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这些新书值得我们期待

不来一起读读书吗?

记者 | 董子琪 林子人

编辑 | 黄月

又是一年,在不久前刊出的《阅读时,我们在一起 | 界面文化编辑部2019私人书单》一文中,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编辑部的全体成员一同梳理了2019年最值得阅读的图书。回顾之后,便是展望。站在2020年新年伊始,我们从各大出版社及刚刚闭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收集了颇多讯息,以期为你呈现接下来这一年里值得期待的新书佳作。 

华语文学:从东北到台湾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2020年值得关注的套系丛书。浙江文艺出版社·可以文化近年出版了莫言长篇小说全编、中短篇小说全编以及剧作系列,2020年,莫言中篇小说精品系列、莫言作品全编·剧作系列、演讲散文系列也将陆续与读者见面。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推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中短篇与散文经典,全套共21本,收录了包括贾平凹、阿来、张洁等作家的作品,号称“又短又经典,又美又文艺”。世纪文景的《周作人集外文》新版在一番波折之后终于要出版了,此书以1945年为界分为两卷,按照写作及发表时间的先后编排,收录了周作人1904-1965年期间未曾收入自编文集的作品,包括散文、旧诗、附记、按语以及生前发表又未入文集的书信和日记,这一版本较1995年的版本新增160余篇约十万字。

周作人《周作人集外文》

单本图书方面,余华杂文集《米兰讲座》将由上海文艺推出,集结了余华至今尚未出版的随笔。近些年余华接连有几本随笔集问世,例如《我只知道人是什么》(2018)和《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2015)。80年代新写实主义代表人物、作家方方将出版长篇小说《是无等等》,故事发生在长江中游的青岩城里,讲述了两个一起成长起来的好友突然遭遇的一场杀人风波。这是方方继上一部作品《软埋》之后创作的又一部长篇现实主义小说,依旧围绕着小人物的悲欢命运展开。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全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集结,完整收录了《俗世奇人》系列,还增添了冯骥才创作于2019年的18篇新作——近些年人文社推出的冯骥才“文化五十年”系列也值得关注,以非虚构的方式追述了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个人思想史。

更为年轻一代作家的新作也值得我们期待。2019年凭借《冬泳》大热的青年作家班宇将出版短篇集《逍遥游》,继续聚焦严苛、寒冷而富有诗意的东北往事。路内年初出版了长篇小说《雾行者》,小说由一位建材公司仓储管理员调查部门同事死亡事件展开。路内近些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在长篇小说“追随三部曲”之外,先后出版了以国营工厂学徒与师傅命运为线索的长篇小说《慈悲》(2016)以及短篇集《十七岁的轻骑兵》(2018)等。作家赵松的短篇集《隐》将由世纪文景推出,以个人化视角重述历史事件,赵松此前以《抚顺故事集》知名。前些年凭借《出家》获得关注的作家张忌,也将出版长篇小说《南货店》,讲述了上世纪70-90年代的江南故事。魏思孝的长篇《余事勿取》可被视作“山东人民家族史”,弋舟《空巢》是一部关于空巢老人的非虚构作品。

方方《是无等等》

在港台文学方面,台湾左翼作家陈映真的系列作品将由理想国引进,分为小说与散文文论两辑,这也是陈映真小说全集在大陆的首次出版。继《铁浆》后,台湾作家朱西甯的短篇小说集也会陆续出版。袁哲生的作品《倪亚达系列》仍由后浪引进,以诙谐幽默的手法描写了五年级小男孩的日常生活,之前出版的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秀才的手表》曾获得广泛好评。后浪近年来为大陆读者带来了袁哲生、黄国骏、童伟格等一批台湾优秀作家的作品。马华作家张贵兴的作品《沙龙祖母》《野猪渡河》《猴杯》也将由后浪引进,我们在2019年年初的《期待之书》中已经提过《猴杯》一书,希望今年有机会读到。除此之外,同样值得期待的还有郭松棻作品系列以及骆以军的《匡超人》。

