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缓解猪肉鲜菜跌价,3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至4.3%

受疫情好转,物流改善等因素影响,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回落4.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数据显示,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4.3%,涨幅较2月回落0.9个百分点。国际油价剧烈下行及国内需求不足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5%,跌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

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七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3月份,CPI同比上涨4.9%,PPI同比下降0.8%。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界面新闻表示,CPI同比涨幅回落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基本得到控制,交通物流逐渐恢复后,食品端价格回落;其次,3月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挫,国内成品油价格有一轮较大幅度的下调,拖累非食品价格;第三,消费低迷状态目前尚未明显扭转,对服务价格施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2.7%,影响CPI下降约0.90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12.2%,影响CPI下降约0.39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5.2%,影响CPI下降约0.4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6.9%,影响CPI下降约0.36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4.3%,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3.5%,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

分析师认为,虽然食品端仍面临猪价高位的约束,但随着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叠加去年的高基数,未来CPI同比涨幅将进一步回落。

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杨业伟对界面新闻指出,春节后食品价格下行缓慢,但总体还是下行趋势。与此同时,去年猪肉价格上涨形成的高基数效应在未来几个月会逐步加强。两大因素相加,CPI同比涨幅将继续缩小。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1.7%,已连续第5个月增加;全国500头以上规模猪场出栏的新生仔猪环比增加3.4%,实现自去年9月份以来首次环比增长。

除食品因素外,华泰证券提到,非食品端可能会因居民收入放缓而承压,CPI下行节奏或进一步加快。

PPI方面,杨业伟表示,当前复工复产仍在推进当中,终端需求较为疲弱,钢铁等大宗商品库存被动积压,叠加原油价格明显回落,短期内工业品价格通缩压力可能会持续加大。

国家统计局周二发布的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3月下旬与3月中旬相比,7种产品价格上涨,39种下降,4种持平。

此前公布的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出厂价格指数由2月的44.3%降至43.8%,购进价格从51.4%降至45.5%,反映出工业品需求的严重不足。

伍超明则认为,虽然疫情冲击下短期需求降幅将加大,但最近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不断加码,二、三四季度在基建发力等因素带动下,PPI还是存在上涨动能。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