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舌尖上的利好难救市 维稳呼唤实质性措施

目前,股市泡沫和风险已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市场交易基本正常,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实质性的利好出台,是有望改变目前股市单边下跌局面的,扭转中国股市救市失败的格局。

结束了四天的“阅兵小长假”之后,A股走向何方尤其令人关注。由于在“小长假”前有“国家队”资金在银行股等权重股上护盘,股指未在节前出现大跌走势,但走势的沉重让投资者对节后的大跌充满了担心。有看空者认为,节后市场将再现大跌走势,上证指数直指2500点甚至更低。

正是由于这种担心的存在,所以在小长假期间,甚至是在股市即将复牌的前夜,管理层乃至高层人士向市场释放出积极的维稳信号。先是在9月5日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股市调整已大致到位,金融市场可望更为稳定。周小川称,自6月15日股市调整以来,杠杆率已明显下降,对实体经济也未产生显著影响。

接着是9月6日深夜,中国证监会负责人以答新华社记者问的形式发表谈话,表示要把稳定市场、修复市场和建设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证监会负责人表示,股市涨跌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但在股市发生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将及时果断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股市。证监会负责人还表示:目前,股市泡沫和风险已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市场交易基本正常,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此外,证监会还将研究制定指数熔断机制方案。

不论是周小川的讲话,还是证监会负责人的谈话,其维护股市稳定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9月6日深夜证监会负责人的谈话,更是对9月7日将要开市的股市充满了呵护之意。不过,从9月7日股市行情的演变来看,证监会负责人的谈话,连同周小川关于“股市调整已大致到位”的讲话,对股市的影响总体不大。虽然当天早市开盘后上证指数一度上涨了60余点,但最终还是走出回落盘整的走势,全天上证指数下跌近80点,跌幅2.52% 。

这样的走势其实也是在很多投资者的意料之中。因为不论是周小川的讲话,还是证监会负责人的谈话,基本上属于“舌尖上的利好”,缺少实质性的措施。尤其是周小川的这种表态,姑且不论是否合适,这种空洞的表态实际上已经让投资者很反感了。这轮股灾之所以出现,投资者之所以损失惨重,实际上就与某些舆论与高层的空洞表态存在很大关系。如有关媒体关于“4000点牛市才起步”的言论,有关高层“股市不差钱”、“改革牛成立”的表态,在如今看来,成了名符其实的大忽悠。所以投资者不想再听到高层人士空洞的“表态”了。

而从证监会负责人的谈话来看,同样缺少实质性的救市利好。虽然证监会首度正式表示“研究制定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方案”,但这与“熔断机制方案”的正式出台还相距甚远。对于投资者关注的证金公司入场救市问题,虽然证监会表态称“今后,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但这样的表态无疑令人失望。

因为在8月14日,证监会也曾有过类似的表态,但当股市出现8月18日到8月26日的第二轮股灾时,证金公司基本上是稳如泰山,毫不为股市暴跌所动。7个交易日股指暴跌近30%,这样的股灾尚且不能让证金公司出手相救,投资者真的不敢指望证金公司的出手救市了。所以,证监会负责人的谈话,更多的仍然还是“舌尖利好”。9月7日的股市因此最终走出冲高回落的走势,全天最终下跌2.52%,这就并不令人意外了。

其实对于目前的股市来说,维稳最需要的是实质性的措施。正如证监会负责人所言,目前,股市泡沫和风险已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市场交易基本正常,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实质性的利好出台,是有望改变目前股市单边下跌局面的,扭转中国股市救市失败的格局。比如证金公司第二次入市,其效果显然将会优于第一次入市。又如,降低印花税、取消红利税,推出T+0交易等。通过这些实质性的举措来激活市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

可以断言,在管理层采取实质性救市措施的背景下,股市有望在今年9月走出震荡筑底的行情,而底部区间可以锁定在上证指数2850点~2500点之间。否则,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利好出台,股市就真的只能如一些空头所预言的那样直指2500点之下,甚至直奔2000点去了。

作者系大公财经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述、股票炒作心得为主,以反映中小投资者呼声为 己任,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