国外文学:经典继续,新作可期

在2020年,当代外国文学有哪些作品值得关注?这些套系或全集你可能会感兴趣:上海译文的《博尔赫斯全集》第三辑将与读者见面,收入了博尔赫斯的侦探、文学入门、奇异故事集等。 2019年12月,翻译家汝龙操刀的《契诃夫文集》(16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这也是历史上最全的契诃夫作品集,该文集1997年曾由上海译文社出版。上海译文今年还将推出《契诃夫短篇小说全集》,收录迄今为止最全的契诃夫中短篇作品。 纳博科夫的精选集第二辑也将由上海译文出版新版,在《洛丽塔》《微暗的火》之外,这一辑收录有《玛丽》《绝望》《斩首之邀》。

《巴黎评论》(Paris Review)的“作家访谈”在今年出到了第五辑,收录了威廉·福克纳、田纳西·威廉姆斯、南丁·戈迪默尔、詹姆斯·鲍德温、普里莫·列维、莉迪亚·戴维斯等作家的访谈。“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双头鹰经典”近年来持续引介俄罗斯“白银时代”经典文学,今年将持续推介二十世纪上半期俄罗斯作家作品《白银时代诗歌金库》以及普拉东诺夫、安德烈耶夫的代表作。

2018年诺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糜骨之壤》与《怪诞故事集》将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可以文化推出。这两部作品都有着悬疑怪诞的因素——前者综合了侦探、童话等多种神秘因素,同名电影曾被提名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后者是奥尔加的最新小说集,十篇都围绕着怪诞概念展开。葡萄牙作家、诺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的《里斯本之围》也将由新经典文化引进,小说讲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一位抄写员将历史记载中的“是”都改成了“不”,一场文字游戏改变了历史。此前新经典曾引进了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与《复明症漫记》。值得补充的是,中信大方也将出版葡语作家安东尼奥·安图内斯的作品《世界尽头的土地上》《审查官指南》。安图内斯曾捧得2000年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以及2005年耶路撒冷文学奖等诸多大奖,是萨拉马戈之后在国际文坛声誉最高的葡萄牙作家。

托卡尔丘克《怪诞故事集》《糜骨之壤》波兰语版封面

诺奖之外还有布克奖。2018年布克奖作品、安娜·伯恩斯的《送奶工》将由读客出版。我们已经期待了多年的乔治·桑德斯的《林肯在中阴界》——据编辑透露——终于要问世了。这是桑德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他引入“中阴界”这个佛教术语,描述了逡巡于世间的鬼魂们,对前来探望幼子的美国总统林肯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其代表作《天堂主题公园》也将出版。2016年美国作家保罗·比第凭借《背叛》摘得布克奖,这本书今年将由译林出版社引进,《背叛》叙述了一个发生于美国当代的荒诞架空故事,故事中黑人男主角决心复辟种族隔离与奴隶制。

其他值得关注的单本当代外国文学作品还有:新经典将推出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作品《纯真》,主题是网络时代人们的爱情与猜疑,弗兰岑以书写中产生活的《自由》为中国读者所熟知;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短篇集《难民》也将由上海译文译介推出,其著名的《同情者》2018年出版中文版,与后者相比,前者的题材更为日常,关注的是离乡背井的难民的生活;前年来华的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曾提及他新作的主题与AI有关,现在这部作品即将引进,名为《我这样的机器》,想象图灵时代的英国伦敦有了仿生人的故事;通过小说《聊天记录》走进中文读者群的爱尔兰青年小说萨利·鲁尼的新作《正常人》中文版也将在今年面世。

