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要合力建设世界级机场群,上海定位国际航空枢纽

上海的定位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将增强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唐俊

12月1日,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中提到,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到航空领域是要“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对于世界级机场群的定位,《纲要》中的表述是:构建分工明确、功能齐全、联通顺畅的机场体系,提高区域航空国际竞争力。

上海当之无愧成为机场群的龙头,《纲要》对其定位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将增强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

《纲要》同时提到: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增强宁波、温州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完善区域机场协作机制,提升区域航空服务品质。

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教授邹建军深入研究过长三角机场群的课题,他对界面新闻表示,机场群服务城市群,机场之间应该彼此要分工、协同发展,这对于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来说很重要。

世界级机场群,需要有一个全球性的航空枢纽,两到三个区域性的枢纽,以及若干中小型机场。由此形成上海为首,南京、杭州、合肥随后,以及宁波、温州、无锡等阶梯式的机场格局。

“大家习惯性地把虹桥和浦东都称为枢纽机场,但仔细辨析,虹桥和浦东有非常大的区别。要建设世界级的机场群,首先要将上海浦东机场建成一个真正全球性的航空枢纽。”邹建军表示。

邹建军表示,要成为全球性的航空枢纽,除了看有多少航线、通达多少城市,还要看国际航线的比例。伦敦希斯罗机场和纽约肯尼迪机场的国际航线比例都在百分之八九十,而浦东机场的国际航班比例目前是50%多,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另外邹建军认为,一个世界级的机场群,至少应该包含一个由多机场构成的国际机场系统。上海已经两个机场,一定会修建第三个机场。

此前对于“上海第三机场”选址议题一直处于讨论中,苏州和南通均希望落地在自己区域内。此次《纲要》明确提出,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对它的定位是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没提到苏州机场事宜。

目前长三角地区有23个机场有定期航线,客流超过7000万级的有一个(上海浦东),一个4000万级(上海虹桥),一个3000万级(杭州萧山),一个2000万级(南京禄口),三个1000万级(宁波栎社、温州龙湾、合肥新桥),一个700万级(无锡苏南硕放),剩余15个机场客流继续递减。

邹建军认为,机场群内应该实现良性发展,差异化的分工和协同发展是必然。从客流上来讲,各个机场已经初步形成差异化,在运营和商业模式也要形成差异和协同。

“我们看到很多机场拿着大量的财政补贴去飞国际航线,而事实上飞不起来,可能补贴一停航线就没了。”邹建军说,“比如南京和杭州到底应该开怎样的洲际航线?是跟浦东机场形成拾遗补缺,还是去承接浦东的溢出?这些问题应该考虑。”

长三角地区的市场溢出,使得过去的一些中小型机场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无锡和宁波。

“宁波过去不愿意提自己的机场定位是低成本航空,但大部分乘客还是希望越便宜越好,飞往欧美的乘客也是这个想法。”邹建军说。现在入驻宁波机场的航空公司中,有四成都是低成本航空,给宁波机场带来了大量的客流。

 “即使宁波航站的承受能力已经远远饱和,但航空公司还是愿意把运力往那儿放,因为市场摆在这个地方。”邹建军认为,这是溢出效应和成本优势带来的协同。

长三角地区的航班时刻资源也非常紧张,邹建军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把所有机场都做大规模,而是如何把区域内的时刻使用到最高效率。

《纲要》还提到,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统筹空域资源利用,促进民航、通用航空融合发展;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发展。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