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安倏尔(Anshul)带着对宝莱坞的渴望搬到孟买,这里是这个中产阶级男孩儿走向荣华富贵的起点。而与此同时,他也走上了一条致命的可卡因毒瘾之路。
“那里与我曾经生活的世界截然不同,”安倏尔说,“当时我刚在宝莱坞获得了第一个角色,我想尽可能地融入这个圈子,所以当我的朋友们在聚会上吸食可卡因时,我也决定加入他们。”
和绝大多数初尝毒品的人一样,安倏尔从不认为自己会上瘾。可三年后,因为服食过量的可卡因,他险些丧命。他说:“这次事情为我鸣响了警钟,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对死亡产生了恐惧。”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迅猛,涉毒的中高产阶级也随之壮大,安倏尔只是其中之一。
相较而言,拉科什(Rakesh)接触可卡因的过程显得较为平淡无奇。拉科什出生于新德里富裕家庭,是位商人,他第一次接触毒品是在高中:“我从来都不是因为同伴的压力而吸毒,我只是想知道这是种什么感觉——反正我负担得起。”
毒品很快让拉科什和他的朋友尝到了恶果。拉克什认识的50名吸毒者中,有两人因过度吸食可卡因而丧命。拉科什从那时开始寻求帮助,“我开始做噩梦、盗汗,时常产生幻觉并感到窒息。”
德里戒毒互助会(NA)自1992年起,为拉科什这样的瘾君子提供帮助。德里戒毒互助会每隔一天组织的聚会几乎都有近30人参与。据戒毒互助会一位工作人员称,即便吸食可卡因很费钱,在过去几年中,因可卡因滥用而来这里的人从未减少,“吸食者们宁可去偷盗,也不会放弃吸食毒品。”
印度班加罗尔的国家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and Neurosciences)精神医学教授桑吉维·加因(Sanjeev Jain)认为,毒品成瘾应当作为印度的经济问题来处理。
“毒品问题是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来的,”他解释道,他认识的许多专业人士刚开始吸食毒品的原因是想释放工作中的压力。
虽然从19世纪末开始,印度就不断有关于人们可卡因成瘾的报道,但直到近年来,贩毒才在印度成为一项越来越有组织的交易活动。
根据印度毒品控制局(Narcotics Control Bureau)2013年的年报,在2013年,印度共截获了近47公斤的可卡因,可卡因案件从2012年的72件,上升到了78件。
可卡因案件的上升反映出整个国家毒品泛滥的趋势。根据政府相关数据,2011年至2013年间,整个印度抓获的毒品走私案数量飙升了455%。
“印度正成为其他国家可卡因的贩运中心,”毒品控制局在金奈地区的负责人普莱姆·阿南德(Prem Anand)表示,今年他已经看到金奈地区处理了6起可卡因贩毒案,“这里贩运的可卡因不仅针对印度,毒贩还经此路线向其他国家运输毒品”。
毒品控制局德里地区负责人罗希特·夏尔马(Rohit Sharma)说,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贩毒行为,印度当局加强了监管力度,这也是今年破获的毒品案件数量较往年有所上升的原因之一。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的克里斯汀·阿尔伯提(Christine Albertine)说,从近年来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破获的可卡因贩毒案,以及个人私藏毒品乘飞机进入印度的案件看,越来越多南美毒贩正在探寻新的贩毒途径进入南亚。
阿尔伯提说,过去二十年,可卡因市场出现分化。由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和秘鲁生产的毒品目前正越来越多地经由西非向海湾国家和南亚输送。
随着印度经济飞速发展,毒品贩运也随之风行,印度麻醉品委员会前专员罗梅什·巴塔查尔吉(Romesh Bhattacharji)认为这一现象并不奇怪。他认为,如果不是国内对于毒品有了较高需求,印度不可能被纳入毒品的贩运线路。
“印度是时候警醒了,”罗梅什强调,“哪里有需求,毒贩头子们就会瞄准哪里。抓获的毒品案件只是整个毒品走私的冰山一角。”
(译者:周依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