在经典作家方面,诺奖得主艾萨克·巴·辛格的小说系列将由楚尘文化推出,包括两部长篇《卢布林的魔术师》《冤家,一个爱情故事》和《傻瓜吉姆佩尔》等五部短篇集——辛格对中国当代小说影响巨大,余华、苏童等人都认为《傻瓜吉姆佩尔》影响了他们的创作,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出版了大部头《辛格自选集》,据说其中一半以上的篇目是首次被译成中文。略萨的《普林斯顿文学课》将在2月由99读书人推出。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系列作品依然由译林出版社引入,其中《马可瓦尔多》首次推出简体中文版,小说围绕城市小工马可瓦尔多的故事展开,“生活中除了以小时计酬的薪水、额外的工资补助和家庭津贴外,还有某些东西可以期待。”译林此前曾推出了包括《论童话》在内的卡尔维诺非虚构系列,他的经典作品诸如《看不见的城市》《树上的男爵》《分成两半的子爵》也将更新版本。菲利普·罗斯的“美国三部曲”展现了犹太人在美国当下社会的生存危机,由上海译文引入。前苏联作家柯罗连科长篇自传小说《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三卷)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新版,讲述了19世纪50年代中叶到80年代俄罗斯的世间百态,这套书上一次引进是在半个世纪之前。

卡尔维诺《马可瓦尔多》

大卫·华莱士的经典之作、据说翻译难度巨大的《无尽的玩笑》也将由世纪文景首次译介中文版。 翁贝托·埃科的小说《布拉格公墓》将由上海译文新文本出版。冯内古特的诙谐之作《蓝胡子》也将首次译介。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世纪丑闻》属于新经典的马尔克斯“新闻业务作品”系列。

类型文学也应当有一席之地。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文集《索拉里斯星》与《未来学大会》中文版将与大家见面。2020年是《华氏451》作者美国科幻作家雷·布拉德伯里诞辰100周年,他的短篇小说集《图案人》《十月国度》也将引进。近些年盘踞各类阅读榜单前几位的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新书《沉默的巡游》依旧由新经典引入,陈浩基的推理小说《第欧根尼变奏曲》将由后浪推出。

历史传记:从大历史到微观史

后浪“汗青堂”2019年推出了不少历史佳作,例如《被统治的艺术》《棉花帝国》等,今年有望推出探讨西方文起源与形成的地中海古代通史《埃及、希腊与罗马》。《我们从何而来?》与BBC纪录片同步上市,讲述自靠双脚站立以来人类的身体是如何变化的,揭示了所谓人类纪的生活方式如何改变了我们的基因。

在历史套系方面,我们关注到理想国引进了《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这是一套由日本一流历史学家撰写的动态世界史,包括《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丝绸之路与唐帝国》;新经典也将推出《讲谈社:日本的历史》,《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在2014年由理想国推出。聚焦纳粹历史的《第三帝国三部曲》(译从038-040)也将面世,作者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深究纳粹党徒的心理和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还原了第三帝国集权统治的面貌。提到“第三帝国”,今年《第三帝国的兴亡》的董乐山经典译本也将由译林再版。中信新思文化的“企鹅欧洲史系列”第九本《激荡欧洲》即将面世。

《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

在大历史之外,我们也关注微观史。以《袍哥》引起广泛关注的学者王笛将推出新作《显微镜下的成都》,同样也是一部微观史学之作,王笛曾著有《跨出封闭的世界》《街头文化》《茶馆》等。另一部微观史代表作、意大利史学家卡洛·金兹伯格的《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中文版将由译林推出,该作品通过一位磨坊主的眼睛重构了16世纪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思想。

细读历史便可发现,书中也藏着我们今天关注的种种话题的影子,比如教育与劳动者议题。《中华帝制晚期的科举考试文化史》一书揭示了1315-1905年晚清帝制中国的科举制内幕,作者发现明清科举完全不同于唐宋科举,道学成为了官方和士人文化的正统。关于科举,我们此前推荐过日本著名史学家宫崎市定的《科举》。工人生活与打工生活的话题也颇引人关注,《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是历史学家乔舒亚·弗里曼的作品,从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纺织工厂到20世纪美国、东欧和苏联的钢铁和汽车厂,再到当代中国、越南生产运动鞋、玩具和手机的巨型工厂,探讨了工业化、社会变革为我们带来的美梦与噩梦。

