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研智库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社会经济秩序受到巨大冲击,大量中小企业直接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调查数据显示,高达85.01%的中小企业现金流最多只能支撑三个月。
结合工信部数据来看,如果疫情近期无法结束,贡献了全国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帮助解决80%以上劳动力就业的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和7000多万个体工商户可能将在今年5月份左右迎来倒闭浪潮。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各级政府已经在2月份密集出台一系列扶持专项政策,内容涉及社保减免、税收优惠、信贷扶持、融资担保、援企稳岗、财政补贴、法律援助、能源保障、政府采购等多个领域。
在此背景下,清研智库设计了一套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含金量指标体系,包括政策权威性、政策及时性、政策落实性、政策覆盖性和政策突破性5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54个四级指标,对国务院和二十余个中央部委、31个省份的省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15个副省级城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300余个地级城市(含区、州、盟)政府的官方网站公开文件作出扫描梳理,主要发现如下:
北京、上海、江苏占据综合得分榜前三名
根据指标设计和赋权结果,我们计算出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含金量最高的十个省份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辽宁、浙江、四川、山东、重庆、河南、湖北。其中,东部地区有5个,西部地区有2个,中部地区有2个,东北部地区有1个。东部地区占比最高,达到50%。这说明东部作为传统经济发展优势地区,在本次疫情期间不但对中小企业纾困作出了及时妥当的应对,且含金量十足。
表1 各省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含金量前十名及得分明细
北京、上海、江苏作为综合排名前三名,其得分原因和政策亮点如下:
第一名 北京:五项指标全部跻身前六名,政策突破和落实程度领先全国
北京综合得分位列全国第一,在政策权威性等五个二级指标中的排名依次为第2名(并列)、第2名(并列)、第2名、第6名、第1名。其中,政策落实性和政策突破性两个指标得分最为突出。
具体来说,在政策落实性方面,围绕2月5日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京政办发〔2020〕7号),市级共计有18个部门参与了落实,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上海的19个;在政策突破性方面,北京在租赁优惠、援企稳岗、政府采购倾斜、行政事业费减免、社保优惠、法律援助、财政补贴、政府服务保障八个三级指标位列全国前五名,其中前四项排名第一。
第二名 上海:五项指标全部进入前四名,政策权威和落实程度全国第一
上海综合得分位列全国第二,在政策权威性等五个二级指标中的排名依次为第1名(并列)、第4名(并列)、第1名、第3名、第3名。其中,政策权威性和政策落实性两个指标得分最为突出。
具体来说,在政策权威性方面,上海以市政府名义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沪府规〔2020〕3号),是12个以省级政府名义发布专项政策的省份之一;在政策落实性方面,上海共有19个市级部门参与了落实,这些部门分别是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市税务局、市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市审计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国资委、市科技委、市社会信用建设办公室、市审改办、市司法局、市银保监局、市文旅局、市委宣传部、市道路运输局、市教委,其中,税务局和国资委甚至出台了实施细则。
第三名 江苏:唯一所有下辖城市全部落实的省份,政策突破程度领先全国
江苏综合得分位列全国第三,在政策权威性等五个二级指标中的排名依次为第2名(并列)、第8名、第12名、第1名、第2名。其中,政策覆盖性和政策突破性两个指标得分最为突出。
具体来说,在政策覆盖性方面,江苏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下辖城市全部出台落实文件的省份,所有下辖12个地级市和1个副省级城市全部发布,其中苏州市早在2月2日就已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 (苏府〔2020〕15号),3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苏州的上述举措,是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间精准施测、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很好的例子;在政策突破性方面,江苏在社保优惠、税收优惠、法律援助、财政补贴、融资担保、政府采购倾斜、政府服务保障七个三级指标均位列全国前五名,其中前四项排名第一。
五个二级指标单项得分前十名省份含金量分析
指标一 政策权威性:12个省份以省政府名义发布中小企业专项扶持政策
根据各省政府网站的公开信息,我们检索到目前共有29个省份发布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其中12个省份以省政府(和省委)的名义发布,这些省份分别是江西、海南、山西、辽宁、广东、内蒙古、上海、云南、河南、甘肃、湖南、青海(根据发布时间先后排列)。此外,另有17个省份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布。
指标二 政策及时性:河北、山东鲁、江西、重庆四地率先发布专项政策
根据各省政府文件的发布时间排列,我们发现共有13个省份跻身政策及时性指标得分的前10名。其中,河北、山东、江西、重庆四个省份并列第一,均为2月4日发布;北京、黑龙江、浙江、海南、四川五个省份并列第二,均为2月5日发布;山西、辽宁、福建、广东四个省份并列第三,均为2月6日发布。
指标三 政策落实性:12个及以上省级部门参与落实是前十名入围门槛
