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点剧读 阿涩
警队中一名破案无数的传奇警察,因一次秘密逮捕行动被同僚出卖而遭到犯罪团伙的猎杀,虽死里逃生,但亲眼目睹队员们残遭杀害,而自己却束手无策,从此更是萎靡不振,终日酗酒度日……这是电影《新警察故事》。
如果说,出卖同僚的人或许正是这位死里逃生的警察本人的话,那这就是网剧《重生》的故事。
《重生》是由优酷、阿里巴巴影业等出品的刑侦剧,由杨冬执导,指纹编剧,张译、赵子琪等人主演,于上周在优酷开播,讲述了“714枪案”唯一幸存者西关支队副支队长秦驰(张译饰),遭遇重创后不断与失忆抗争,逐步揭开案件谜底的故事。自认正义的公安干警在失忆与拾忆、噩梦与现实之间,反复自我叩问,挑战着作为一名警察的尊严,《重生》的故事要更加悲悯,也更加扑朔迷离。
据骨朵数据显示,《重生》自开播以来优酷热度值一路上涨,至今已达9518,位于vlinkage网络剧播放指数榜单前三名,豆瓣开分8.0,如今暂时稳定在7.7。
作为《白夜追凶》的兄弟篇,《重生》无疑一开播便拥有了广泛的关注,也同时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无论是面对特殊题材在审查上的限制,还是面对观众对优质剧作的高期待,《重生》到底交了怎样的答卷呢?
类型剧需创新,《重生》的“文艺实验”路线
2017年,《白夜追凶》《无证之罪》和《河神》三部作品惊艳亮相,为国产悬疑类剧集拿下了一个高峰,刷新了人们对于此类剧集的期待值,悬疑类剧集一度成为“精品剧”的代名词。而在2018年悬疑类剧集稍有回落,《原生之罪》《心灵法医》《我知道你的秘密》《绅探》《失控》等剧无论从口碑上还是在热度上,都无法与2017年相较,唯有一部《破冰行动》算得上是爆款剧作,却在后期口碑崩盘。
悬疑涉案类剧集的市场需求不减,以其涉及生与死的严肃命题,以及黑与白之间强大的戏剧张力,一直受到很大部分固定群体的拥趸。但与其他剧种不同,悬疑涉案类剧集的创作门槛偏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话题度的把握、叙事节奏的掌控、审查制度的规避等都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大浪淘沙后能够留下几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悬疑类剧集已是难得,在当下想要唤醒沉寂的悬疑市场,最可行的办法,并非复制前作的成功路线,而是对优质剧本大胆开拓,进行类型创新。
作为2020年第一部公安题材悬疑剧,《重生》首先在路子上就走对了。
《重生》与《白夜追凶》皆出自编剧指纹之手,但在剧作风格上却有明显的不同。《白夜追凶》主打硬汉派画风,在缜密发展的剧情中不断发掘人性,叙事节奏紧凑;《重生》则文艺气质十足,开篇便将人物的心理状态用日常琐事以及内心独白描绘出来,不疾不徐,在影像风格上,也在反映着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也是部分观众抱着去看“白夜追凶2”的心态去看《重生》,结果对节奏缓慢不满的原因之一。
但如制片人敦淇所说,“同样的题材出现之后,得走差异化路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是我们做头部内容和优质内容时非常重要的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设备能力的提高,我们能够通过画面、音效、动作的名场面上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让我们将剧集做出差异化、创新化。”
电视剧是一个滞后效应的内容呈现,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变化和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在题材选择以及叙事风格上要有前瞻性,跟风走捷径这种惯性思维是无法提供具有市场价值的头部内容的。
悬疑剧不缺社会性,“平民英雄”抬高剧作表达
《重生》本身是一个找寻真相寻找自我的刑侦剧,它由“714大案”串联了四个分支案件,双线并行,由表及里刺破真相。
主线案件悬疑之处不少,行动当天为何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最后的两声并非来自警枪的枪响,是否就是射向秦驰的两枪?最后补枪的人是谁?给秦驰打电话并威胁他的神秘人是谁?为何射向秦驰的子弹最少,秦驰在这次行动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些谜团致使秦驰不断自我追问,一个一个的障眼法也足够吸引观众追到最后一集一探究竟。
