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美的高管同台:合作空调之后还有啥

小米科技总裁林斌说:“未来小米跟美的还有更多在不同品类家居类似的合作。这些合作目前仍在探讨之中。”

【亿邦动力网讯】9月8日消息,亿邦动力网最新获悉,今天在“新网商峰会”上,小米科技总裁林斌与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同台对话,谈及小米与美的合作前后的细节,并发表各自对未来智能家居行业的看法。

小米科技总裁林斌

林斌表示,在今年6月,美的开发了一款爱青春的空调机,里面就加入了小米研发的智能模块,这个空调机能联上小米服务,跟小米智能融合。用户能用过APP控制整个空调温度,远程监控整个空调运作。

“未来小米跟美的还有更多在不同品类家居类似的合作。这些合作目前仍在探讨之中。”林斌说道。

除此之外,林斌还指出之前传出美的和小米20分钟搞定合作细节的确有点“夸张”。林斌称实际上去年夏天6月份左右才开始跟美的接触,当时通过多次交流后才在去年圣诞节前后敲定合作。

以下为对话全文:

主持人:接下来将进入峰会对话环节,这个对话一定会是打破疆界的对话,因为线下企业的佼佼者美的集团在新的时代里面如何进行自我革命,移动互联网的小米科技又如何借助传统智慧来开出新的火花。接下来我就要把主持棒交给我的同事天猫电器城总经理印井,由来他主持这个环节。

印井: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大会给我安排了这么一个环节,跟大家进行分享,也非常容幸可以主持这个环节。

当大会给我这个话题的时候,我觉得新网商,无电不商,我想就打破常态的分享,我想做一件什么事呢?就做一个新网商版的锵锵三人行,我想起码要找伙伴、找帮手、找好朋友,那就在做的非常非常好的领域里找,最后得到了两位朋友的支持。第一位是在传统行业,转型非常成功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先生,会作为第一位分享嘉宾。第二位刚刚张勇也提到,就是新国货倡导者,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先生。现在有请两位。

(PPT)先看一张图,大家一看这张图就是非常显眼的小米红跟美的蓝,去年12月份的时候,有一个业界非常轰动的合作消息,就是美的集团与小米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而我得知,这次合作协议从开始谈到做决定,由20分钟就决定了这次的闪婚。所以第一个话题,希望林总和方总跟我们透露一下这次闪婚为什么20分钟就可以促成?

方洪波:美的和小米合作其实也很简单,美的是有几十年历史的传统企业,小米是只有5年的新型企业。我当时的思考,美的作为一个传统的企业需要一些新的东西来冲击我们固有的方方面面,战略、商业模式、我们的思维方式等等。小的方面,当初是小米要从智能手机向智能家居这个生态圈进入。我们作为传统的家电产品,我们也进入了智能硬件、智慧家庭,也进入了这个领域,所以大家都要从硬的方面和软的方面也进入未来都看好的新的生态领域。所以我们感觉到双方有很多可以合作、借鉴的地方,所以很快就达成了这个合作的意向。

林斌:我补充一下刚刚方总讲的。刚刚印井说20分钟就搞定了这个合作细节,这个有点夸张。在小米负责和美的合作的是我们另外一个合作人刘德,昨天晚上我还专门跟刘德确认了一下,这个过程比20分钟长一点。跟美的接触是去年夏天5、6月份的时候,当时方总亲自带队来小米跟雷总刘德交流,之后刘德自己也去过美的很多次,最后敲定是在去年圣诞节前后,所以20分钟有点夸张。我们对两家企业都有很深的认同感,所以两家合作走到一起非常顺利。

印井:接下来的问题,林总可以做一下表述,因为这段联姻9个月已经过去了,一个是传统企业领军人物,另外一个是互联网企业的巨鳄。从开始的联姻到目前,这次结合在你战略思考的背后,到目前为止有一些什么样的改变跟一些什么样的动作?

林斌:我觉得一个最直接的进展,就是今年6月份,美的发了一款爱青春的空调机,五颜六色,我很喜欢,我也给我太太看了,她说什么时候给我家里装一款。在这里面加入了小米研发的智能模块,这也是当时发布这个合作的时候,雷总发布的一个WIFT蓝牙,有了这个模块,爱青春空调机就可以联上小米服务,能够跟小米智能融合,可以通过APP控制整个空调的温度,远程监控整个空调的运作。未来我们跟美的还有更多在不同品类家居里面类似这样的合作,我们正在探讨之中。

印井:我们知道美的在做改变,小米在做改变,现在画面上出现了第二张图,应该是方总在美的一次管理层大会上的图。在这次大会中我了解到,方总对于员工的讲话,说我们不应该基于现状,包括现在的做事方式,比如说不一定穿正装,这相当于是挑战传统企业的各种形态。但是我对这件事的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表面的改变,所以我想结合刚刚林总所说的小米的变化,还有美的更深层的变化是什么?

