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界】《少年的你》:如果没有狗血结局,校园霸凌的出路何在?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电影《少年的你》和《双子杀手》。

记者 | 罗广彦

编辑 | 朱洁树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电影《少年的你》和《双子杀手》。

《少年的你》:如果没有狗血结局,校园霸凌的出路何在?

今年6月遭遇撤档风波的影片《少年的你》在10月25日正式上映,这部影片由于其反映校园霸凌的现实题材,又是易烊千玺的银幕首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上映的过程一波三折。也许正是漫长的等待孕育了它惊人的爆发力,自10月22日官微突然宣布定档以来,该片迅速攀上微博热搜榜,票房与口碑表现很抢眼:截至10月27日,《少年的你》票房已经突破5亿,豆瓣评分也高达8.5分,社会学家李银河夸赞该片是“一部出类拔萃的实至名归的好电影”。对于一部定档突然、缺乏宣传,又由缺乏银幕经验的流量明星担纲的影片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经足够令人惊喜。

与此同时,许多人开始质疑该片的成功缘于粉丝经济,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该片男主角易烊千玺的粉丝控评刷分,《少年的你》才能够口碑票房双丰收。但也有不同的声音,如“澎湃有戏”的文章《<少年的你>:有多美丽,也可能有多邪恶》指出,该片的话题性与成功绝不仅仅来源于流量明星的加持,它继承了华语电影“残酷青春”的主题脉络,但却既没有回归由侯孝贤等导演开创的关注社会议题的传统,将社会时代背景放入青春故事中,用青少年成长的残酷隐喻着整个社会转型的不安与震荡,也没有像更晚近的青春电影一样,彻底抛开社会议题的探讨,只凸显青春内部的龃龉,以各种套路的狗血剧情吸引观众,而是以“轻盈的方式扎根现实的土壤”,将青春成长与现实困境交织在一起。校园霸凌正是《少年的你》想要探讨的少年成长中的现实困境。

在大陆电影中,以如此全面与尖锐的方式呈现校园霸凌的影片可以说绝无仅有。该片不仅向观众展现了校园里最难以觉察的排挤与语言暴力、最直接的肢体殴打,并且还描绘了校园霸凌形成与维持的完整链条:从少年霸凌者的诞生到旁观者对霸凌的推波助澜。影片中的主要霸凌者魏莱来自一个富裕家庭,长得漂亮成绩又好,但她的家庭对她要求极高。由于她需要复读,她的父亲一年都没有跟她说话。就是这位在家庭中的“被欺压者”,到学校后成为了霸凌者,以欺凌他人的快感消弭家庭的压力。也就是说,霸凌者往往是由受害者蜕变而成,魏莱成为霸凌者,部分原因就是家庭这个原本防治校园霸凌的第一道关口失效。

校园与司法在电影中同样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高度功利化的教育体制,使得高考成绩始终摆在第一位,生命教育、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完全消失。老师只专注于教学与成绩,同学们明知霸凌的存在,却只是冷漠地围观被霸凌者,谴责受害者太过软弱。哪怕是受害者报警后,霸凌者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与约束。整个社会构建的反对校园霸凌的防护网漏洞百出,导致受害者只会面临变本加厉的霸凌。尽管影片导演曾国祥坦诚,他看了很多资料,却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霸凌现象的出现,很难在影片中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他的确勾勒了霸凌诞生与滋长的环境。

作者指出,这些霸凌其实正来自于青春时期的“无知”,他们不明白霸凌的后果,他们甚至觉得自己是无辜的,所以能光明正大地孤立、羞辱、打击同学,“他们邪恶得不自知”。但同时,青春的无知也促成了片中男主角小北为女主角陈念顶罪的最纯粹的爱与守护,正因为小北不知道入狱要付出的代价,所以才能够展现出惊人的善良与勇气。少年的美丽与邪恶是一体两面的,关键在于“让爱与善先于恶抵达他们”。