《重生》的悬疑来源于主线案件的终究谜团,以及分支案件不到最后几分钟看不到真相的推理游戏,而非紧张刺激的场面设计,或者高潮迭起的叙事节奏。
比起故事制胜,《重生》选择了人物先行。
“重生”二字是本剧的根本命题,消沉度日的人可以重唤新生,踏入沼泽的人有机会大声呼救,走错弯路的人有望再次回头,秦驰的故事虽然伴随着不断闪现的惊骇画面,以及反复重现的噩梦而显得压抑,但有“重生”即是对正义有力呼唤,让本剧的表达阳光了起来。
不止秦驰,还有一直被父亲的光环影响的路铭嘉(张昊唯饰),他被自己的身份压制而自卑、惶恐,无法正确找到面对刑警这份工作的态度,秦驰或许正是他“重生”的关键;在“714枪案”中被击毙的罪犯之一陈夕的妹妹陈蕊(赵今麦饰),一直陷在哥哥死去的阴影里,企图杀掉秦驰为哥哥报仇,她又何时能脱离心理困境,早日开始自己的生活?这些,都是剧中鲜活生动的角色,“重生”二字也为他们的命运转折埋下了伏笔。
编剧指纹并非专业编剧或作家出身,曾经是一名律师,并且因为家庭与工作原因认识了不少刑警、法医与检察官,对社会有着自己的观察与思考,《重生》并非仅仅是环环相扣的离奇案件与匪夷所思的作案手法,它还应当拥有一定的社会性,与观众产生共情。
第一个案件,《重生》便聚焦到了家暴问题上,呈现了一直唯唯诺诺度日的妻子心中埋藏的爱恨到底有多么汹涌,不但会手刃伤害自己的亲人,更会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以及心中的罪孽而跳楼自尽。
揭露人性、描摹社会,是一部作品值得呈现的创作任务,而仪式犯罪、变态心理等刺激场景和情节,并非是剧作的最高表达。
精品化制作、大数据支持,阿里文娱自制剧“排头兵”能行至多远?
前两年,在剧集市场不断的试错中能够不断的看到一些失败的案例,这种局面慢慢的让整个行业冷静下来。而如今电视剧创作逐渐回归到了内容本身,内容为王成为了不管是网剧还是台网剧的内在驱动力。敦淇表示,“我们有非常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也有我们的大数据支持,所以在刑侦类这种强情节、快节奏的剧作当中,我们非常清楚情节设计,以及情绪爆发节奏。”
2019年以来,阿里文娱经过体系架构的升级,形成了自制剧的制片人工作室模式,此次由敦淇担任总制片人的《重生》,正是自制剧模式推出的“排头兵”。
自制剧敦淇工作室对于精品内容的研判,一方面是要懂内容、懂用户,另一方面是懂制作。利用木桶效应,不管是从剧本、导演、演员组合,或者在细节表达、专业性、画面制作上等方方面面,木桶的每一个板块都是一个整体水平的输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精品内容。
《重生》的选角是由优酷大数据智能预测系统——北斗星来提供支持的。选角流程首先需要界定演员的基本条件,再根据剧本提炼出角色特质,包括实力派、睿智、狠、沉稳,之后通过网民评价、新闻语料等进行匹配训练,给出初筛建议。然后结合剧方人工判断,最终敲定符合角色要求的演员为最佳人选。
“观剧人群年龄迭代,现在九零后的年轻人都已经到了30岁,而立之年了。所以说这个一定是观众对于影视作品,关于喜好,审美水平的提升。也是倒逼着我们在内容创作的生产工作者一定要重新去对我们这些用户的审美水平的变化,去做好我们的内容的一些应对。”
《重生》是编剧指纹之前的三部系列小说之一,平台选择系列化开发,为可持续的开发项目当中发力。这也是“白夜宇宙”的思路,不过目前这个“宇宙”同“唐探宇宙”相比还不够成型,《重生》最终能够俘获多少观众还需要继续观察,在剧集内容上,《重生》与《白夜追凶》的故事与人物的关联度仍需要加强。
涉案悬疑类剧集目前最大的挑战是面对审查制度,如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下能够去展示整个故事的样貌,找到符合创作的具体边界。在既不损伤故事完整性,同时在政策安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讲出具有现实力量的严肃剧作,塑造出现实生活里有着复杂人性的普通人。
对于实验性的文艺悬疑剧作风格,或许会有部分观众不够适应,但《重生》是一部有后劲的剧作,不排除后期口碑爆发的可能性。它最终能否复制《白夜追凶》的成功,为沉寂已久的涉案类悬疑剧拿下一个小高峰,我们暂且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