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推动工程高质量建设:引汉济渭工程信息化技术应用

任何尖端技术,不能只停留在实验、科研阶段,而是要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如果“中看不中用”,都是水中花镜中月。老话讲,学以致用。公司在信息化技术“致用”方面下足了功夫,促进信息化技术快速落地生根,使其更好的服务工程建设。

12月12日,“以信息化为引领、推动水利工程现代化”为主题的全国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创新示范活动将在西安开幕,这是一场水利工程行业的盛会,云集国内顶尖的院士专家,共商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进展前景。

作为活动的主办方,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建设智慧引汉济渭为目标,从系统层面开展水利工程信息化全价值链创新。以信息化技术驱动,不断提升信息化对工程建设的保障能力,赋能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任何尖端技术,不能只停留在实验、科研阶段,而是要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如果“中看不中用”,都是水中花镜中月。老话讲,学以致用。公司在信息化技术“致用”方面下足了功夫,促进信息化技术快速落地生根,使其更好的服务工程建设。

公司敢为人先,抢抓机遇,积极拥抱信息化转型,从顶层设计、应用驱动两方面出发,将现代信息化技术与工程建设管理相融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祖煜调研引汉济渭工程

公司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组建了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引汉济渭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基地,聘请中科院院士陈祖煜进站工作,特邀工程院院士王浩、张建民助力攻克工程建设难题。联合清华大学、中国水科院、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激发极化、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等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和长距离施工隧洞通风技术成功运用走在了世界前列。积极申请省科技厅设立“引汉济渭联合基金”,联合开展科研课题攻关37项,参与编写我国首部《岩石掘进机法水工隧洞工程技术规范》,主持编写陕西省地方标准《长距离水工隧洞控制测量技术规范》《水工长隧洞施工期通风技术规范》,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工程顺利建设。

▲TSP超前预报现场采集数据

公司推进智慧企业管理,全面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强化企业内部管控。建立了先进的计量支付审批系统,合同计量、审批、支付等工作实现网络层级管理,工程计量支付高效运行,加快项目建设资金结算,有力的助推了工程建设进度。

传统人工大坝碾压技术存由于人为因素易出现碾压不精准的弊端,进而对大坝质量产生影响。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无人驾驶碾压智能筑坝技术的研究和运用,提前预设参数程序,同步收集分析数据,有力保证了碾压混凝土质量和筑坝效率,有效的控制了三河口、黄金峡两个枢纽大坝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1+10”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施工智能控制系统

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建立了全国首例的“1+10”全生命周期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在1个枢纽施工智能化监管平台下,以BIM图形信息为纽带,统一协调施工安全、进度,浇筑信息,温控,碾压、灌浆及加浆振捣质量和变形监测、施工跟踪反演分析等10个施工管理子系统,有效确保了大坝安全质量,开创业内先河。

黄金峡水利枢纽坝址区水位站

以往的防洪预警手段,信息传输慢,预警功能滞后,公司的防洪抢险预警系统,可提前三小时预报坝址洪水水位、水量,汛情信息可通过手机短信、广播设备等形式及时传达。

输水隧洞的检修是行业内公认的难题,公司联合国内科研机构正在开展具备无人巡检和自主导航等功能的水下机器人研发,在正常通水的情况下,实现水下机器人隧洞内智能安全巡查、故障清理和信息采集,未来将实现长距离输水隧洞巡检智能化。

为全面加强施工区管理,公司在施工区还建立了人脸识别系统和覆盖全工区的网络视频监控,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极大帮助。

公司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将前沿的信息化技术与环境保护相融合,全力建设生态工程。

建设了高标准“高效池+石英砂池+活性炭池”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水质可达二类标准;开工建设生态养殖、科普教育、观光游览为一体的黄金峡鱼类增殖站,每年可培育放流中华倒刺鲃等12种鱼类65万尾,有效保护鱼类资源、维护汉江流域水生物多样性。

▲无人机水质检测

组建了朱鹮无人机飞行中队,运用无人机远程高空飞行突击巡查,利用无人机搭载的光谱摄像头和远程水质取样,就地分析判断施工区排水是否达标;布设的环保监控系统可将工程施工区域排水口、拌合站、砂石骨料场、渣场等63个重点部位现场图像、水质等信息传输至计算机网页或移动端APP,有效的杜绝了施工现场偷排、乱堆乱放等环保问题。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司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紧跟改革创新的步伐,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优化升级,持续推进工程建设信息化,为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努力实现工程建设质量持续走强,全力打造引汉济渭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智慧工程。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