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和真人秀结合,《力量·潜能者》是台前幕后每个人的挑战

《力量·潜能者》幕后拍摄团队所接受的考验,与极限运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年的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三部献礼大片牢牢锁住了观众的目光。在电影里,我们看到高远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而奉献青春和爱情;看到刘长健和机组人员冷静处理飞机极端险情确保乘客生命安全;看到中国登山队克服重重困难登上珠穆朗玛峰……

三部电影选材不同,却都讲述了发生在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故事,与之不谋而合的,是近期刚刚收官的由腾讯新闻立春工作室出品的《力量·潜能者》,这档极限运动户外访谈真人秀节目,同样记录大时代背景下一群普通人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动人故事。随着节目顺利收官,当笔者再次回顾四期节目,了解节目组幕后拍摄同样充满惊险与挑战的故事,便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属于普通人的强大力量和隐藏在人们内心的巨大潜能。

追寻超越极限的潜能之旅

《力量·潜能者》以极限运动为载体,在往期节目中,一共呈现了四场惊心动魄的极限挑战。每一位挑战者不仅要克服技术上的难点,还要时刻与暴雨、冰雹、低温、险滩等极端自然环境博弈,更要与极限状态下身心俱疲的自我较量。正因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每一位挑战者都处在极限状态下,所以呈现出了最真实的属于极限运动、属于挑战者的魅力。

90后青岛小哥张京坤,就通过节目“吸了一波粉”,这位获得过众多国内外大奖的知名攀爬车车手,在节目里首次奔赴雅拉雪山,挑战高海拔地区自行车越野障碍攀爬。他从海拔4300多米高骑行穿越下山的身影固然帅气,但他面对严寒、饥饿、高原反应等严峻考验时的乐观,更让人印象深刻。“我能解决没关系”,这份颇有临危不乱的自信,大受网友点赞。#90后小伙自行车雪山速降#这一微博话题获得近3600万阅读量。而他不断分享自行车教学视频、饱受伤病仍坚持骑车等经历也被网友知晓,让网友们打破了对90后的刻板印象,并称之属于90后的“坤哥精神”。

“坤哥”作为素人,树立榜样,被网友熟知并喜爱,而邹市明作为拳王,则是通过节目打破以往印象,让人看到了作为“普通人”的他。离开拳台,离开大众视野,和探险家熊队深入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他用一句“再能打也只是台上的一瞬间,总归要做一个正常人”道出了他不为人知的心声和压力。抛却光环,回归平静,找回初心,更好地出发,既是他此次接受大自然洗礼的真正意义,也为很多迷失在忙碌工作中的人们带去了启发。

嘉宾们所呈现的或个性或颠覆的人物魅力,加上节目中对挑战项目的专业讲解,带动了更多普通观众了解极限运动。比如徒手攀岩和翼装飞行,这两项在“世界最危险极限运动”排名中都在前列。节目里,世界定点跳伞冠军娄宇从零学习,3天内挑战翼装飞行飞跃“功夫之源”嵩山;全国攀岩冠军王清华前往云南丽江,经过反复试炼,终于征服尚无人攀爬成功的石鼓大洞。他们挑战的过程并不顺利,但突破极限、挑战自我的韧劲还是让网友们深深折服。从这一层面来看,《力量·潜能者》已经不仅仅是一档户外极限运动节目,而是借助极限运动,多重视角立体地展示挑战者与极限运动的故事,将梦想的坚持、事业的选择等人生课题融入其中。观众领略极限运动魅力的同时,也打破了对极限运动者的诸多偏见,产生更多的理解与共鸣。

无论是极限运动的魅力,还是极限状态下的人物魅力,都让这档节目在观众心中留下独特的印记,全季仅四期节目,在豆瓣却打出了7.0的高分,超过了很多同期的大热综艺。不少网友在评论中都强调节目有着朴实的真实,真实的挑战、真实的困境、真实的内心活动……这种真实,恰是普通人生活的共性,因此感染力更强,网友也感触更多,将节目称为“真正的真人秀”。

一群“拾荒者”在镜头外的极限挑战

电影《攀登者》中,为了记录下中国登山队员登顶的那个画面以被全世界认可,负责摄影的张译和井柏然在剧中的表现让观众印象深刻,登山队其他后勤部门所经历的困难完全不亚于最后登顶的队员。作为一档真实记录极限运动挑战的户外真人秀,《力量·潜能者》幕后拍摄团队所接受的考验,与极限运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团队需要克服的是多变的气候环境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力量·潜能者》的制作方“运动地理”团队,曾参与拍摄《贡嘎》、《水下世界》等央视纪录片,户外拍摄经验丰富,但此次录制仍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嵩山、石鼓、雅拉雪山、大兴安岭,四期拍摄地点横跨中国南北,环境气候各不相同,而总拍摄周期却不足一个月,期间制作团队要完成前期踩点、脚本修改和拍摄调度。不少地区人烟罕至,未通车路段只能依靠人力运输。在此艰难条件下,团队还是凭借专业素养和匠心精神,竭尽全力呈现唯美的画面。有摄像师为了一个日月同辉的镜头,冒着高海拔、高寒的气候条件,跳进湖里进行拍摄。在拍摄丽江石鼓岩壁空镜时,一位摄像师拍摄中摔伤,导致鼻梁骨粉碎性骨折。