方洪波:实际上穿什么衣服并不重要,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美的有几十年的历史,正在走向国际化过程当中,所以美的形成了自己内在的规则,比如什么是正装,什么是商务休闲,什么是休闲,有什么要求。

以这个为例,因为我们传统企业现在面临新时代的挑战,我们过去所有形成的思维模式、能力的模型、路径的依赖,已经是固有几十年形成的。但是形成的这些东西,现在面临着新的时代的冲击,它必须要被改造、颠覆,所以我仅仅是以这样的符号来说明我们作为一个传统的企业什么都是可以改变的,包括人,我们的思维、组织、结构、薪酬,包括团队的优化,现在我们团队的优化也是非常剧烈的,要让大量的人淘汰掉、优化掉,要从外部吸引大量的人员到各个岗位上,包括中层、高层。所以我们现在的人才结构非常的多元化,有很多是从互联网企业,有一些从跨国公司进来的。总而言之,所有的方方面面都要改变,你不改变,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等等时代的转型,都是推行不了的。

印井:刚刚方总提到了我们对于一些组织要求的改变。我们认为在组织保障到一些创新变革,其实是迎合和现在新经济对品牌竞争所形成的。

(PPT)接下来看另外一张图,这是林斌总,在之前的一次会议上,第一次倡导新国货的理念,所以我也想请林总分享一下,面对新国货,面对国际化品牌强势竞争的大势下,是什么样的思考使你提这样的理念,同时对于未来的行业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

林斌:这是雷总在发布会上提出的一个使命。后来我们也讨论过,总结成两点,第一点,做产品怎么样能够不计成本,真才实料,把成本投到最主要的产品研发。比如说1月份发布的小米NOT,刚开始为了做这个两个玻璃的手机投了很多资源,100片玻璃进去只能出来24片,成本很高。我们去年做的小米是钢圈,刚开始富士康供应商投了十几亿设备,三四百块钱一个钢圈,因为一个钢圈要八九个流程出来,成本也很高,所以这里面投入很大。包括今年我们发的那只插线板,整个研发周期我们投了一到两千人民币,就是为了把这个小小的插线板做的漂亮,所以就是怎么样把钱投到产品研发。

第二点,跟今天新网商土地非常吻合,我们理解新国货做好了,更重要是怎么提高效率。其实新网商刚才熊总和张总也讲了,新网商时代是怎么样带给大家更高效率的从网上商买到好东西,现在大家用APP、用手机端购买商品趋势也非常明显,效率提高了,以前买一个东西要跑到零售店看半天,现在晚上睡觉前拿出一个手机,点开一个APP直接就买了,直接支付,效果非常好,而且零售带来的额外费用、成本都会降下来。

所以总结两点,新国货第一就是把产品做到最好,第二通过新网商,通过不同的运作模式能够让大家买到好东西。

印井:谢谢林总的分享。我认为首先小米跟国际品牌的竞争也好、矫正也好,是刚刚开始,特别是小米在国际市场发展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包括很多中国的品牌。所以相比之下,在我一开始接触方总的时候,方总对美的国外战略非常深刻,因为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的已经开始了跟国际品牌在国外市场的竞争,一点都不必讳的说,在这点上我们跟美的相比,阿里巴巴还没有美的做的这么好。所以在这里,也想听听方总跟我们分享一下,作为一个本土企业在20多年过去了,反而本土品牌越做越好,这背后的核心竞争力都有哪些?

