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下,“一带一路”成为拉动全球经济新增长点

分析师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促进技术、生产力、资本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组建新的市场,以推动经济增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辛圆

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日趋乏力,英国、德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印度等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放缓。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9月16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国是论坛”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提出构筑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如今这个网络已经开始成型。

张建平指出,在高质量的互联互通下,“一带一路”的合作有一系列发力点,其中之一就是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制性合作,建立自贸区网络,这个自贸区的网络是指由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构筑机制性合作的网络。

“有了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各国对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各方面都有具体的制度安排,这样贸易自由化程度和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合作也不断提速。”他表示。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院长助理刘倩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促进技术、生产力、资本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组建新的市场,以推动经济增长。

刘倩援引数据称,以中国和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为例,据中方统计,今年1-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同比增长11.7%,增速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居第一。东盟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表示,过去全球化主要受利益驱动,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推动,部分发展中国家因此得不到发展机会。而“一带一路”建设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了全球化走向共同和平衡发展。

他强调,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一些过去只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的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对缩小国与国之间差距无疑是有利的。

李永还说,受“一带一路”建设影响,全球化整个结构都发生了变化:驱动因素结构变了,参与结构变了,决定因素结构变了,合作结构也变了。

张建平在当天的研讨会上指出,未来“一带一路”的建设应在价值链和供应链合作上加大投入,中国不仅要和发达国家,也应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建立更加广泛、深入的价值链与供应链合作关系。此外,考虑到每个经济体都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建设上尤其存在不足,今后应针对不同的国家进行具体分析,以防范和化解风险。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