除了应对极端自然条件,节目组还遭遇了临时换嘉宾、车辆事故等各方面的意外。

在第一期正式开拍第一天,就遇到了临时换嘉宾的突发状况,原定嘉宾因身体问题不能参与拍摄,节目组不得不在临近开拍前12小时迅速做好应急预案,更换备选嘉宾。当确定备选嘉宾为中国国家队跳伞运动员娄宇后,节目组又面临了新的问题。作为现役运动员,娄宇正在为两周后的国际比赛紧密训练,而且此前并无翼装飞行经验,一方面是翼装飞行本身危险性极大,一方面又因为训练时间有限,空管时间严格不能做到提前试飞,最终给节目组只有一次挑战机会,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结果,面对未知的结果和风险,团队承受了巨大压力。挑战前一晚,总制片人张爽彻夜未眠,为挑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再次检查。直到挑战当日,娄宇开伞成功,平稳滑翔精准降落,在降落点屏息等待的所有人才长舒出一口气,绷紧的神经才终于得到松解。

第二期在丽江拍摄,正赶上丽江的雨季,这对攀岩项目的干扰是巨大的。因为连日大雨,导致岩壁湿滑,石鼓大洞呈凹陷状的攀岩线路更是难上加难,此前从未有人成功挑战成功,全国攀岩冠军王清华在反复试练中对体力也形成巨大消耗。因此在王清华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的过程中,节目组甚至一度做好了挑战失败的准备。但挑战者和节目组都没有放弃,最终王清华在众人鼓励下,冒着瓢泼大雨,顺利登顶,完成挑战。

随后,节目组又马不停蹄赶往雅拉雪山,这一次的考验更是凶险。作为藏传佛教三座神山之一,海拔5000多米的雅拉雪山人烟稀少、手机信号缺失,节目组要克服高原反应、通讯不畅等问题对拍摄进度的延缓。而在向拍摄地行进途中,由于全是碎石路,导致汽车轮胎受损,其中一辆运输物资的汽车直接爆胎,受当地条件所限,无法更换轮胎。这也让我们看到节目中工作人员和张京坤一同艰难赶路的场景,每个工作人员都背着沉重器材、少量物资,在高反、饥饿、高寒的情况下攀爬雪山,夜里12点才到达山顶。汽车爆胎导致的连锁反应还有帐篷、药品、饮用水和保暖物资的缺失,工作人员们被困在山上12小时,在缺氧、暴雨中,互相鼓励和打气,共同挺过这一令人难忘的夜晚。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节目中第二天唯美的日出镜头。

最后一期,节目组克服了冰雹、森林火灾、长途驾驶等多重挑战,最终成功穿越大兴安岭,到达中国边境之地、遗失的村落“奇乾”时,节目组成员互相打趣自己为“拾荒者”!他们终于没有被重重困难击败,坚持到了最后,一路的拍摄经历,让他们由衷地感叹“户外不是挑战,人生才是”。拍摄背后比拍摄本身更为艰难,在一次次被困难和险境激发潜能的过程中,他们自己率先成为了节目宗旨的亲历者和诠释者。

敢不敢翻越心中那座“山”?

真人秀很大程度上是让观众通过影像去体验另一种人生,在自己已经习惯的生活节奏之外获得全新感受。每个地域、每种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在看到他人时,观众也能看到自己。《力量·潜能者》的出品团队希望以极限运动挑战者的视角为线索,记录他们面对挑战不断发掘自我潜能极限的过程,呈现他们在每一个关卡作出的选择、拼搏和坚韧。

因此,在选择挑战嘉宾时,节目组也从嘉宾的专业技能、生活经历、故事丰富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在极限运动外,提供了更多人文、价值观的碰撞,丰富了故事可看性。比如青岛小哥张京坤,为了练车,他受伤不下20处,全身加起来缝过200多针,曾经一次意外甚至导致他4节脊椎断裂,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他的热爱与执着;38岁的攀岩高手王清华,曾经是一名锅炉工,为了实现梦想,他顶住了来自经济、家人、伤病的压力,坚持攀岩,最终成为全国攀岩冠军;拳王邹市明在退役后站在人生路口时,选择深入丛林回归平静,重新思考;探险家熊队则不顾家人反对,放弃工作投身越野探险,10年间在很多无人问津的地方留下了车辙印;还有国家跳伞队现役运动员娄宇,在专业领域满载荣誉的情况下依然开拓人生新技能。

曾经极限运动饱受偏见和不解,但在节目里,娄宇说,“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才叫成长”;王清华说,“我不想重复家乡的生活方式”;张京坤说,“我的人生真谛就是坚持骑车”;熊队说,“探索未知的过程也是在给自己寻找答案”……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奔赴极限运动之旅的初衷,而这些初衷,跟大众选择人生方向的理由并无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选择了更为小众、孤独的一条路。

源自内心的共通之处让观看节目的观众获得强烈的共鸣,而挑战者们对理想的坚持、对困境的不妥协,又让广大网友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获得鼓舞和启发。不少网友都在观看节目后,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正视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是什么,自己所热爱的道路在何方,并将热爱付诸行动。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一个想要达到的自己,那是属于每个人内心的一座山,谁不想翻越那座山,实现自我价值?但从“想”变成“做”,这当中需要克服的阻碍却很多很多,有对失败的恐惧、有无限拖延的懒散、有亲朋好友的反对……不论主观、客观原因,都不能成为停在原地徘徊的借口。

“山”就在那里,岿然不动,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脚下,只有翻越内心的藩篱,才能让潜能成为破阻的燃料,翻过那座山。《力量·潜能者》中的挑战者们做到了,节目团队的工作人员们做到了,电影中的那些平凡人们做到了……在这个繁盛的大时代下,只要努力、只要行动,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激发出自己的潜能,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