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新引进韩资项目45个!正在加速崛起的中韩烟台产业园

12月30日上午,烟台召开“2019高质量发展这一年”新闻发布会。

文|齐鲁壹点 记者 钟建军

全年新引进韩资项目45个、引进全市首个中韩国家级科技共建项目、启动上线全市首个中韩跨境电商平台……12月30日上午,烟台召开“2019高质量发展这一年”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推进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赵新志向大家介绍了中韩烟台产业园这一年的相关情况。

重点项目多点突破 引进首个韩资世界500强项目

烟台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推进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赵新志在发布会上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韩烟台产业园从平面规划到立体崛起,成为全市开放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工作机制科学高效。根据省方案要求和产业园建设需要,按照“1+3”的模式,调整完善了全市产业园建设推进架构,由市商务局保留产业园推进办相关职能,牵头负责对上、对下协调调度。

项目招引高层带动。主动走出去招项目,先后在韩国和北京、深圳、天津、西安等地开展经贸促进活动22批次。在“深化中国山东·韩国开放合作推进会”上,张术平书记向韩国企业现场推介烟台、推介自贸区、推介产业园,集中签约8个合作项目。在“2019山东韩国周”期间,陈飞市长专题推介产业园,烟台成为全省唯一进行城市形象展示和产品展览的地市。张代令副市长带队三次赴韩,举行新闻发布、推进重点项目、参加新万金产业园交流会。三个片区积极作为、主动对接,烟台开发区片区充分发挥驻韩办事处优势,多次赴韩举办推介会,储备项目位居前列。高新区片区与原州市政府共同举办“医疗器械投资说明会”,聘任韩国招商顾问,走出招商新路子。牟平片区在韩国成立“双招双引”工作站,专题招引取得不错效果。

重点项目多点突破。全年新引进韩资项目45个,总投资3.2亿美元。其中,由韩国C&M株式会社投资2000万美元的新能源汽车电子生产基地项目,是产业园成立以来引进的首个韩资世界500强项目;与韩科院共同设立的中韩科技孵化合作基地,开创了新的招商平台与合作模式;与韩国诚志医院签署合资医院设立意向,有望成为烟台市第一家外资医院。同时获取各类项目信息60多条,SK化学、现代炼油、乐天酒店、海成DS半导体配件等相关项目正积极推进,初步形成了产业类别丰富、工作推进有序的项目储备体系,为产业园持续发展储备了后劲。

发展要素加速整合。产业园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支持。比如,市编办争取省里批复中韩烟台产业园管理委员会,走在全国三园前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产业园预留新增用地规模5000亩,将产业园内基本农田全部调出。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来华工作许可”审批压缩至10天,成为全国办理周期最短的城市。市财金公司发挥基金优势,为产业园项目推进提供了新方案。市政府驻韩国经济合作中心正式揭牌,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不到一个月就签订了4项投资意向,投资额1600万美元。此外,还打造了全市第一条韩国特色风情街区和韩国人社区,在北京南站设立了专题广告牌,进一步营造了对韩宣传交流的良好氛围。

始终突出创新引领 以“三个首个”推动产业园走在全国前列

创新办理中韩四园首个跨境审批证照。赵新志说,“10月17日,在韩国首尔为中韩合资的山东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颁发营业执照,让投资者不出国门就能办理产业园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这一突破,是中韩烟台产业园推动流程再造的具体案例。“今年以来,依托管委会驻韩机构线上协同办公,创新提出跨国审批新模式,在境外最短5天可获得证照,真正实现了跨国的“零跑腿,不见面”审批。此举完善了产业园国际商事综合服务举措,提升了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正在全国同类园区复制推广。”

引进全市首个中韩国家级科技共建项目。7月10日,中韩科创孵化合作基地举行揭牌仪式,10月初开始运营,这也标志着烟台市首个中韩共建的国家级科技平台项目落户并启动运营,成为中韩间科技交流、成果转让、合作研发新平台。该基地未来将成为培育韩国高端人才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推动韩国中小企业海外创新的孵化中心,3年内将孵化20家以上创新型科技企业,助推产业园实现高质量发展。

启动上线全市首个中韩跨境电商平台。该平台是依托腾讯云烟台双创合作基地,打造的集政策发布、产品展示、交易服务、支付结算、结汇退税、仓储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下半年试运行以来,已有20多家企业入驻并开展业务,与韩国易倍、英国跨境支付巨头worldfirst等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将为开辟中韩双向跨境电商提供新的载体平台。

中韩烟台产业园将以更大作为和成效 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赵新志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牢固树立“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工作理念,按照“四基地二中心”的产业发展定位,围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生命科学、现代服务业等六大重点产业,开展产业建链、强链、补链,构建高端化国际化产业体系。

持续开展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发挥产业园和烟台自贸片区部分重叠的优势,放大产业园政策创新效果,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产业园集聚,更好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围绕中韩第二轮自贸协定、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以互惠为原则,引导三片区通过与韩国机构、企业深化合作。

搭建更多经贸促进平台。统筹用好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加快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园等平台建设,大力发展中韩外贸新业态。鼓励烟台企业将韩国作为东北亚物流商贸中心,将产业园打造成韩国产品进入中国乃至“一带一路”的集散消费中心和分拨中心。

来源:齐鲁壹点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