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国产游戏的海外成绩从2013年3312.50%的增速减缓到2014年的366.39%。随之而来的是海外市场开始意识到手游的重要性,对于国产手游的引入提出了更多限制和要求。不过对于今年有往望超越219亿美元估值达到222亿美元的本土游戏市场而言,进入红海后寻求增长的难度不亚于开拓海外市场。因此,海外手游市场对于中国游戏从业者来说仍是不错的选择,其中就包括曾第一个向海外出口网游产品的蜗牛游戏。
作者丨好春光
独立发行《太极熊猫》 进击海外手游发行业务
《太极熊猫》曾进入Google Play新游榜TOP10
在Google Play新游榜上,《太极熊猫》曾获得葡萄牙、瑞典当地市场排名第一的成绩,同时在阿联酋、丹麦、比利时、芬兰、奥地利、卡塔尔、加拿大、意大利、爱尔兰、荷兰、法国、德国、美国、挪威市场都在榜单Top5的位置,另外在瑞士、西班牙、新西兰、英国、沙特等国家也取得了Top10的成绩。
App Annie数据显示:仅“游戏”分类中,《太极熊猫》在44个国家排名前10
App Store方面,在上述国家应用畅销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不少玩家都反映《太极熊猫》中西结合的画风和前所未有的打击快感让人印象颇深。尤其是在素有传统游戏文化强国背景的美国市场,《太极熊猫》在上线一星期内,就上升至Google Play新游排行榜第5,App Store应用畅销榜排名第56位,Facebook粉丝页也迅速积攒到7万当地玩家的关注量,并且每天还在不断增长,足见欧美玩家对《太极熊猫》的认可和喜爱。
对于这样一款“现象级”手游,在经历了一年的运营考研,仍然在包括中国在内多个国家保持着较好的成绩,其在游戏品质、运营及市场策略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海外发行商选择
在海外发行商选择上,东南亚与日本地区选择了与《九阴真经》、《黑金》等都有合作关系的蝴蝶数位,在韩国与港澳台地区与国内昆仑万维厂商合作,两者在当地市场都有较为成熟的发行模式。
2010年,蜗牛在北美、俄罗斯成立全资子公司,五年来一直承担着蜗牛端游、页游的海外推广工作。成立伊始,遇到最大的考验便是《九阴真经》端游在北美市场的推广。由于端游产品更依赖自身品质,没有像手游那样成熟的渠道,单凭线上推广并不能有效地覆盖目标人群,因此需要一个个城市的地推过去,也正是这种“苦行僧”的方式,深入一线,了解海外玩家的真实想法,为蜗牛游戏之后的全球化发行积累了宝贵经验,直接受益者便是手游《太极熊猫》,而后者在全球149个国家或地区中的49个国家应用综合榜Top25。《太极熊猫》的成绩,则表明蜗牛已具备成熟的海外发行能力。
2、海外市场推广
《太极熊猫》北美代言人龙达
在北美推广《太极熊猫》时,蜗牛游戏选择“世界上最具统治力的运动员”,一个在美国被赋予了永不言败的英雄形象——UFC女子雏量级冠军龙达-鲁西(Ronda Rousey)作为《太极熊猫》的品牌代言人,这与之前《九阴真经》选择李连杰作为全球代言人的策略颇有几分相似。无论是李连杰,还是龙达,在美国用户的认知中,前者是武侠的象征,而后者更诠释了战斗精神。而在韩国市场,《太极熊猫》代理商昆仑游戏则选择韩国电影界武术指导泰斗郑斗洪来担任宣传模特。郑斗洪曾在电影《群盗》、《THE BERLIN FILE》、《魔童杀手》等知名电影中担任武术指导,是公认的韩国武术指导泰斗。针对当地特色有针对性的选择代言人,蜗牛游戏在海外推广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3、海外付费系统
对于付费系统的本地化,蜗牛在第一款产品中就体现出自己的理解。2006年左右,游戏行业的F2P开始兴起,蜗牛根据这一特点实行国内、海外两种收费思路,即海外依然保留点卡制,国内实行免费模式。手游时代的蜗牛游戏,注意到日本玩家非常排斥游戏内对付费实力打标签的行为,同时欧美地区的玩家非常注重游戏内的公平性,对于pay for win 相当抵制。所以在这些地区推广《太极熊猫》的时候,蜗牛对游戏内购进行了相应调整,减少直接影响战斗的付费,而增加体验式付费如“皮肤”、“时装”等。
4、游戏题材的本地化之坚守
蜗牛虽然积极寻求本地化,但对于游戏题材的本地化,蜗牛却是相当保守。对于蜗牛来说,“魔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源自于欧美,如果从题材上去做本地化显然丢失了中国游戏最重要的一部分。事实上,外国玩家体验中国游戏最主要还是为了体验正宗的“中国”题材,虽然说国际化的同时确实进行适量的吸收,但核心还是以中华文化为主。所以在本地化的“为”与“不为”,的确是需要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11年“游戏老厂”的全球化战略坚守
