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白皮书:京杭穗三地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案件近11.9万件,庭审平均用时45分钟

最高法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杭州、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共受理互联网案件118764件,在线庭审平均用时45分钟,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约38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曾金秋

2019年12月4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浙江乌镇召开《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白皮书。

据白皮书,截至2019年10月31日,杭州、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共受理互联网案件118764件,审结88401件,在线立案申请率为96.8%,全流程在线审结80819件,在线庭审平均用时45分钟,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约38天,比传统审理模式分别节约时间约3/5和1/2,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8.0%,法院通过电话、邮箱、微信、短信、公众号等在线送达文书96857次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呈现良好态势。

2015年4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率先在辖区法院开展电子商务网上法庭试点,集中审理网络支付纠纷、网络著作权纠纷、网络交易纠纷等案件。

2017年8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成立。2018年9月9日、9月28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先后成立。

按照职能定位,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所在市辖区内的网络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网络购物合同纠纷、网络服务合同纠纷、网络侵权纠纷、网络著作权纠纷等十一类互联网案件。

在创新互联网司法便民利民机制方面,白皮书介绍,截至2019年10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有2679个法院入驻,在线汇集21379个专业调解组织和79271名专业调解员,共调解案件1369134件。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2995个法院开通诉讼服务网,1623个法院上线诉讼服务应用程序,2813个法院设立12368服务热线。

白皮书称,2019年8月,北上广、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法院之间已实现省市区三级法院跨域立案,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

截至2019年10月31日,移动微法院注册当事人已达116万人,注册律师73200人,在线开展诉讼活动达314万件。

2015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开通律师服务平台,为律师提供网上立案、网上阅卷、案件进程查询、庭审排期避让、联系法官、电子送达等多项诉讼服务。

截至2019年10月31日,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公开案件超过2200万件,公开案件信息超过11亿条,电子送达诉讼文书超过5万件;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550万件,点击率超过200亿次;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各类裁判文书8030万份,网站访问量突破370亿次,访客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司法公开数据信息资源库;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正处于公布中的限制消费信息613万人次,公开终结本次执行案件1006万件,访问量超过2.2亿人次。

在完善互联网司法在线诉讼机制方面,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确定了互联网法院案件管辖范围和上诉机制,明确了身份认证、立案、应诉、举证、庭审、送达、签名、归档等在线诉讼规则。

自网络拍卖系统上线至2019年10月31日,全面实行网络拍卖的法院超过3300家,全国网络司法拍卖超过159万次,成交43.6万件,成交额9387亿元,标的物成交率66.8%,溢价率89.8%,为当事人节约佣金291亿元。

另外,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体化平台已完成调解150984件,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25616件,调解成功率为83.2%。

截至2019年10月31日,通过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开破产案件53641件,网上召开债权人会议312次,涉及债权人504013人次、破产债权9030亿元。

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全国法院正处于发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为561万人次。近40%失信被执行人在信用惩戒压力下自动履行义务。

此外,全国法院加大司法保护和救济力度,完善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规则,有效保护和鼓励互联网创新。如北京互联网法院“斗鱼直播侵权案”、杭州互联网法院“小猪佩奇案”、广州知产法院“腾讯字节游戏禁令案”以及湖北武汉中院“玩家直播侵权案”。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