更高。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与东盟劳动生产率最高的4个国家相比,一个中国工人可以制造相当于4个东盟国家工人生产的产品价值总和。

此外,中国物流服务更到位。根据世界银行对160多个国家的物流表现排名,中国的物流水平在基础设施、国际运输、质量和能力、跟踪和追踪、及时性等方面远超东盟国家。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章俊本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疫情冲击下,跨国企业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承受大规模资本开支的压力。考虑到中国相关产业链在本次疫情中展现出的超强自我修复能力,全球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度反而会有所上升。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