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伟
2月10日,陕西援助武汉医疗队接诊的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出院。界面陕西连线当时轮班的医疗队重症4组组长、西安交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媛,请她讲述救援队全体队员是如何使这例重症患者转危为安的。
住院16天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康复出院
“看到他出院,我们看到了希望”!
吴媛介绍,该名患者是一位57岁的武汉男性,1月25日因间断发热、气短症状入院,累计住院治疗16天。"患者入院期间一度出现呼吸衰竭,最严重时曾经戴过5床呼吸机,后来经过救援队的全力救治以及心理疏导,病情逐渐好转。从2月5日到2月10日,连续三次核酸检测为阴性,另外经过CT复查,影像学的改变较前明显好转,经过专家组统一评议后,认为该患者达到出院标准,10日晚间20时许,病人已经出院回到家中休养。"
吴媛表示,该男子刚刚入院时非常紧张,近乎绝望,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治疗后顺利康复,他特别地开心。他也是陕西医疗队来到武汉后,救治的首例出院的危重症患者。
吴媛透露,目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标准是核酸测试两次显示阴性即可,但是为了保险起见,2月10日又给患者做了一次,还是显示阴性,病人很放心地就出院了。“他临行前主动要求,一定要和我们合影、录制段视频,给其他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加油打气。”
患者看到医生穿防护服很焦虑
根据前线医疗队当日工作简报显示:截至2月10日晚22时,医院的重症与危重症病人共计56名,其中11楼的危重症病区有30名患者,10楼的重症病区有患者26名。
吴媛表示,前一阵医疗物资比较紧缺,但是现在没有感受到比较大的压力,大家每天都可以及时更换防护服。但是由于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相继建成后,需要支援那里的物资,所以后面的情况还不得而知。
谈及目前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吴媛表示可能是患者看到医生身着防护服时所感受到的巨大压力,“大家都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心理自然会感到很难受。”另外就是有些患者过于焦虑,当医务人员进行治疗和心理疏导时,无法有效沟通。这也是目前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困难。“当治疗不顺畅时,医务人员也会出现呼吸急促,导致护目镜视线模糊,出现色差。”
医院门诊病人目前有减少的趋势
一般轻症患者入院治疗两三天即可出院,但是重症患者在治疗方式和护理方法上明显不同,首列重症患者的治愈也为接下来救援队治愈更多的患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目前我们的治疗严格按照指南和治疗规范进行,并且根据指南和治疗规范的改进随时更新治疗方案。”
吴媛表示,“这(首例重症患者出院)是我们到武汉近半个月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当我们告知病人他三次核酸测试都是阴性的时候,他同病房的患者也非常高兴,深受鼓舞,以至于昨天我上岗的时候都感觉不到累了。我个人感觉,病房内其他的患者最近陆陆续续就可以达到出院标准了。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目前形势下,武汉的发热患者是否能够及时接受治疗呢?“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讲,目前医院门诊的病人应该是有所减少。”吴媛回忆第一天到达武汉时,看到所接管医院的急诊和门诊的病人非常多,目前就诊的人数有减少的趋势。“随着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成,我相信武汉其他医院的压力应该会逐渐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