乔舒亚·弗里曼《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

在人物传记方面,曾推出《安吉拉·卡特精怪故事集》的南京大学出版社将推出卡特传记。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小津安二郎全日记》将由上海译文新文本出版,他的另外两部作品《小津安二郎周游》《小津安二郎剧本集》将由雅众文化引进。《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2019年取得了广泛的关注,通过个人历史还原了敦煌石窟考古与莫高窟文保事业;今年,与“敦煌的女儿”属于同一系列的数学家丘成桐自传《人生之形》也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丘成桐的唯一自传,讲述了他从一个家庭清贫的孩子成长为一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与思想家的故事。

此处须提示读者的是,根据《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规定,作品的发表权与著作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死后五十年。中国在1992年成为此公约的成员国,因此2020年将有一批作家进入公版领域——他们是逝于1969年的作者,中国的名单包括陈寅恪、吴晗、罗家伦,国外名单则包括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西奥多·阿多诺、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言人杰克·凯鲁亚克(因此今年将有不止一家出版社推出卡鲁亚克的名作《在路上》)、英国科幻小说家约翰·温德姆,以及被称为“中欧四杰”的波兰小说家贡布罗维奇。读者日后或将频繁见到这些公版期作者的各类作品。

社科:女性议题、美日经验和反思当下

身为女性面临的种种困境在当下屡屡引起热议,这也是近年来社科类书籍的一大关注重点。2019年的两部纪实作品——伊藤诗织的《黑箱》与美国作家艾米莉·温斯洛的《女人无名》——让我们看到了国外女性遭遇性侵后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正义的种种不易。今年,世纪文景将引进《知晓我姓名》(Know My Name),该书作者Chanel Miller就是轰动一时的2015年斯坦福大学性侵案的受害者。在这本回忆录中,她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对公众讲述了隐藏在化名“Emily Doe”之下的那个华裔女孩的真实人生。

在生育率持续走低、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升高的当下,女性是否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生育责任?面对生育问题,女性处于怎样的困境之中?世纪文景即将出版的《温柔战士:职场妈妈生存报告》通过对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典四个国家的社会调研,揭示现代母职面临的问题。译文纪实即将出版的《不让生育的社会》和活字文化出版的《妻子们的思秋期》将目光投向日本,前者指出日本女性不愿生育的关键,在于日本政府竭力回避育儿相关的财政支持,导致女性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将女性置于事业和家庭必须二选一的境地;后者则让读者看到了日本都市中产阶级家庭中的主妇在将全身心奉献给家庭后的无助与空虚。

斋藤茂男《妻子们的思秋期》《饱食穷民》

值得一提的是,《妻子们的思秋期》是日本著名记者斋藤茂男(1928-1999)的代表作之一,该书被认为是描写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社会问题的经典之作。今年活字文化“日本世相”系列将推出两部斋藤茂男的作品,另外一部《饱食穷民》描述的是泡沫经济时代在过度竞争和不安全感中挣扎的职场人群体。

另外两部即将出版的纪实作品关注的是受到阶级和性别双重压迫的底层女性群体。新经典即将引进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作家梅根·斯塔克(Megan K. Stack)的《身为女性》(Women's Work)。在这本书中,斯塔克书写了自己在东亚从独立记者转型为母亲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中国和印度底层劳务女工之痛,控诉家务分工和女性地位的不公。三辉计划出版《廉价的生命:印度全球代孕的代价》(Discounted Life: The Price of Global Surrogacy in India),作者沙弥拉·鲁徳帕(Sharmila Rudrappa)在代孕机构访谈了70位代孕妈妈和20对试图成为父母的伴侣,分析了代孕这一新兴劳动在全球化潮流下的兴起与发展。

