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集团在全球崛起,大众在制造领域祭出的模块化生产方式也被视为当代汽车工业中最为先进的生产方式。而自主品牌经历多年磨难,目前在车型平台化生产方式上大多都还在摸索前进。吉利汽车在整合沃尔沃资源之后提出了建立模块化生产的中期规划;奇瑞在两年前发布了IAUTO技术平台,其平台化战略二次起航;此外,借助外援,北汽基于萨博平台推出M-trix自主平台,上汽也推出了源自通用EpsilonII平台的GlobalE平台……
目前,平台化生产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大趋势,因为它不仅会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也会带动生产的规范化和一致性。国内自主品牌同样在平台模块化上发力。
2015年2月2日,上汽乘用车在正式发布MG品牌首款SUV车型“名爵锐腾”的同时,亦公布旗下全新SSA战略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模块化生产平台,未来还将推出荣威品牌SUV与系能源SUV车型。对于这一全新平台架构,上汽官方透露,未来上汽旗下多款全新SUV车型都将基于这一平台打造。此外,针对非承载式SUV,上汽还规划了专属的越野车平台。后续上汽两大乘用车品牌荣威、MG的SUV车型,都将陆续在这两个平台上推出。
在2014年的北京车展上,吉利集团发布了一个代号为“FE”的全新紧凑型轿车可拓展性生产平台,以及一个生产高端车型的KC平台,这两个平台均是在沃尔沃技术支持和合作下打造的;此前,上汽也推出了源自通用EpsilonII平台的GlobalE平台,该平台曾为上汽打造了其高端车荣威950;北汽的M-trix平台则是基于萨博平台改进而来,除绅宝外,未来还将全面覆盖A级、B级、C级和MPV等市场;此外,长安也推出了专门研发高端车的C平台,长安高端车睿骋正是出自此平台,到2016年,长安将形成轿车平台、SUV平台、MPV平台和跨界车四大平台。
然而,与大众等跨国公司的平台模块化战略相比,自主品牌的平台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这些平台很多都是买的,或者是合作伙伴的老旧平台;其次,如何更好的利用好平台战略,也是一门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