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了20岁的《歌手》,决定来一场“反叛表达”

每一次时代交迭的契机出现,都是因为反叛精神露出了矛头。

文|剧焦一线 乌苏

编辑|于华东

多少人想“借一寸三九天里冽冽暖阳,融这茫茫人间刺骨凉”,

多少人在“借一段往日旋律婉转悠扬,把这不能说的轻轻唱”,

尽管不知这“无边夜色,到底还要蒙住多少人”,

但我们都相信“有一天太阳会升起在某个清晨”。

毛不易在《歌手·当打之年》中演唱的《借》,不禁让人联想到此时的疫情。

2月7日晚,新一季《歌手》开播,以周深、袁娅维、毛不易、徐佳莹、米希亚、萧敬腾、华晨宇(出场顺序)为首发阵容,并新设置奇袭赛制,邀请李佩玲、黄霄雲、刘柏辛担任奇袭歌手。

新一季的《歌手》将节目主题设定为“当打之年”,节目中邀请的歌手也明显年轻了许多,似乎有意在挖掘华语乐坛新生代歌手的更多可能性。节目播出后,华晨宇无悬念夺冠,毛不易被奇袭陷入淘汰危机,相关话题发酵之下,《歌手》首场CSM55城收视率达到1.81%,位列当晚同时段首位。

然而,节目首发阵容中“回锅肉”歌手占比过半,黄霄雲奇袭毛不易的争议居高不下,也暴露了节目仍然存在嘉宾缺乏延续性、热度依赖话题性的发展瓶颈。尽管《歌手》在年轻化的过程中,也将更大的空间放在新生代歌手的原创作品上,但对新生代歌手反叛精神和自我表达的承载和放大,才是《歌手》聚焦新生代更重要的突破点所在。

困境中的年轻化

2020年,是《歌手》开唱的第八个年头。

这档综艺界的老面孔既面临着音综严重同质化的普遍困境,也面临着自身阵容配置众口难调,且嘉宾邀请难度越来越大的发展瓶颈。

新一季《歌手》的首发阵容中,华晨宇、萧敬腾、徐佳莹、袁娅维四位都是节目的“回锅肉”。不仅如此,即便《歌手》早在1月4日就官宣了华晨宇为首发阵容之一,但据现场观众反映,直到节目录制当天下午6点,才最终敲定了华晨宇为首发阵容,他在第一期节目中演唱的《寒鸦少年》也是仓促上场。

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歌手》将节目的突破点对准了更加年轻的市场。

就上一季而言,62岁的齐豫、56岁的刘欢、47岁的杨坤等,这些华语乐坛的老前辈本身在音乐上的造诣已经足够强,新人在这个市场上难以突围。而在新一季中,目前参赛者平均年龄30岁,其中年纪最大的为日本歌手米希亚,42岁,最小的李佩玲为00后,仅20岁,艺人整体较上一季年轻了20岁左右。

在这些歌手中,米希亚的到来让人颇感意外,这位歌手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封神,在日本的地位可以与国内的张惠妹、王菲等天后级歌手相提并论。

可以说,米希亚是一位天生的歌者,她可以横跨五个八度的音域,歌声能够将演唱技巧和自我表达不露痕迹地融合在一起,感染力极强。正因如此,她在现场演唱的《现在好想见你》虽然是日语,却能让观众落泪。

同样可以用高音表达诉说感的还有周深,他嗓音里的空灵感仿佛不属于人间。第一期节目中,周深演唱了他最有记忆点的歌曲《大鱼》,现场确实足够震撼,但似乎少了一点意外之喜,他嗓音的可能性远不止此。

相比之下,国内少见的灵魂乐、R&B大陆Diva袁娅维在现场更加放松,挑战她的年轻歌者李佩玲虽然未能成功,但后者声音中的能量还是让市场看到年轻力量的崛起之势。

从目前这个配置来看,《歌手》将部分新生代歌手聚集在一起,让更年轻的一代向他们发起挑战,也不失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他们之间的碰撞甚至能缓解当下中国华语流行乐坛新生代艺人严重断层的难点,或许这也是新一季《歌手》的野心。

奇袭下的“不可控”与“不可说”

与以往不同,新一季《歌手》新设置了奇袭的环节,有三位神秘歌手在首发歌手演唱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发动奇袭,进行1V1挑战,奇袭成功的歌手有望继续留在舞台,而首发歌手中若有人在奇袭中落败,首发歌手前两场累计排名的最后一位将被淘汰。