方洪波: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够说我们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所谓的成功,在国际市场我们还处在起步阶段。因为中国所有的企业,到目前为止除了华为在过程当中,所有做2C业务的,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成功的案例不多,所以现在我们也处在这个过程当中。整体来看,要从OEM到ODM,再到OBM,现在我们处在ODM阶段,正在想向国际发展的OBM发展的过程,但我们也经常问我们凭什么能够到欧美去竞争?是你的创新性,还是你的低成本,还是你的独特价值或者区位优势呢?过去我们的代工就是要靠低成本,而今天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新的能力去欧美市场竞争。所以我们现在把所有的资源、精力,放在锻造这种新能力上,我们以为这种能力就是要靠你的产品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和产品差异化的能力。目前来看,尤其是中国消费品走向国际市场有优势的,因为过去盈利能力不是很好,所以没有足够的能力投入到新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创新上面,而我们现在有足够的引领能力,有足够的资源、低成本的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所以我们现在在美国、日本、意大利、上海、深圳,包括我们的大本营顺德都建立了全球性的研发体系和研发机构。

除此之外,我们现在还有治理优势也比较好,因为美的是倾向于美国治理方式、结构,包括激励机制等等,包括资本优势我们现在也具备了,有各种不同层次的资本能力。所以我们觉得现在是时候到国际市场去发展我们的品牌,希望未来我们不仅仅在中国成功,还能够在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市场取得成功。

印井:谢谢方总。我们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会随着不同时期而变成,同时不同行业、不一样的公司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路上,也都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座的两位,都是在自己寻找和探讨核心竞争力走的比较好的两家企业。但我们纵观一个比较大的现象,就是媒体称作的“低头族”,大家都在下意识的刷互联网的聊天工具,这代表了我们现在新经济已经随着互联网而在改变了。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想问两位,随着之前PC是把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更扁平化,但移动互联网使得我们的新经济、新业态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所以我想问两位,新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大势下,对于我们传统的航空母舰美的来说,以及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倡导者小米来说,这对各自都意味着什么?

方洪波:对我们挑战是非常大的,现在这种颠覆性的改变已经在发生,在不同价值链不同区间可能发生的程度不一样。我非常认同刚刚逍遥子讲的一些观点,我们现在不仅是消费端,现在到供应端、供给端,所有价值链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去年的双十一我也到了阿里现场,当天下午我的同事就告诉我,我们美的是全网第一的,但是我的回答是非常不满意这个现状,为什么不满意这种现状呢?这种低没有意义,只是当时的一个市场氛围,但是在后端很多很多东西我们都没有做到。所以后来回去之后,我们下了大力气,伤筋动骨的对整个电商平台系统做了彻底的改造,现在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商品系统,把所有阿里数据系统也接入了我们后端,全国做了统一的库存系统、物流系统,做了人员结构系统等等,但这些仍然远远不够。所以我们现在在启动对于传统渠道的改造,用线上思维来改造我们传统的业务。因为我们现在仍然是传统渠道为主,大家在美国、日本都有这样的经验,为什么在美国、日本,大到一辆汽车、小到一个牙刷都比中国低很多?它的劳动力成本都比我们高很多,这里面有方方面面的原因,物理上要发生七次转移才能到达消费者手里,这是非常浪费和没有效率的环节。所以我们现在对传统渠道进行彻底的改造,这种改造是非常颠覆性的,各个画面要改变。这种系统一旦推到位以后,我相信无论是O2O还是O+O等等,这种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

林斌:刚才印井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也这样想,小米在新的移动互联网和新网商大环境下最近的一些变化,大家对小米很了解,我们早期发手机,发布完之后通过小米网,之后通过天猫合作,大家在网上买手机。这个模式我们当年创业的时候很清楚,这个模式效率很高,能够以好的价格买到好产品。

但是过去几年,手机一发的时候很快就卖完,因为手机在研发的时候成本很高,生产周期也很长,也有很多消费者说小米为什么还不发。大家也都了解,电商核心还是消费者买东西方便,小米过去产能各方面我们都努力了,但还是不能达到市场的需求,所以这种抢购的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讲不是一个健康的电商,很少人说我要买一个手机,要坐在电脑前面等到每周二才能买。所以从这次红米2的发布,我们整个团队下了决心,在销售的时候一定有足够的货源,只要开始销售,任何消费者都能够买到。所以我们从供应链开始,从研发开始就能够想到怎么样让手机生产能够达到这个聊天。在8月份首发的那一天我们备了80万的货,我很多好朋友都对我说你们手机还都有货,那天那么大量的货大部分是消费者买去了,卖了一天。

这个转变看起来好象挺自然、挺简单,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电商的方式,大家要买一个小产品不需要去抢的,我们未来的产品也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无论是PC还是移动端,在新产品发布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货源,让大家能够买到。这个很重要,我们要获取真正用户用后的口碑,然后哪里不好我们再改进,而不能说都让黄牛买去,所以未来红米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也希望未来我们的手机越来越好卖。

