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遗体解剖已完成11例,死者肺部有黏液性分泌物

解剖团队所处的环境,病毒浓度最高,物资缺乏、实验室缺乏也需要引起重视。

记者 | 界面健康

自2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理学刘良教授带领团队开展第一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解剖以来,截止到2月25日,国内专家已经完成1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

病理解剖是病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病理学变化和临床变化对比研究,可揭示发病机制、分析死亡原因,总结诊疗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效果和防控效果。

在已经完成的11例解剖中,刘良团队共解剖9例,另外两例由上海团队在武汉进行解剖。遗体捐赠者年龄从52岁到80多岁。

刘良在《北京青年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有三例病例诊断初步结果出来,但还在进行包括免疫组化在内更深入的检查。

目前在尸检过程中,发现部分死者肺部切面有黏液性分泌物。刘良介绍,肺在人体内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场所,其功能依赖气道的通畅和肺泡的功能。而目前情况显示,死者肺泡功能可能受到损伤,气道也被黏液堵住,临床上会出现缺氧表现。因此需要对黏液进行稀释或者溶解,保持气道通畅。目前临床上已经使用相关药物,但刘良表示“可以再多试一试”。

“在临床治疗上,如果黏液成分没有化解,单纯用给氧的方式,可能达不到目的,有时候会起反作用。正压给氧的时候可能会把黏液推得更深更广,会加重患者的缺氧。临床上可能也在注意这个事情,但我们觉得还是要强调这个问题。”

针对媒体关心的尸检是否发现病毒的确切感染部位、主要靶器官,从而明确新冠病毒的传播机制上。刘良表示,病毒的传播途径目前不是病理上的问题,虽然前几例尸检过程中也进行了不同器官和组织的核酸检测,但由于不同病例的结果“不太一致”,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尸检工作都于医院手术室内完成,此前刘良等人曾因没有医院提供解剖场地支持等,无法开展遗体解剖。虽然有了场地,但刘良表示,解剖环境(病毒)浓度最高,目前团队的防护物资都是从其他地方“化缘”得来,希望解剖团队的物资紧缺也能够被关注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王国平也表示:“解剖室的问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解剖室的不达标会导致解剖工作的延缓。”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