单从赛制来看,奇袭的出其不意能够增强节目本身紧张刺激的氛围和可看性。但是,节目的竞技属性一旦被强化,便会存在对抗中的漏洞和不公平。节目过后舆论中最大的争议点便是黄霄雲奇袭毛不易。

黄霄雲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流歌手,而毛不易则属于偏民谣的抒情型唱作歌手。两人风格的巨大差异,给了黄霄雲在《歌手》舞台上更大的优势。

如果抛开与毛不易的1V1,黄霄雲翻唱五月天的《少年他的奇幻漂流》有张力、有热情,带着少年的笃定和迸发的生命力,歌曲过半从柔和空灵到饱满浑厚的转换也有更丰富的层次感。

相比之下,毛不易的歌大多都不适合华丽的舞台和华丽的编曲。他的特色在于娓娓道来,是耳边的呢喃和诉说,在漫无边际的黑夜里,在孤寂一人的沉默里,在无处言说的压抑里,释放着抚慰人心的力量。

正因如此,在舞台冲击力上,毛不易确实很难赢。但更让人意难平的还在音乐的较量之外,黄霄雲在毛不易还未开唱就选择奇袭似乎早有预谋,在节目中坦言两人风格的差异更加深了这种心机感,节目播出时还未开唱,好评就已经刷上热搜,靠营销博眼球也败坏了路人缘。这也是节目播出后“全网心疼毛不易”的关键所在。

尽管黄霄雲赢了舞台,但毛不易却胜在舞台之外。

毛不易的歌核心在词,他的词,总是有一种食烟火气的细腻,又包裹着超脱世俗的抗争。正如《借》这首歌,点睛之处在于“借我平凡一生”。但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没有任何奢求的愿望,却要用“借”完成,难掩悲凉,而当下疫情的大环境又给了这首歌新的诠释。

从这一点来看,即使毛不易在《歌手》“一轮游”,也不会影响他歌曲的个人表达和传唱空间,但《歌手》可能存在的“暗操作”则在拉低节目的观感,至少在新生代歌手的较量上,《歌手》可以做的更磊落和坦荡。

尊重新生代的“反叛”与自我表达

目前来看,新一季《歌手》的首发阵容有足够的看点,但节目将聚光灯打在新生代的歌手之上,更应该关注这些新生代艺人自己的表达,以及他们可能对华语乐坛带来的可能性。

节目开场,华晨宇率先表明了自己不想再翻唱歌曲的态度,几位歌手在第一期节目中也大多选择了自己的原创歌曲。将翻唱的比例降低之后,《歌手》给了新生代原创歌曲更大的机会,意味着新一代的创作人、音乐人能够在这个舞台上表达自我。

第一期节目中,华晨宇演唱了自己的歌曲《寒鸦少年》,延续了他以往现场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表现力。灯光打在他身上的那一刻,他便成了歌曲中的人,迈着玩世不恭甚至略显轻佻的步伐,不屑“生旦净丑”的态度,即使是困兽,也要向暴戾迎击,然后回归平静,温暖的嗓音和恰到好处的一抹光亮直抵人心,给再度出发的自己更坚定的力量。

和华晨宇的张弛有度不同,萧敬腾用《皮囊》点燃全场。《皮囊》这首歌确实很适合现场,从前段的铺陈到“我开始烧”的爆点,很容易让观众跟着摇摆,但真正可贵的是这首歌曲带着摇滚精神内核的反叛,批驳现实中对艳俗皮囊的过度追捧。

相比之下,华晨宇和萧敬腾的舞台是燃炸的,而毛不易则属于沉默的批判者。在他的诉说里有希望,也有希望到来之前的挣扎。纠缠在两者之间的,便是他的歌中沉郁的讽刺。这种暗含的讽刺和他绵长的曲风给他的歌曲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总有不同的味道。

如果说华晨宇用《寒鸦少年》表达不能让自我被驯服,萧敬腾用《皮囊》警示对肤浅的盲目崇拜,那么,毛不易的《借》就是在用向往平凡表达世事艰难。

这种难得的批判是新生代歌手在与世界的碰撞中最珍贵的东西。毕竟我们都无法否认的是,每一次时代交迭的契机出现,都是因为反叛精神露出了矛头。而对新生代独特性的放大,才是《歌手》真正的突破点所在。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