在教育政策、社会不公、经济发展不均、政治体制等问题上,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持续为中国读者提供某种参考。译文纪实将推出的三部作品值得关注:《好老师,坏老师》一书回顾了175年的美国教育史,深入分析了美国人对教育行业的偏见由来,解开了公众对公共教育的过高期望和政府对公立学校的有限投入之间的矛盾,该书曾被《纽约时报》评选为2014年优秀图书。在《不平等的尸体:来自解剖台的“无声之声”》一书中,日本现役法医学解剖医生西尾元记叙了他在20年的从业生涯中看到的许许多多在困顿中迎来死亡的老人,以死亡为窗口揭示现实的不公。《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则延续《乡下人的悲歌》等作品对美国产业落后地区人民生活的关注,考察了美国数以千计小城镇过去30年里的发展状况,揭露了全球化席卷之下美国当代小城镇恶性循环的社会现状。

《好老师,坏老师》《不平等的尸体》(日文版封面)

另外,继《日本第一》(2016年)和《日本新中产阶级》(2017年)之后,译文“傅高义作品系列”将再推出傅高义对日本现代社会的观察作品《日本还是第一吗》。1979年,《日本第一》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议,之后傅高义用近20年的时间持续观察和研究,重新审视“日本第一”的内核,再度思考日本经济和社会“哪里出了问题”,提出日本需要第三次改革浪潮,美日中三国也必须学会共事。2019年,《巨浪下的小学》一书让中国读者得以一瞥日本井然有序的社会表象之下的政治困境,与“日本第一”叙事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年,中信出版社将出版荷兰记者、政治评论家卡瑞尔·范·沃尔夫伦的《日本权力结构之谜》,深入分析从二战战败至今日本政坛的运作机制和它带来的种种社会负面效应。

新自由主义席卷全球40年,劳资关系持续失衡,科技发展迅速颠覆既有社会秩序——在2019年界面文化的年终盘点系列稿件中,我们讨论过了过去一年里上述话题在公共舆论场中引起的种种反响。今年,我们有望看到一些当代最重要的知识分子对这些问题的回应与反思。世纪文景将引进由人类学家玛莉·葛雷和计算机学者西达尔特·苏里合著的《技术新贫》,作者指出,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人类的工作没有“被人工智能抢走”,只是逐渐转向幕后。译文将引进诺姆·乔姆斯基的《乐观而不绝望》,乔姆斯基在这本书中讨论了恐怖主义、全球化下新的世界格局、欧盟的分裂、全球变暖与气候危机、核扩散、教育体制、医疗制度等当下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的一系列社会议题。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的“索·恩”将推出齐泽克的《白日行窃:权力、科技和思想意识》,他在书中指出,随着工作的自动化、资金的虚拟化,加上阶级的消散和非物质智力劳动的兴起,全球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正在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三辉将推出叶礼庭的《平凡的美德》,叶礼庭将在这本书中讨论全球化时代人类美德的永恒基调:包容、原谅、信任和不折不挠。

《乐观而不绝望》《技术新贫》(英文版封面)

艺术与新知:拓展知识和想象力的边界

在艺术类书籍方面,“巫鸿在文景”系列继《传统革新》《超越大限》之后将推出《陈规再造: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三》,该系列汇集了艺术史家巫鸿40年学术生涯中几乎所有关于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文景还将推出由巫鸿主编的《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若你对20世纪西方艺术感兴趣,鹿书deerbook即将推出的传记《德·库宁》和雅众文化即将推出的《波普艺术》不容错过。