除探讨《少年的你》中青春“残酷”的文章之外,公众号“虹膜”的文章认为《少年的你》的魅力来源于温情的“少年成长”主题。片中出现的小北与陈念其实都是“一只脚站在青春的门槛里,另一只脚也踏入了成年人的世界里”,他们不知道要怎么成为成年人,他们也不只是被保护的被动角色。小北保护了陈念,陈念也在困苦的处境中坚持着考好学校、带着母亲离开这座城市的愿望,她在小北面前许下的愿望更是希望能够保护全世界,避免这个曾伤害自己的世界继续伤害其他人。作者认为,少年们学会互相保护的时候也就是他们长大的时候,因为以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方式成长,正是最现实的普通人的经历。这既避免了华语青春片中常见的美化恋爱、友情与无忧岁月的模式,将青春的恶意与现实的艰辛放入故事中,同时少年时的纯粹与单纯也并未消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只有少年才存有的强烈又波澜壮阔的情感。《少年的你》可贵的正是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展现了少年成长的真实困境,又守护了观众的少年之心。

尽管影片好评如潮,但也有不少评论者对影片的逻辑与情节安排提出质疑,尤其是影片后半段两个少年骗过警察的桥段让人觉得用力过猛。李泽西在《<少年的你>讲校园欺凌,一定要用狗血的方式吗》一文中指出,影片的前半段表现得冷静而克制,非常贴近现实:作为霸凌者的三个女同学并未被脸谱化,霸凌他人有自己的原因,并且直到最后也并未忏悔反省;周冬雨饰演的陈念不是传统青春片中傻白甜的女主,能够在被霸凌的处境中努力给予有限的反击,这恰恰更符合生活的真实状况。但影片在后半段却急转直下,小北与陈念莫名其妙地陷入一起凶杀案中,并用计谋逃脱警察的侦查,这不仅有《嫌疑人X的献身》与《白夜行》的既视感,也将本片推向了狗血的高潮。正是后半段的反转让本来真实的剧情支离破碎,而结局的温暖氛围更是让人糊涂:陈念的一生已经被校园霸凌毁掉了,谁该为此负责?

在作者看来,年轻人的成长本来可以用更真实或者更平淡的剧情来叙述,毕竟校园霸凌有着更隐蔽与细微的方式,例如默默地排斥与孤立,但戏剧化剧情与小北和陈念间的浪漫羁绊显然削弱了该片想要探讨校园霸凌的本意,毕竟不是所有校园霸凌都能靠一个低配版“霸道总裁”来拯救。

《双子杀手》:高帧率电影能为电影带来革命吗?

导演李安的新作《双子杀手》于10月18日在中国上映,作为好莱坞罕见的获得巨大成功的华人导演,中国观众对他的作品总是高度认可的,但这一次,《双子杀手》不仅在国内的票房惨淡,影评人对它也是恶评不断。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李安导演的上一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北美票房的糟糕表现,就已经预示本片可能遭遇到的打击,同样是以120帧率的技术革新作为卖点,批评者对《双子杀手》的看法更加尖刻与否定,他们质疑的是,李安对电影技术革命的迷恋,是否损害了他电影叙事的能力,电影技术的进步真的能够为电影艺术带来质的飞跃吗?

《双子杀手:最差的故事,最好的技术》中,作者认为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分界线,李安似乎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电影之路,之前的他情感细腻关注人情,但之后却完全不管剧本与人物,只把全副心思投入到技术的展现上。《双子杀手》的确代表了当前电影技术的最高水准,无论是120帧拍摄、4K高清或者是将威尔·史密斯年轻化的真人CG,都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临场感与沉浸感,在飞车追逐与搏斗这种刺激的动作场景中,观众能够看清每一个人物的表情与动作的细节。但《双子杀手》带来的冲击与震撼,仅仅局限于观众的视觉,却没有引起观众的内心的共鸣,而这曾经是李安曾经最擅长的——通过现实的主题与细腻厚重的人物塑造,震撼观众的心灵。

