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en杰min
最近两年,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5G等新技术加速引入和应用,信息化空间进一步打开,数字供应链场景不断细分,供应商管理(SRM)系统为企业生产、管理升级带来了更大可能。疫情发生以来,传统供应链管理痛点被快速放大,线下到线上迁移、数字化升级转型需求十分迫切,关乎采购的SRM为不少制造型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大作用,备受关注。而后疫情时期,SRM受物联网等技术驱动将持续发展,并呈现平台化与业务流数字化双轨发展、线上线下协同互通、轻方案成为重要切入口等趋势。
SRM发展现状 尚处于“互联网+”阶段
SRM是供应链的一个基本环节,处于供应链上游,其重点是围绕采购,与供应商建立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简单来说,相应的SRM解决方案主要是持续帮助企业快速寻找供应商、完成采购、推动生产、应对风险,基于数字技术的SRM系统将不少线下的业务转为线上,提升企业效率。近年来,伴随数字化技术的工业化深入应用,SRM成为了很多企业提升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整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处于“互联网+”阶段。本质上,SRM是互联网边界不断拓展的结果,是帮助企业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对供应商关系进行管理,以去掉传统线下管理的冗余环节,让生产采购更简单、更高效。不过,从当前来看,SRM发展尚处于“互联网+”阶段,即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网络化,主要通上互联网平台完成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如供应商线上寻源、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线上快速对账等。而这与当前所谈的智慧供应链,实际相差较远,或者说SRM眼下尚不具备“智能”属性,谈不上智能化管理。
国内发展潜力巨大。根据Gartner2019年报告,2018年全球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增长12.5%,达到140亿美元,采购市场引领着供应链管理各细分市场的增长,年增长率为16.3%。智研咨询等数据则显示,SCM5年CAGR10%,2018年市场规模约5.6亿美元,国内供应链管理软件约为全球140亿美元总规模的4%。从中不难看出,国内SRM发展不充分,与欧美差距差大,而另一方面则说明国内SRM行业潜力巨大。
头部品牌尚未出现。快速发展与不断增长的市场之下,是更多企业的不断入局。从SRM行业来看,SRM软件服务提供商大致可以分三类:ERP管理软件厂商,如国际巨头SAP、甲骨文,国内的用友、鼎捷等;数字供应链服务企业,如欧美的JDA、曼哈顿软件、国内智互联科技等;专注于SRM的新创企业,如甄云科技等。然而,正是因为处于初级阶段,国内SRM行业格局尚未形成,未出现头部品牌。
SRM未来发展 平台化与业务流数字化双轨发展
SRM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突显。相关研究表明,多数企业认为如果企业供应链不去转型为数字化,不去改变现在依赖于高成本的断裂信息模式就会被颠覆。贝恩咨询则预计,2020年起的十年间,数字技术将推动采购团队在加速业务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战略价值。未来,在不断落地的道路上,SRM将朝平台化与业务流数字化、线下线下协同、轻方案切入、主攻长尾客户等方向发展。
平台化与业务流数字化。根据目前发展方向来看,SRM逐渐呈现平台化与业务流数字化双轨发展。横向上,面向所有企业,SRM更像早期的B2B电商平台,主要聚集各类企业以及接入垂直类B2B电商平台,满足企业生产物资和非生产物资的采购;纵向上,重点面向生产类企业,SRM提供从采购到支付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采购全流程数字化梳理。当然,不少SRM服务商两者兼具,如SAP既有Ariba开放式采购平台,也能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供应链管理。
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早期的SRM系统,基本就是将线下业务线上迁移,然后把重心放在线上不同角色(企业、供应商等)之间的协同。考虑到,线上尚是对线下的记忆和梳理,线下业无法忽略,做到线上与线下协同、互通,通过线上管控线下,线下及时映刻到线上,会更为符合供应商管理以及采购业务的实际情况。同时,这种线上与线上协同、线上与线下互通的形式,也更有助于企业其他业务流数字化的对接。
轻方案成为重要切入口。国内SRM落地的关键是,能够让更多企业接受。供应链信息化系统比较复杂,成本低、部署快、见效快,是目前多数企业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切入点。一方面,具备基础功能,能够满足多数企业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成本低更易被企业接受,同时部署快、见效快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实现数字化管理。当然,这种“轻方案”形式只是切入口,随着后续功能模块的不断的拓展,企业将逐步实现物联化、智能化管理。
长尾客户成为主攻方向。早前,很多SRM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策略是面向大客户,认为相比中小客户,大客户付费意愿更强,同时大客户具有很多的示范效应,能够帮助方案提供商吸引更多的客户。长远来看,中小型的长尾客户仍是主攻方向,原因在于,中小型客户数量更多,且“轻方案”形式正逐渐被接受。另外,相比大客户,中小客户上线周期更短,实际落地速度要更快。
总得来说,国内工业数字化当有呈现以ERP为基础,向SRM(供应商管理)、MES(智能制造执行)、WMS(仓储管理)等多景场发散发展特点。得益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国内工业互联网相关方案初步实现了软硬件对接与驱动,供应链管理重要环节SRM作为智能制造简易的切入口,有望更快成为又一数字化热应用,并向线上线下协同互通发展,以轻方案的形式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