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运正式启动,铁路售票已超4亿张

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60万人次。

北京南站春运首日。拍摄:唐俊

1月10日,也就是农历腊月十六,为期四十天的2020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

国家发改委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30亿人次,与上年大致持平,略有增长。其中铁路承担了主要的长距离旅客运输,总发送量预计将达到4.4亿人次,同比增长8%。

界面新闻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60万人次,同比增长21.7%。

春运首日,乘客在北京南站检票进站。拍摄:唐俊

自2019年12月12日铁路春运售票开始以来,铁路部门已累计售票4.12亿张,平稳度过节前售票高峰。售票量最高日发生在1月3日,售2月1日(正月初八)的票,全渠道售出1637万张,其中铁路12306网售出1443万张,占全渠道售票88%。

国铁集团副总经理李文新表示,为最大限度提高运输能力,在客流高峰时段将每日增开夜间动车157.5对,同比增加50%。节前每日开行旅客列车5275对,同比增加7.7%,节后每日开行5410对,同比增加6.9%。

电子客票覆盖高铁站

电子客票最早于2018年底在海南环岛高铁率先试点。2019年,电子客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的高铁站。国铁集团表示,2020年将完成高铁电子客票的推广应用,同时启动普速铁路电子客票试点工作。高铁电子发票也会在2020年进行推广应用,报销将更加简便。

铁科院12306技术部主任单杏花向界面新闻介绍,截止1月9日,全路共有1020个高铁车站开通电子客票业务,相比传统纸质车票,电子客票检票通行耗时可缩短1/3以上。

如果旅客购买的车票为电子客票,无需换取纸质车票,持购票身份证件即可检票乘车。如需报销凭证,可于开车前或乘车之日起30日内,凭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全国任一车站自动售取票机或售票窗口打印。

北京南站检票机。拍摄:王啸然

安检互认范围扩大

国铁集团表示,将增加便捷换乘站和无轨车站数量,春运前全路便捷换乘站达到70个、无轨车站达到154个;同时将协调地方政府、地铁公司,扩大地铁与铁路安检互认,减少旅客进站乘车中间环节,更加便捷畅通出行。

据此前报道显示,一些城市的地铁已经单向承认了国铁的安检。例如,2017年11月,成都东站正式启用了铁路出站乘客换乘地铁免除二次安检模式。从2018年8月开始,北京南站实现铁路出站乘客换乘地铁无需再安检。

国铁集团称,全国共有等13个车站的地铁认可铁路安检。

中国铁路北京局客运部车站管理科长朱殿萍表示,目前北京局管内的北京西站、清河站、天津站已经实现铁路、地铁安检双向互认,即从地铁换乘到铁路不用二次安检。

候补购票广泛应用

12306候补购票自去年春运开始试点,现已推广至包括普速列车在内的所有列车。当在铁路12306查询无票后,可以提交购票需求,成功支付后进入候补队伍,等待铁路客票系统有票时自动按先到先得顺序配票。

截至目前,通过人脸识别可候补购票的注册用户超过1.5亿;从春运售票开始,累计兑现候补订单582.6万笔,车票723.7万张,兑现率超70%。

单杏花技术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节前候补热门方向为广州-重庆、深圳/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广州-南宁、广州/深圳-长沙/岳阳/衡阳、上海-郑州等;节后候补热门方向为哈尔滨/长春-北京、武汉-深圳/广州、长沙-广州/深圳、郑州-上海、南昌-上海、南宁-广州、西安-上海等。

铁路通过12306的候补数据,可以预测重点方向客流需求,及时调整铁路客运安排,包括动车组重组、普速列车加减编组、加开临时旅客列车等。

春运首日,乘客在北京南站候车。拍摄:王啸然

随着铁路新线的开通及增开临客,今年春运购票难度比往年有所下降,目前热门方向仍有少量余票。如腊月二十八这天,热门方向北京到成都仍有普速列车的硬座票,广州到成都甚至还有高铁余票。

12306技术团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旅客更愿意购买动车组列车,剩余的车票大多是时间点不好的车次或者无座票。单杏花认为,春运的形式正在发生改变,旅客出行已经由“走得了”向“走得好”在转变,更加注重出行的质量。

为了春运的平稳度过,铁路部门对12306的日售票能力由1500万提升至2000万张,同时互联网售票时间由23:00延长至23:30,缩短互联网车票止售时间至25分钟。

12306 APP新增了基于人脸识别办理抢注、用户注销、找回密码、会员激活、指纹登陆、人脸识别登陆等服务;放开互联网24小时登陆、查询、用户信息维护功能。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