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0后公卫医师分享一线经验:我们是如何进行流行病调查的?

为了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更多的人感染新冠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不可或缺。按照规定,上海市疾控中心要在接到病例报告后立即出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并撰写报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月13日14:00,上海举行第5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与以往不同,发布会上除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女士外,还特意邀请了援鄂医疗队、90后公共卫生医师等一线工作人员,介绍疫情防控工作具体如何开展。

据上海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郑锦介绍,截至3月13日12时,上海市已累计发现确诊病例346例,确诊病例中,男性182例,女性164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7月龄;145例有湖北居住或旅行史,34例有湖北以外地区居住或旅行史,159例有相关病例接触史,4例有伊朗居住史,3例有意大利居住史,1例有美国居住史;外地来沪人员111例,境外输入人员8例,本市常住人口227例。

为了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更多的人感染新冠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不可或缺。按照规定,上海市疾控中心要在接到病例报告后立即出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并撰写报告。

俞晓是上海市疾控中心的一名90后流调工作者。据她介绍,截至3月12日,上海疾控系统共对2993例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这里面包括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追踪到11177名密切接触者。

俞晓表示,一个案子通常安排两名流调队员组队调查,也就是说从初次流调、补充流调,一直到结案都由这两名队员负责。“如果这个病例的旅行史、接触人群比较简单,我们的工作会相对顺利很多。但即便如此,初次流调也要5到6个小时。”她说。

像俞晓一样的流调工作者,需要帮助患者回忆发病前14天和发病后去过哪些地方、做过哪些事、接触过哪些人,从而判断这些信息中与疾病相关的蛛丝马迹,整个过程“就像公安破案一样”。

在1月下旬,俞晓参与调查了第一起新冠案例,也是一起单位聚集性案例。这家单位的一个员工去武汉回来后发病,很快,他的密切接触者中的一位同事也发病了。为了追踪两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防止疫情扩大,俞晓等人去该单位进行了现场补充调查,重新进行人员访谈,再次梳理两例病例从进单位到离开单位的轨迹,反复勘察办公室的座位分布、了解集体活动、就餐等情况,终于排查出了5名新的密切接触者。

如果有的病例初步调查传染源或密切接触者不明,就需要进行补充流调,这个调查就需要较长时间。俞晓曾经前后追踪大约20天,才终于成功“破案”。在这起疫情中,她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初步流调的基础上,结合行动轨迹分析、病例大数据库比对等方法进一步调查,确定病例B在某公共事业服务中心感染了A。接着,又通过多次现场调查和长时间多人次的电话回访,才确定了病例B是曾与另一确诊病例近距离接触过被感染。

对于暂时悬而未决的情况,俞晓表示,“我们会持续追踪,反复跟病例或相关人员确认信息,也会利用联防联控机制多部门合作,进行反复比对,去发现感染来源、寻找密接者。”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