蜗牛对海外输出产品非常早。2004年在第一款自研产品《航海世纪》发布之时,就开始考虑全球发行。而国产游戏直到2006年才从韩国厂商夺回中国市场的主动权,此时的蜗牛早已以“第一款返销韩国的国产3D端游”的角色进军海外,从此便开始了蜗牛的“航海世纪”。
图为蜗牛游戏成立以来的海外发行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端游《航海世纪》在20多个国家发行,曾在排行磅超越《魔兽世界》,名列欧美最受欢迎的排行榜第7。
蜗牛虽然04年就开始对外输出产品,不过那一年仅是输出到韩国与俄罗斯。到了2007年,产品的输出能力才有了明显的上升。07年,蜗牛的3D交友社区类网游《舞街区》半年的时间内出口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产品的质量与海外输出能力的不断完善之后,蜗牛游戏开始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反观国内,2007年是端游增速最快的一年,达到了74.6%的增长率,较好的市场环境给蜗牛游戏提供了机遇,借助7年以来的技术积累,蜗牛游戏快速拓展下游业务,比如在北美开始架设服务器和计费系统,提供海外客服等。
2008年,蜗牛在全球化战略迅速推进,在市场较为成熟的北美,蜗牛宣布自主运营,选择的第一款产品便是《航海世纪》。在市场相对不太成熟的俄罗斯,蜗牛与俄罗斯公司AstrumOnline展开《舞街区》的联合运营,也是蜗牛首次在海外市场采取合作运营。
日本最大的网站4Gamer曾经对蜗牛游戏进军日本市场做出报道
一般游戏厂商在海外布局,都先是产品的对外输出,然后是采取联合运营的方式,积累当地运营与发行经验,然后再逐步建立当地子公司。不过蜗牛在对待北美与俄罗斯分别采取了不同方式,北美老产品直接运营、俄罗斯新产品联合运营,对于其产品的营收与当地子公司的发展都做了较好的平衡,经过两年的时间发展,2010年蜗牛正式成立海外子公司,全球发展战略进入新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页游《英雄之城》、《帝国文明》在全球市场的推广。这两款产品分别获得了海外知名页游门户BBGSITE的2010年最佳策略游戏第2名,以及2010年最佳网页游戏新作头名的评价。
全球化只完成初步目标,海外最大布局是电视游戏
截止2015年10月,蜗牛公布了《九阴》、《关云长》、《天子》、《九阳神功(尚未发布)》等四款自研手游,同时还在ChinaJoy期间公布了七款海外引进产品,包括《横行冒险王》《樱花三国》《心之城堡》《神龙部落》以及代号为C、T、S、的三款神秘新作,这是蜗牛首次引进海外手游产品。这表明蜗牛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内容提供者,开始深入代理、发行领域。
事实上,随着市场重心向移动端转移,对于手游玩法、类型需求的多样性越来越明显,所以蜗牛游戏开始考虑自身产品结构。因此将目光投向海外,通过提出“引进来”的策略,蜗牛游戏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进行了一场战略转变。
蜗牛副总裁时涛曾表示,蜗牛海外引进的策略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补充产品线,保证发行率和发行线;第二,两条腿走路,通过代理游戏来弥补自己在开发上的弱势。第三,实践产品多样化。上述7款韩国手游的引入,不仅可以完善自身产品线,同时也为蜗牛游戏打造全类型手游奠定基础。
除了在移动市场发力,蜗牛游戏在主机、电视游戏上的布局也出具成效,《九阳神功》将作为首款PS4主机、PC端、移动端三端同步发行的作品。而在企业层面,蜗牛完成了全球发行的平台和运营机构设定,接下来将会加快产品发行步骤和产品发行顺序。未来蜗牛游戏的产品将涵盖电视、手机、PC等多个领域,而电视游戏也将成为蜗牛游戏最大的布局。
结语:随着蜗牛全球化战略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国内、海外市场打通游戏、通信、硬件三个方向,以此来形成生态闭环,将会为蜗牛游戏带来怎样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