在这部影片中,不仅故事陈旧、剧本简单粗暴,人物的塑造也十分单薄,情节的展开荒诞不经,变成了只求场面好看的黄金时代的港产警匪片:反派舍得将宝贝般的复制人派出去,却不提供任何辅助支援;突然醒悟的“逆子”;老套的理想主义大坏蛋等等。李安似乎丢掉了他曾经擅长的电影叙事,而沉迷于视听效果的炫技。仅存一丝略显深刻的对父权的依赖与挑战,也淹没在电影唐突的情节转折与错乱的逻辑中,等待“‘满腹经纶’的考据控”仔细挖掘与解读。

作者最后指出,对《双子杀手》的争论,其实正是对电影属性的争论:是技术、故事还是艺术才是评价电影的标准?无疑,观众才是电影最后的评委。

“澎湃有戏”的文章则更激烈地质疑李安念兹在兹的120帧率的必要性,作者首先指出高帧率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提高电影的“时间分辨率”,也就是说能够捕捉每个快速动作的清晰图像,例如李小龙的功夫动作在24帧的拍摄下无法清晰呈现,因此被迫需要放慢速度,否则呈现在影片中就是一片模糊,而在120帧率下,哪怕是枪战中弹道的光束,观众都能清晰看见。《双子杀手》的水下场景似乎就是为了刻意展示高帧率优势才设置的。

但这能够提高观众的沉浸感吗?作者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高帧率反而会让观众更加出戏。作者举出片中的哥伦比亚摩托追逐战作为例子,认为帧率越高,整场戏的排练与设计感越重,反而让观众感觉这是在演戏,因而消解了观众的代入感与紧张感。尤其当这些技术成就套在一个陈旧老套的故事框架上时,自然会让观众和影评人大失所望了。

李安似乎也相当了解这些攻讦,他在接受《Indiewire》的访问时坦诚,他相信高帧率的数字电影是与胶片电影截然不同的媒介,他非常熟悉利用传统技术拍摄时镜头的选择与运用,但在高帧率、3D等技术的革新下,画面充满了过载的细节,这也改变了过去的电影艺术,因此李安希望寻找到全新的表达方式与更丰富的电影语言,找到数字电影“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李安认为目前电影已经到了进入全新媒介的门口,而他希望尽早开始新的媒介的探索,以寻找崭新的电影艺术展现方式,而非沉湎于用新技术模仿旧媒介的表达手法。但由于刚刚起步,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却可能反而做得没有以前的电影好,这自然容易招致别人的批评,李安也表示,孤立无援导致的缺乏反馈给他带来了巨大痛苦。

其实他也并不缺乏拥护者,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张小虹就认为,高帧率可能让电影导向新一次影像革命。尽管剧情并不新奇,与许多好莱坞大片一样讲述克隆导致的伦理难题,但以高帧率影像清晰呈现的小亨利更加有血有肉,贴近现实,也更像老去的大亨利,这让一个陈旧的故事重新具有情感与说服力。

更重要的是,高帧率让每一个人物与动作的细节清晰可见,这本身就为影像表达提供了崭新的方式,张小虹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美国大兵勒住挑衅球迷与敌人的脖子两个场景为例,指出高帧率电影为观众展现的从勒脖开始到脸红的“超真实”场面,能够清晰、仔细地看到一个人被勒死的全过程,并且能够以更慢速播放勒脖的过程却不显得突兀。这种不说教、也不带任何意识形态的清晰影像,因此而带有了反战的含义:它迫使人们直视一个生命消逝的可怕过程,观众们能直观感受到战争的恐怖。当现代关于战争的真实影像越来越像好莱坞电影时,电影是否能够反而成为思考死亡与战争最真实的途径?换句话说,当图像本身足够清晰仔细时,它本身就能向观众说话,传达全新的意义。

从目前全球的票房表现来看,李安的技术试验显然是一次沉重的失败。我们无从推测李安是超前于世俗的电影革命家,还是看错未来的失败者,但他所追求的越来越真实的影像,无疑正向人类生活全面渗透,这种全新的媒介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是戴锦华所说的“远离文化的兴奋剂、安慰剂”,还是改写本雅明的名言,以一百二十分之一秒将监狱世界炸开?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