印井:我在这里也响应一下刚刚方总和林总的观点。在新网商,包括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消费者跟之前相比,单纯功能性需求已经越来越发生改变了,对于品牌化,对于基本的东西又回归到本质,既要品牌,但是非常非常关注的还是他的一些基本需求。所以我非常认可,也非常高兴听到刚刚方总跟林总的发言,又回到了本质,包括手机也好、空调也好,最基本的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而不是从别的方式去解读,是营销也好、市场也好,更多还是回归到我们的用户、回归到产品,这点我们有非常大的共鸣。

刚刚聊的是移动互联网,接下去我想聊过去一段时间非常热的话题,就是我们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去年刚提到这个理念的时候,我认为更像被谷歌买了之后突然热了一把,但去年在我们业界是比较云山雾罩的,好象觉得WIFI连了就是智能家居了。今年一年过去了,我们也非常清楚,小米和美的都在这个战略上做了布局,同时也有自己的思考。所以我想听听两位结合着移动互联网、结合着智能家居你们二位的看法,以及两个企业在一起跟各自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方洪波:现在无论是移动互联,无论是讲智能硬件、智慧家居、智慧城市、万物互联,不管怎么讲,大家都看好了未来会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这是大的方向。

在这个大的方向下,各种概念、模式、方法都进来,无论是做软性的企业还是做硬件的企业,还有很多新创的企业等等,大家都进来了。作为我们在这个方面的布局上,简单来讲是四个纬度去布局:一个是智能商品、智能硬件,第二个是智慧系统,第三个是智能的连接,第四个是智能的内容。从这四个纬度上去进行布局,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的商业场景、应用场景以及消费者的偏好是什么样,那么我们只能从这四个纬度同步去经营和布局。但是我个人更倾向于现在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在智能的内容和智能的单品上。所以对于智能系统和智能的连接,我们跟着不同的技术流派、模式,我们都在跟,跟上去,但是我会把自己的资源更多放在智能的内容和智能的单品上。

林斌:我们非常非常看好智能硬件和智能家居这个行业,这也是促成我们和美的结合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考。

现在大家都用手机,手机发展到今天,其实跟过去电脑已经一样了,甚至更强大了。我们觉得未来的设备,不但只是手机,只要是带电的东西都能智能化,智能化的核心可能一开始用手机连起来,然后控制,未来甚至有一些可穿戴的产品。美的每年有两三亿台的设备,这些设备如果和小米,以及和整个业界合作,能够让这些设备全部智能化,对消费者相信是一个莫大的惊喜。所以我们对于这个非常看好。

我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合作心态是非常开放的,我们愿意跟业界,包括很多智能硬件方面的公司合作,我们就专注做好我们擅长的,手机做好,接口我们全部开放,我们也有小米云服务,我们也会协助合作伙伴一起来接入整个云服务,以及我们智能化发展的模块,我觉得这需要整个行业一起来做,而不是小米一家,我们可能是一分子,但我们会是非常积极推动的一分子。

印井:刚刚我们聊了移动互联,又聊了智能家居,也从二位分享中听到智能它是一个方向,而且智能一定会带给我们现有业态和新兴业态想象空间。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竞争环境,带给我们背后的组织跟业务模式是有新的思考的,所以我也有一个想法,就是结合新常态,两周前有一个社会话题,就是北京的田径锦标赛。

(PPT)这个图大家很熟悉,是奥运会竞技场,我想问问两位,面对这种新的智能市场,如果用奥运会运动来表达你对新的竞争业态的诠释,作为你想竞争的一个方式,二位简单用一个竞技来表达你对这个业态的竞技的方式。

林斌:形容小米的一个运动效果,最适合的应该是铁人三项,小米的模式大家都很了解,软件要做好,硬件要做好,还要把新网商这样的移动互联网做好,三者结合,该硬则硬,该软则软。

方洪波:我会选十项全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不仅要做硬件行,软件也得行。不仅要在中国市场行,到国际市场也要行。你不仅要在传统业务上转型,同时还要搞创新,要搞新的创新业务等等,我们要全方位的进行改造、转型和创新。

印井:刚刚聊了这么多,带给各位非常非常多的想象空间,刚刚在会前我们聊的更多的第一个是融合,第二个是创新,融合会带来商务无边界的生命力,创新它发自内心,会带给我们业界更多的创造力。所以我们也非常期待看到未来小米和美的,在商业无边界的疆土上实现更多的创新,给到更多基于用户的产品以及服务。

再次以掌声谢谢林总和方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