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8名最早公开新型冠状病毒信息的人士因“散播谣言被查处”,疫情之后却被民间追认为“八义士”,以至于最高人民法院亲自发文谈新型肺炎的谣言问题。
类似于任何一次公共事件,自疫情发酵开始,谣言问题将伴随始终。
界面陕西推荐书目——《谣言》
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一本名著,在对公共舆论的探讨上有重要的地位。作者经过数千次电话调查,搜集了无数各种各样的谣言分析研究的结果,阐明了人们只有掌握了谣言的规律,才能找出控制它或者反击它的办法。让-诺埃尔·卡普费雷充分运用了“年鉴学派”的研究方法,生动地论述了谣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作者搜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法国流行的种种谣言,阐述了他们的起源和流传路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们、人们是如何利用谣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还分析了谣言在明星制度、政治、金融、商业行为中的作用,不仅着眼于谣言本身,更对谣言背后所附带的文化与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事实上,我们都是带着一大堆思想、观点、形象和信念生活在这个环绕着我们的世界上。而这些思想、观点、和信念往往从口传媒介即道听途说那里获得。我们意识不到这一获取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缓慢、偶然而不易觉察。谣言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它重现了这一缓慢而看不见的过程,然而它加快了节奏。这一过程最终变得可以观察到了。
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毫无根据的消息可以像有根有据的消息一样轻而易举的传遍社会,而且可以起到同样的动员效果。从研究谣言而获得的片刻的清醒证实了知识的脆弱。也许我们所获得的知识中的一大部分是毫无根据的,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
谣言提醒了我们一个明显的事实: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是真实的、有根据的或被证实的便相信它们。比较起来,情况正相反:因为我们相信它们,它们才是真实的。谣言再一次证明,如果有必要的话,任何可靠性都是社会性的:我们隶属的那个社会群体认为是真实的东西才是真实的。社会是建筑在信仰而不是证据的基础上的。这不会使我们大惊小怪,因为谣言的最佳例子不就是宗教么?它不就是在传播一句由上帝之口说出的话么?
在基督教中,这句话的最初来源叫“圣言”,是意味深长的。宗教与谣言一样,是一种有传染力的信仰:人们希望信徒凭一句话就相信,希望他赞同人们告诉他的事实。并不是存在上帝的证据创造了信仰,而是人们信仰了,才产生上帝。因此,使老百姓为之奔波的那些深刻的信念常常只是出自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