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李晓庄
受疫情影响,本该在新年过后、2月1日重燃战火的CBA联赛已经被推迟了一个多月。
据欧洲记者Emiliano Carchia从外援经纪人处获得的消息,CBA联赛将在4月6日恢复,先期的比赛将空场进行。
同时,国内多家媒体也报道,CBA联赛最快将于4月初至4月中旬恢复,赛制将由主客场制临时变成赛会制,20支球队将被分成几个赛区集中比赛。
虽然CBA恢复伊始必然空场举行,但将会保证电视转播。
采取赛会制主要是考虑到各地抗疫要求的不同,为了平衡各支球队的利益,CBA联赛只能暂时将球队集中到几个赛区进行比赛。但目前,承办赛区尚未确定。
此外,在重启时间延后的情况下,CBA公司仍然希望完整保留常规赛。
目前,2019-20赛季的CBA常规赛已经进行至第30轮,还剩16轮。按照正常赛程,常规赛本应于3月12日结束,总冠军则将在4月底至5月初产生。
如果完整保留季后赛,即使CBA联赛能够在4月初重启,结束时间也大大延后。而这将会影响6月24日-25日的奥运落选赛产生冲突。
此前美国国家篮球队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不过,在出线形势乐观的情况下,美国队曾派出次级联赛球员或效力于海外联赛的球员参赛。
但中国男篮获得奥运资格的希望本就微乎其微,不可能派出次级联赛队员参赛。
不过,受全球疫情的影响,三人篮球等项目的奥运落选赛被取消或推迟,六月份的奥运落选赛是否会再做调整也是未知之数。
CBA联赛若是不对赛程进行压缩,那么为国家队备战留出窗口期将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此前,有人提出取消常规赛、将季后赛名额扩大到16支队伍的方案。虽然此举能够在国家队比赛前结束联赛,但难以保障赞助商权益、不够公平,使之饱受质疑。
不论细节如何调整,对于各支球队来说,重启时间的大致确定,让备战有了方向和动力。
2月中旬,各支队伍逐渐恢复集训并迎来补强——辽宁队丛明晨、上海队张兆旭、广东队周鹏等球员纷纷宣布伤愈归队。
但与此同时,不少队伍也不得不面对外援的流失。
根据CBA政策要求,2019-20赛季,新签约的外援合同为非完全保障性合同,只有在打满20场后才能转为完全保障合同。
但在联赛停摆、无球可打的情况下,此类外援薪资较低,并难以获得保障合同,解约也就在意料之中。
截至目前,同曦的亚布塞莱、深圳的拜克斯、山东的哈里斯等7支球队的9名外援已经和球队解约,前往欧洲或美国寻找工作机会——其中,深圳和同曦等球队都面临着季后赛席位的胶着争夺。
随着开赛时间的不断延后,出走的不仅限于替补外援,各队主力也出现解约传闻。近期,天津队主力外援兰德尔选择离开,辽宁队的史蒂芬森也传出重返NBA的消息。
针对外援解约潮,CBA官方已经出台数项政策应对。目前已经确认的举措包括两条:第一,如果外援因疫情而解约,新注册外援可不占用更换外援名额。第二,球队可与继续履约的外援签订补充协议,调整赛季工资与支付时间。
此外,根据规定,CBA公司将在重启前至少21天告知球队具体赛程,这为球队签约新外援留下余地,但时间确实颇为紧张。
此前,广厦男篮老总缪寿守在外援韦伯斯特解约离队后,透露了试用全华班的想法。同时,广厦男篮也从青年队提拔了纪卓和许可等多位年轻球员进入一队合练。
然而,韦伯斯特的团队支援和远距离投篮能力,都难以用青年队员替代。本赛季,他代表广厦队出战7场,并获得5胜2负的成绩。
寻找合适的外援进行补强,依然是遭遇人员流失球队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