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再次获得聚变能源领域世界最高奖项

贺贤土曾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相关研制工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江帆

继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获得2015年度“爱德华·泰勒奖”之后,中国科学家再次获得此项殊荣。

近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惯性聚变科学与应用大会(IFSA)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荣誉主任贺贤土获得了美国核物理学会授予的2019年度“爱德华·泰勒奖”。

这是为了表彰贺贤土领导推动中国惯性约束聚变(ICF)领域发展,以及与团队在靶物理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

贺贤土由此成为中国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

2015年9月,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前校长张杰因他及其所带领的团队在快点火激光聚变研究和在强激光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上的重要贡献,被授予2015年度“爱德华·泰勒奖”。

“爱德华·泰勒奖”是世界聚变能源领域最高奖项。该奖项由美国核物理学会设立、以“氢弹之父” 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命名,每两年颁布一次,每次授予两名杰出科学家,奖励他们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所取得的杰出贡献。  

据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官网消息,贺贤土在颁奖台上表示,这个奖是集体的荣誉,他只是所在团队集体的代表;他认为这个奖,也代表着中国的惯性约束聚变大科学工程及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 

贺贤土长期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并从事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理论物理的专业研究。

贺贤土现年82岁,出生于浙江,196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后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在邓稼先、周光召等物理学家的领导下开始科研。

在其5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贺贤土先后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相关研制工作,后又实现了中子弹科学理论的突破。近30年,他投入到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这一新的研究。

人类开发核能的途径主要有两条——重元素的裂变和轻元素的聚变。利用核裂变原理,人类已建造了几百个核电站,但对核聚变的利用却落后很多。

核聚变产生巨大的能量高于核裂变,一直以来被科学界视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困境的终极能源。核聚变所需的燃料氘、氚,在自然界中储存量巨大,海水中就能提取。

惯性约束聚变(ICF,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是目前实现可控核聚变主要技术途径之一,即利用激光的冲击波来引发核聚变反应。ICF研究除了应用于聚变能源之外,还可用于国防和基础科学研究。

据《科技日报》报道称,当前,靶物理是ICF理论研究的关键点,率先实现激光聚变点火,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追求的目标。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目前未能实现预期的聚变点火目标。

20世纪80年代末,贺贤土进入ICF研究领域,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1995年,贺贤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次年担任国家“863”计划惯性约束聚变主题首席科学家。

在中国ICF的发展过程中,贺贤土领导研究团队突破大量科学和技术难关,建成了中国独立自主的ICF研究体系,并领导团队获得了中国首次间接驱动和直接驱动出热核中子的重要进展。

同时,贺贤土提出了不同于国际上现有ICF点火途径的新型混合驱动点火模型。

贺贤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多次。

2018年9月25日,为表彰贺贤土在理论物理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发布《小行星通报》,将编号为079286的小行星正式命名“贺贤土星”。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