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丰生物获英特尔资本上亿元B轮领投,瞄准的AI病理赛道强者如云

4月2日,江丰生物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英特尔资本领投,新干线投资和银杏谷资本跟投,规模达上亿元人民币。

财联社记者 罗祎辰

4月2日,宁波江丰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江丰生物”)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英特尔资本领投,新干线投资和银杏谷资本跟投,规模达上亿元人民币。

据悉,作为企业风险投资机构(CVC),英特尔资本对外投资一直围绕着公司的数据中心战略,投资业务主涉及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半导体存储等领域。2019年至今披露的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包括:云拿科技、亿智电子、梅卡曼德机器人和概伦电子等。

仅从业务上看,江丰生物似乎并不是英特尔资本的“菜”,但《科创板日报》记者查询材料后发现,江丰生物虽处于医疗行业,但其主营业务数字病理实际与数据处理联系紧密。

资料显示,该业务是一项把现代数字系统与传统光学放大装置有机结合的技术,即用计算机对采集到的数字图像(如肿瘤切片等)进行处理,获得可视化数据,从而提高医生诊断效率。

image

病理切片图,来源:公司官网

发展到今天,数字病理+AI已成为业内公认的趋势。不过,这一赛道中已经涌入了众多强大的竞争者,各自扮演不同角色。

以江丰生物为例,公司身份是数字病理系统供应商,主要业务是销售硬件,即各种信息系统和处理设备,属于行业内较早一批参与者。与公司直接形成竞争关系的有罗氏、飞利浦、徕卡等。

随着各家硬件产商忙于打造自己的产品生态, “切片数据孤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公司选择建设切片数据平台,典型代表有91360切片库,其运营主体为玖壹叁陆零医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下称“91360”)。媒体报道,2019年,91360与滨松集团、智跃医疗达成合作,滨松集团角色为硬件提供商。

进入到AI发展阶段,互联网公司凭借自身算法优势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腾讯在2017年推出了首款医学领域的AI产品——腾讯觅影,可完成多种癌症的数字病理筛查,且具备AI辅诊功能,自称特征识别率超过98%。

据悉,江丰生物本轮融资金将被用于AI病理产品研发和落地、海外市场拓展,以及云病理平台的升级。

来源:财联社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