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两会观察|“七大领域”深入拓展,烟台新征程“蓄势待发”

2020年,烟台将从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七个方面部署工作重点。

文 | 史梦飞

1月10日上午,烟台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烟台市长陈飞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报告从七个方面系统回顾了2019年的工作,烟台在推进全域改革的同时各项事业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硬核”赶超,金融改革实现“破冰”之旅,自贸区建设趟出“烟台模式”……

两会提出,今年的烟台工作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实施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走在前列,纵深推进对外开放

开放的烟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国内,全面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合作,深度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加强区域协同,实现互利共赢;对外,以对日、韩合作为重点,全面加强工作机制,开辟新的局面。

支持自贸区提速发展。 继国务院1984年把烟台在内的14个城市作为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省委省政府将烟台列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后,烟台迎来的第三次历史性发展机遇。面对千载难逢的“第三次机遇”,烟台市上下勇担时代使命,引领开放新格局,奋力在自贸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对标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升烟台自贸片区的创新能力。市级将继续向自贸区下放管理权限,注入优质资源,全方位支持自贸区打造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好、发展活力最强的开放新高地。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以“一次办好”为导向,深化流程再造。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电子证照互认互通,优化“烟台一手通”APP服务,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要实现“移动办理”。市级涉企审批事项全部实现容缺受理,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新一年,烟台市要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自贸片区建设,大胆试、勇敢闯、自主改,同时推动“双招双引”增量提效,实现对外贸易稳中提质,以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昂首迈进,实施重点领域改革

改革开放是驶向五洲四海的风帆,塑造了活力迸发的烟台,给这座海滨城市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烟台这座城市,乘着改革的大潮,从1984年站在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重大历史节点到2001年烟台加入世贸组织,再到2018年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最后于2019年成为自贸区,稳扎稳进,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走向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迈进2020,关于如何改革,烟台又有了新的方向。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市属国企外部董事制度,推动冰轮集团、泰和新材整体上市和密封科技首发上市,市管企业混合所有制比例达到65%以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优化国有投融资公司的治理结构、资产结构和债务结构,更好发挥融资功能,有效防控债务风险,年内再新增1家3A级信用企业。

深化开发区改革。全面推开省级以上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全员聘任制、绩效薪酬、社会事务剥离等改革措施,在全省率先完成改革任务,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宅基地确权颁证,推进“三权分置”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率。积极稳妥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任务。

快步崛起,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

在过去的2019年,“烟台制造”品牌越擦越亮:玲珑轮胎挺近中国轮胎前3强、世界轮胎20强;冰轮集团以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领军中国制冷业;泰和新材让中国高性能纤维走向世界;东方电子以创新为王,打造转型发展“源动力”;立足全球,绿叶制药500余人致力新药研发;中集来福士“海工巨匠”扶摇直上勇立世界潮头……

不断刷新的“烟台速度”“烟台高度”让这座海滨城市正快步崛起,成为我国制造业版图上的高地。

两会指出,2020年,“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仍然是工作主线之一。

坚持以“四新”促“四化”,抓好年度投资660.4亿元的197个市级重点项目,实施100个投资过亿元技改项目。

支持万华集团建设世界一流化工企业,支持山东裕龙石化项目高标准建设,构建高端石化产业发展“双优势”。支持通用东岳汽车基地更新换代,开工建设一汽宝雅新能源汽车项目,打造高端汽车产业发展“双龙头”。

实施“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计划,重视工业互联网应用,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提升发展葡萄酒、黄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振兴“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品牌。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让减负红利最大程度地惠及企业。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上市企业规范经营发展,全年实现100家民营企业规范化改制,完成“个转企”2000户以上,新增规上企业500家、上市挂牌企业35家以上。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进现场、解难题、促发展”专项工作,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扑下身子、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解决问题、度过难关。

烟台在制造业全面渗透、综合集成、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提供持续强大的动力。

持续发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烟台在深耕传统制造业之时,也不忘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9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烟台市的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获批数量居山东省第一,也是全国少有的几个同时入选两个以上集群的城市。

今年两会指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具体实施策略来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技术与大健康、航空航天、海洋经济、新材料、新能源和数字创意”等八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先进结构材料两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区块链技术、新能源汽车、氢能利用、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

出台加快5G产业发展意见,建设5G基站3550个以上,打造全省5G网络示范区。全力推进东方航天港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高水平建设海上卫星发射母港基地,打造集星箭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产业新高地。

大力引进涉海科研机构,建设中国海工北方总部,努力提高我市海工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启动“百箱计划”,在烟台海域建设亚洲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场。

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实施全球招商伙伴计划,强化与央企、省属国企的战略合作,全年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60个以上,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400亿元以上。在烟台开发区、高新区等地,以“标准地”方式建设国际招商产业园,大力实施国际产业合作和精准招商。建立“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集中资源支持大项目、好项目,实行“亩产效益”评价,推动专项债券、引导基金等及时跟进保障。

烟台市已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工作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正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规模、上档次、聚优势。

统筹推进,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

2020烟台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工作,统筹推进“五个振兴”,谱写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抓好粮食生产,保持优质果品和海产品竞争力,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努力提升烟台苹果的发展水平,改造40万亩老劣果园,引入市场资源建设大型果园,持续增加产业投入和科技投入。

支持蓬莱打造“丘山谷地”,建设世界级葡萄、葡萄酒主产区和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稳定外贸出口。稳步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有序推进合村并居。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以上。投资69亿元,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今年对89个乡镇、1893个村按照“同源、同质”标准,实施供水一体化改造,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50%以上,用两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全覆盖。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390公里,建成农村客运站点1004个。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培养2800名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6万名以上农村实用人才。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塑造乡村文化生态。

一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烟台路径”,已逐渐明朗化。烟台正以蓬勃发展的势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高标准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烟台篇章。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座城市总是在筑梦与圆梦中砥砺奋进。攻坚2020,对于烟台市来说,意义同样重大。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是时代赋予的新命题,烟台正以奔跑之姿踏上新征程。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