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石浦渔港旅游
走进多姿多彩的石浦渔港古城,开启我们的美好旅程吧。来体验石浦渔港古城百年的历史;来感受石浦渔港古城不同于历史的魅力。
走进历史
第一站:入口广场
石浦渔港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石浦的精华,它始建于1387年,距今已有623年的历史.是浙洋中路重镇。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山间谷地,随山势起伏而筑,据高控港,素有“城在山上,山在城中”之称。
第二站:江心寺
江心寺创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来年的历史,据传,它是专门为保佑渔民出海捕鱼满载而归而建,因此常年香火旺盛。
见证石浦渔港的变迁!
至于它为什么会叫江心寺,那是在建造寺院时,这里还是四面悬水的小岛,因而称之。
走进教育基地
第一站:港城沧桑
港城沧桑展馆,首先看到的就是明代战船,它是按照明嘉靖年间浙江沿海典型虎头兽纹炮船五分之一复原的,船头五彩虎头就是其鲜明标志,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曾参与石浦抗倭海战。
古城渔汛主题场景就是复原了明代据高控港的海防重镇气势,万船蚁聚的港域码头,热闹非凡的鱼市商铺,浓缩了“郎不耕田侬不结,一年生计在渔船”的“清明上河图”。
港城沧桑:象山县爱国主义教育(象山人民抗战纪念馆)
纪念馆以象山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日寇为主题,运用图文资料,还原了“日军侵象路线图”、“日军侵占县城”、“日军在象抓捕劳工掠夺砩矿”等历史真相,再现了我县人民奋起抗击日寇的历史场景。
第二站:栽兴烟馆
栽兴烟馆,石库门上方正中匾框内“栽兴”二字,意思是“深扎这里,兴旺发达”,它创办了明末清初,专供客人吸鸦片的烟馆,至清末鸦片严禁后,才改售旱烟、水烟、香烟等。
场馆里展示了烟具陈列区、贫民烟区、雅致烟馆、“象浆”生产场景。为了反映昔时石浦繁华的另一面,目的是通过鸦片馆的展示,来告诫我们“远离毒品”。
栽兴烟馆:象山县禁毒教育基地
第三站:侍郎府
侍郎府是侍郎的府第也是侍郎官的住宅,是本地人俞士吉所在的住宅,俞士吉(1354—1430)字用贞,号栎庵,晚号“大瀛海客”,象山人。永乐元年(1403),升右佥都御史,奉使朝鲜。永乐4年,以礼部侍郎出使日本,永乐七年又以正使官,奉勅出使西洋册封各国,官终刑部侍郎。
馆内陈列了明代五顶官帽,分别是九品、七品、五品、三品、二品,是当年俞士吉所戴,从官帽等级中,因而世人称之“五朝元老”。
侍郎府:象山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走进渔文化
第一站:耕海牧渔
耕海牧渔场馆,顾名思义,耕海牧渔就是反映渔民劳作方式的展示。有浅海劳作、海洋捕捞展示区、二楼港湾浅海作业区等。
浅海劳作区域展示的是部份渔民常用的浅海捕捞方式,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扳罾作业、竹排作业、罩鱼作业、蜈蚣网作业,里面却包含了许多渔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走进民俗
第一站:关帝庙
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了。黄墙黛瓦,古朴典雅的建筑的关帝庙不仅是当地百姓在这里祭祀关帝老爷,寻求精神庇护保佑的场所,而且又是百姓观赏表演、节庆活动的场所。
民俗表演:来此,可观看地道的象山民俗表演哦~
走进美食
第一站:石浦老底子美食
古城老底子美食打卡list:台湾美味小吃、石浦鱼丸、花生糕、仙草冻、海鲜面、麦饼筒、炸虾饺等等。
古城景区内设有多个美食小吃摊位,量足味道赞,价格还不贵,每样来一份是极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