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盈利模式尚无就要上市!网络电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今年预计营收两亿、粉丝经济变现将成主要盈利模式、争取明年A股上市……”当蜻蜓FM CEO杨廷皓接受《数娱梦工厂》独家专访时透露出这些信息时,数娱君很是惊讶。要知道,就在一个多月前,在一次新媒体广播(网络电台)行业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还在感叹网络电台缺乏稳定的盈利模式,全行业依旧在“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网络电台上市的底气从何而来?
杨廷皓给出了一组数据,蜻蜓FM今年营收将破两亿元!其中,广告一个亿,用户付费一个亿。与此同时,杨廷皓还给出一组数据,网络电台第一梯队另外两家(指喜马拉雅、考拉)营收不会超过两千万。数娱君找另外两家求证,无奈两家未能透露具体营收数据。如此桥段,倒是有点当年视频网站的一副乱战景象啊。
网络电台全行业营收是否已出现重大转机?原有的盈利模式是否已经可以稳定撑起一片天?新的盈利模式是否已经找到并被证实切实可行?一连串的疑问涌入数娱君的脑海。
广告、付费业务崛起,营收破两亿?
2011年9月15日,互联网首个音频聚合平台蜻蜓FM(iOS)上线,半年后突破1000万用户,历经三年多高速发展,行业出现了考拉FM、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多家网络电台涌现。目前,据几家提供的数据,蜻蜓已经发展成具有2亿用户,1000万日活跃用户的互联网音频平台,喜马拉雅FM也自称拥有两亿用户规模、月活跃4500万,考拉FM称用户已经达到1.2亿,月活跃近3000万。
庞大的用户规模背后却是行业难言之隐:缺乏稳定的盈利模式。
虽然目前网络电台已经有广告以及用户付费两种模式实现营收。尼尔森网联CEO张余向数娱梦工厂表示,网络电台广告投放还未成气候,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没有能够掌控到最有价值的车载广播渠道,此外,网络电台的广告价值还没有真正被广告主、广告公司、第三方广告效果评估机构认可,大量广告主还是热衷于投放传统广播电台。
对此,杨廷皓给出了一组数据,蜻蜓FM今年营收将破两亿元!其中,广告一个亿,用户付费一个亿。
网络电台发展这几年,营收一直难有起色,直到去年,除了蜻蜓有少量营收外,行业内其他公司的营收几乎为零。蜻蜓FM一下子出现两亿营收着实把数娱君吓了一跳。
杨廷皓还给出一组数据,网络电台第一梯队另外两家(指喜马拉雅、考拉)营收不会超过两千万。数娱君找另外两家求证,无奈两家未能透露具体营收数据。
但是有蜻蜓一家的数据就已经说明很多情况了!至少说明网络电台实现大规模营收还是有可能的嘛!
可是,这个数据真的准确吗?联想到近期多家互联网公司被爆为了获取外界关注以及资本青大量数据造假。数娱君很像求证这个营收数据的可靠性。无奈一来无法查阅 相关公司财务数据,而来人家是预测,虽然今年还有三个多月,就算目前营收还很少,但最终营收还是可能出现大转机也未必哦。
无奈,数娱君只能找广告公司、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求证。结果是这样的营收规模也让业内部不少人士有些吃惊。
一位国内主流的代理广播广告的广告公司负责人向河马君表示,以我目前观察来看,网络电台要实现上亿规模的营收还很难,目前广告主主要投放的还是传统广播。
尼尔森网联张余也坚持认为,网络电台稳定的盈利模式尚未形成。
一位研究专家也表示:“对于未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的数据还是很难相信。而怀疑营收达不到这样规模的根据也是他们数据不可信。几家网络电台动辄宣布两亿用户。这样的话,包括中国广大农民在内,七个人就有一个人在收听网络电台,这个数据很难让人相信,顶多可能是三年以来APP下载量,现在手机更新换代频繁,两亿部手机下载过还是有可能的。但也真因为此,广告主、广告公司、第三方评估机构认为网络电台的用户规模不足以支撑起这么大的广告营收,用户付就更难了,视频网站也还在摸索中呢。所以,这些数据可能有一定的水分。”
面对数娱君的惊讶,杨廷皓表示:“移动互联网是规模经济,从零到一也许很难,一旦实现一的突破就会很快增长。此外,音频市场,目前只有蜻蜓FM能够大规模变现商业化,其他竞争对手很难做到原因是缺乏优质的内容版权,并且不容许版权有瑕疵,广告主在乎内容是不是高质量内容,如果是专业内容平台,很容易吸引到广告主以及用户付费收听。”
好吧,具体营收等到上市那天自会见分晓。
争相上市,纷纷押宝粉丝经济变现
就在大家苦口婆心念叨说网络电台稳定盈利模式还没找到,前景堪忧;还在沉寂在计较网络电台这么大营收可靠么的讨论中时;网络电台已经筹备上市了!
考拉FM相关负责人表示,考拉FM已完成B轮2亿(人民币)融资,目前正在进行C轮融资和进行VIE分拆,计划在A股上市!
杨廷皓也表示,我们已经完成C轮融资,今年还将完成一轮融资,目标上市地点已经从美国转向A股,如果注册制实施,我计划明年就上市!
请先让数娱君合上掉下去的下巴。
网络电台的底气来自哪里呢?要知道即便目前广告与用户付费已经产生可观的营收,但这两块前景不稳定,尚不能算稳定成熟的盈利模式。上市靠这两把刷子显然是不够的,网络电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事实上,网络电台自己也没把这两块营收当回事。杨廷皓坦言,广告及用户付费发展的天花板很低。喜马拉雅FM相关负责人也向数娱君表示,在喜马拉雅FM的商业化蓝图中,传统广告形式只会是一小部分。
那么,重点来了,粉丝经济变现才是几家看重的。通过发展大量专业优秀的主播发力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主播积聚大量粉丝后,对粉丝展开各类商业变现模式。
喜马拉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喜马拉雅FM将主要通过基于平台主播打造粉丝社群,比如推出“打赏”模式等,打造粉丝经济。
“今年蜻蜓FM启动了PUGC战略,邀请传统电台主持人,专业声音玩家,以及自媒体专门为在线制作内容,目前已经与吴晓波、马红漫等名家确定了新型音频节目。”杨廷皓表示。
喜马拉雅FM也表示,在内容生产上,喜马拉雅FM采用PUGC生态战略,即UGC+PGC+独家版权组成,既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也能够大量地挖掘优质的内容生产者,实现内容的多样化、个性化。
事实上,粉丝经济变现就是网络电台发展大量优秀的专业的主播,通过这些主播集聚大量粉丝,再对粉丝展开各类商业变现模式。可见,专业主播是粉丝经济变现模式的核心资源,各家网络电台也已经掀起了争抢优秀主播的高潮。主播的薪水也是水涨船高,杨廷皓透露:“我们到上个月,平台上有十个以上的主播月入过十万,今年至少会有十位主播整年收入超过百万。”
多位业内人士很认可这一模式,但也指出,这已经跳出传统意义的广播了。对比现在视频主播产业火爆,可以预见音频主播带动的粉丝经济也会火爆起来。
最后,各方争相上市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行业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加剧。杨廷皓坦言,正如视频网站经历了版权大战烧钱模式之后,行业出现了大规模整合,音频行业也即将出现这样的情况,目前各家借助资本力量花大价钱购买版权或者高薪吸引主播发力自制内容,这样的零和竞争并不会持续太久,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行业会出现大规模兼并重组,剩下的屈指可数的几家甚至一家网络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