通过我们对各省份相关省级部门(含同等级别的地方国企)的落实情况检索,我们发现即便是排名本指标得分第十位的四川(天津并列),也有至少12个省级部门参与了国家和本省中小企业纾困政策的落实。而且,一般来说,人社、商务、金融、财政、税务、发改委、国资委、人民银行等部门是主要参与力量。
指标四 政策覆盖性:苏、浙、沪三地领衔,东部地区占据前十名过半席位
本指标得分位列前十名的省份依次是江苏、浙江、上海、辽宁、山东、北京、湖南、福建、陕西、安徽和甘肃(并列)。其中,东部地区有6个,占据了所有11个省份的过半席位,再一次显示出东部地区在中小企业扶持过程中的全面性。从两个三级指标来看,在扶持领域覆盖率方面,北京、浙江、甘肃三个省份并列第一位,均涉及到16个中小企业最亟待解决的细分领域;在扶持地域覆盖率方面,江苏毫无悬念地牢牢占据着榜首位置,所有下辖城市全部出台专项文件。
指标五 政策突破性:京、苏、沪三地突破力度最强,且大幅领先其余省份
经过我们多次计算和检验,北京、江苏和上海在本次疫情期间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十分“硬核”,在综合12个三级指标和56个四级指标分析后,这三个地区的综合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余26个已出台省份。换句话来说,这三个地区几乎包揽了所有12个三级指标的前三名席位,其广度、深度值得其余地区借鉴。
表2 北京、江苏、上海三地在政策突破性12项子指标中的排名明细(含并列)
政策突破性下设三级指标分析详解
指标一 社保优惠:江苏领衔,安徽、山东并列第二位
江苏位列第一,八个四级指标中有五项得分;安徽和山东并列第二,各有四项得分;北京、上海、河南、广西四个省份并列第三,各有三项得分。其中,第一名江苏的主要亮点包括降低中小企业医保缴费比例1%以上、明确要求通过省级调剂金补助失业基金缺口、将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参保人数的20%等。
指标二 税收优惠:上海、江苏、浙江、云南四省份并列第一
上海、江苏、浙江、云南四省份在三个四级指标中都有得分,并列第一;河北、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十五省份都有两个四级指标得分,并列第二。第一名的四个省份各有亮点。例如,江苏明确免征蔬菜和部分鲜活肉蛋品流通环节增值税等。
指标三 信贷扶持:湖北领衔,江西、云南并列第二位
湖北位列第一,在九个四级指标中有六项得分;江西和云南并列第二,各有五项得分;上海、重庆并列第三,各有四项得分。其余省份均在三项及以下。其中,第一名湖北的主要亮点包括降低贷款利率10%以上、不良贷款率放宽至3%以内、明确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具体要求和创业贷款贴息等。
指标四 融资担保:浙江领衔,北京、上海、江苏等八省份并列第二
浙江位列第一,在九个四级指标中有四项得分;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甘肃八省份并列第二,各有三项得分;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陕西、青海十省份并列第三,各有两项得分。其中,第一名浙江的主要亮点包括明确融资金融机构奖励扶持标准、全额补贴企业投保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较去年下降0.5%及以上、省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市县级机构再担保费比例的具体标准等。
指标五 租赁优惠:北京、湖北、陕西三省份并列第一
北京、湖北、陕西三省份并列第一,在五个四级指标中均有三项得分;吉林、山东、福建、湖南、广东、四川、青海七省份并列第二,各有两项得分。第一名的三个省份各有亮点。例如,湖北的主要亮点包括要求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实施3个月免租和6个月租金减半、明确各类创业载体补贴标准。
指标六 援企稳岗:北京、四川领衔,安徽、福建并列第二
北京、四川并列第一,在六个四级指标中均有四个得分;安徽、福建并列第二,各有三项得分;天津、辽宁、江西、河南、云南并列第三,各有两项得分。第一名的两个省份各有亮点。例如,北京的主要亮点包括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为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提供1000元的一次性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等。
指标七 法律援助:辽宁、上海、江苏三省份并列第一
辽宁、上海、江苏并列第一,所有三个四级指标均有得分;北京、河南、陕西并列第二,各有两项指标得分;吉林、山东、湖北、湖南、四川、甘肃、宁夏各有一项指标得分,并列第三。第一名的三个省份各有亮点。例如,辽宁的主要亮点包括建立贸易纠纷专项法律服务机制、提供专门公正服务、开通热线等。
指标八 财政补贴:江苏领衔,北京、甘肃、青海并列第二
江苏位列第一,四个四级指标中有三项得分;北京、甘肃、青海并列第二,各有两项指标得分;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安徽、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十一省份各有一项指标得分,并列第三。其中,第一名江苏的主要亮点包括为农产品保供、公共出行保障、科技类企业提供各类补助和奖励等。
指标九 能源保障:浙江、福建、湖北、重庆、陕西并列第一
浙江、福建、湖北、重庆、陕西五省份并列第一,两个四级指标都有得分入账;北京、江苏、安徽、河南、广西、四川、云南、青海八省份并列第二,各有一项指标得分。第一名的五个省份各有亮点。例如,陕西的主要亮点包括2020年2月和3月用电用气价格按现行政策的90%结算(给出具体落实标准)等。
指标十 政府采购倾斜:北京领衔,甘肃、青海并列第二
北京第一,三个四级指标都有得分入账;甘肃、青海两省份并列第二,各有一项指标得分。其中,第一名北京的主要亮点包括明确预算单位进一步向中小企业采购倾斜的金额和比例、价格和渠道优惠、合同额补贴标准和机制等。
指标十一 行政事业费减免:北京领衔,沪、浙、闽、鄂、陕并列第二
北京第一,两个四级指标都有得分入账;上海、浙江、福建、湖北、陕西并列第二,各有一项指标得分。其中,第一名北京的主要亮点是指停征中小企业特种设备检验费、污水处理费、占道费和全额退还优质企业的旅行社质量保证金。
指标十二 政府服务保障:内蒙古、吉林、浙江并列第一
内蒙古、吉林、浙江三省份并列第一,在两个四级指标中各有一项得分。第一名的三个省份各有亮点。例如,吉林、浙江要求建立行业专项政策支持机制。内蒙古是全国唯一一个明确要求建立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诉求回应机制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