后浪计划引进的《艺术三万年》则带领读者以比较的视角考察从公元前2.8万年至今的全球艺术史。在这本书中,读者将看到当《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希腊被雕刻时,日本、伊拉克、秘鲁或尼日利亚等地的艺术家正在创作什么艺术作品。这本书不仅讨论那些人尽皆知的传世名作,也发掘了艺术领域的许多沧海遗珠。值得一提的是,《艺术三万年》是费顿出版社继现象级作品《艺术之书》(The Art Book)之后推出的续作,一经面世好评如潮。

在建筑类书籍方面,后浪推出的两本新书值得关注:在《建筑的故事》一书中,英国建筑师、历史学家、普利策奖获得者帕特里克·狄龙讲述了金字塔、帕特农神庙、万神庙、巴黎圣母院、水晶宫等16座人类各个历史时期建造的伟大建筑,书中配有精美的全彩宽幅剖面图,让读者看到建筑和建筑史的惊人细节。2019年,知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去世,预计于今年5月出版的《贝聿铭全集》记录了他建筑生涯各个时期的50个建筑项目。该书曾于2012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此次后浪重新翻译了这本书。

《建筑的故事》(英文版内页)

在电影类书籍方面,商务印书馆将推出一系列知名导演访谈录,包括《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和三本“汉译电影大师访谈”系列丛书《愤怒的公牛:马丁·斯科塞斯访谈录》《讲好故事:罗曼·波兰斯基访谈录》《聆听希区柯克:希区柯克访谈录》。该系列原定于2019年出版,希望今年不会再跳票了。

一系列关于编剧的新书则让我们得以从编剧的角度近距离观察电影行业,包括后浪计划出版的《编剧这碗饭》《编剧大师班》和中信大方刚刚出版的《失败笔记本》。有意思的是,《失败笔记本》其实是一部小说,它的作者尼古拉斯·迦科波恩是《鸟人》联合编剧之一。在这本小说处女作中,迦科波恩讲述了一个被著名导演囚禁在地下室里创作的电影编剧的故事。 

音乐在书中依然动听。我们在此推荐两本音乐领域新书:雅众文化计划推出美国杰出音乐史学家泰德·乔亚经典之作《爵士乐史》,该书清晰全面地介绍了400年来爵士乐流派的演变历程,曾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最值得关注图书。后浪计划推出《为什么悲伤的时候听慢歌》,在这本书中,《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列维廷(Daniel J. Levitin)结合音乐与科学,探讨了音乐是如何在全球各个文化中塑造人性的。他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音乐有六种基本类型——友谊、愉悦、舒适、信仰、知识和爱,它们对人类的情绪有强大的塑造作用。

丹尼尔·列维廷《为什么悲伤的时候听慢歌》(英文版书封)

另外,重庆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几个丛书系列也值得关注。“里程碑系列”全面解读学科发展史上种种令人着迷的里程碑事件,该系列已经出版了《数学之书》《化学之书》《天文之书》《生物学之书》《心理学之书》《工程学之书》,计划于今年出版《医学之书》《药学之书》和《法学之书》。“认识你自己系列”聚焦人体的奥秘,该系列于2019年出版了《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计划于今年出版《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神奇的人体生物钟》和《我们从何而来?“人类纪”如何重塑人类自身》。“万花筒系列”将继续译介洞察时尚行业的书籍,去年我们曾介绍过该系列中的《时尚的受害者》,该书讲述历史那些违反人体健康法则的“有毒时尚”。今年该系列特别值得关注的新书是《男装革命》——尽管我们总是下意识将时尚与女性挂钩,但其实男装的历史也颇为丰富有趣,包含了更多的焦虑和争议,比如男性气质、男性社会角色焦虑等等。

说了这么多书,如果你眼睛疲劳颈椎酸麻想出去走走,或许可以带上商务印书馆即将推出的新书《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去动物园转上一转。中国动物学会会员花蚀以他走访国内外56家动物园的经验和思考,为我们讲述了动物园中的精彩故事,探讨了动物福利问题以及我们每个人肩负的对于自然的责任。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