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到底该怎么建?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释放市场机制活力、倒逼政府主动创新管理、支撑省市借力开放升级的关键力量。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的批复,意味着青岛继上合示范区之后再次迎来新的国家开放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国家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释放市场机制活力、倒逼政府主动创新管理、支撑省市借力开放升级的关键力量。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的批复,意味着青岛继上合示范区之后再次迎来新的国家开放发展战略。

截至目前,国家已经批准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第五批新晋的六大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山东自贸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借鉴先进经验、自身主动作为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最大程度释放自贸区效应、最大程度实现后发赶超和优势再造,是自贸试验区时代青岛必须系统思考的问题。

提高站位:以战略思维、全局思维

深入认知自贸区的价值和意义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对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全球趋势的积极响应;是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青岛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适应改革深化开放扩大以开放促改革的必然举措。

换言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青岛对外顺应全球经贸发展趋势和内部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必然要求,是青岛塑造新一轮改革开放支点、再造青岛对外开放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从青岛发展实际看,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开放水平,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的青岛自然责无旁贷。当前,山东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十个百分点,自贸试验区的批复给山东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高质量开放的全新平台。

对山东和青岛来说,既有利于提升整个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开放水平,加快提升贸易依存度,同时,对于山东省尽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对于青岛加快建设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和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都形成了一个新的战略助力和推动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此次六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意味着沿海省份实现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全覆盖,青岛和山东如何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省域丛林的创新中走在前列,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理清关键:以科学思维、系统思维

精准识别自贸区的内涵与特征

科学精准地识别自由贸易区的内涵是青岛抓好自贸区机遇的重要前提。

所谓的自贸区包括两大类,一是自由贸易区,是据多个国家之间协议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地区)在内的经济体,一旦签订协议就是覆盖全部;另一类是自由贸易园区,是一国或地区对外经济活动中在货物监管、外汇管理、税收政策、企业设立等领域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的特定区域。

需要强调和指明的是,我们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实际上是自由贸易园区,在国际上被称作小自由贸易区。

对于作为自由贸易园区的自贸试验区来说,其具备四大特征。

一是国家主权行为:其区域性质、基本政策框架、宏观管理模式等是由国家统一立法或国家最高当局直接确立而成的,所以国家批复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应该是各地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的基本遵循。

二是海关监督的特殊“境内关外”制度: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最大特色,其追求的是“一线(自贸区与国境线)放开,二线(自贸区与非自贸区)管住”。

三是最大的贸易自由度: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相比,自由贸易试验区具备了最大的经济自由度:凡合乎国际惯例的货物进出均畅通无阻,免于海关常规监管,要实现货物进出口的相对最大自由度;投资不会因国别差异带来行业限制与经营方式限制,实现了投资的相对最大自由度;外汇自由兑换,资金出入与转换自由,实现了金融的相对最大自由度。

四是功能的最强拓展性:与开放层次最接近的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相比,在前两者仓储物流、加工制造、对外贸易、商品展示、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分销配送、检测及售后服务、产品研发和港口作业功能基础上,自由贸易试验区又新增的功能是离岸贸易、离岸金融和离岸外包,这三大功能应该是立足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具体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的重点方向和核心突破。

精确制导:以差异思维、特色定位

深入挖掘自贸区的潜力和前景

沿海省份每个自贸区必须最大限度发挥地方产业优势,突出本地特色才能形成比较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如四川凸显“科技自贸区”,侧重点在科技创新国际化和沿江开放开发;河南重点落笔交通和物流,物流是亮点;湖北突出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特色,特别突出科技金融;陕西凸显“一带一路”上的中亚及东欧经济合作及人文交流;浙江凸显港航产业特色;海南突出旅游、会展、大宗商品交易等。

与其他自贸试验区相比,山东自贸试验区提出了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和探索中日韩三国地方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特色定位,占山东总体方案近95%的青岛片区试点任务为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对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强调,十分有利于青岛发挥贸易口岸优势,以保税仓储、加工贸易、贸易中转等海关特殊监管综合优势的强化,来聚集吸引境内外知名大宗商品生产商和贸易商,以及优化国际竞争力的拆、拼箱运作环境,不断创新自身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在整个国家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贡献青岛力量、青岛经验、青岛智慧;以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和人民币计价结算等金融创新、金融开放支撑贸易和投资的扩张升级。

对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的强调,十分有利于青岛发挥好自身的海洋科技创新优势,以大力发展国际中转、海铁联运、跨境电商、港航金融等新业态来进一步做大海洋产业,以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海洋合作平台和国际航运枢纽提升港口的国际竞争力、海洋产业的创新力和整个国际贸易资源的配置力。

对探索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的强调,有利于发挥青岛面向日韩合作的地缘、人缘和业缘优势,以青岛驻日韩的工商中心为依托,充分打造青岛在日韩招商引资先行区和桥头堡的功能;以驻青的韩国领事馆和日本领事馆为依托,深度打造中日韩经贸合作的高端对话机制和重点合作平台;以中日创新园和中韩创新园为载体,加强与日韩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通信领域的产业合作,在地方经贸合作上率先探索形成与日韩在产业、科技、金融、人才、文化等方面合作的新思维、新路径、新模式。

共建共享:以平台思维、协同创新

深入推进自贸区的开放和合作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对外开放的新平台,这一新平台影响力的提升,既需要平台内部、平台之间的错位联动,也需要与原有功能区形成有效互动扩大自贸区效应。就青岛而言,这种平台思维和协同模式应该涵盖片区内、片区间、试验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三大层面。

首先,青岛片区全部分布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覆盖海洋经济发展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中心和服务中心、现代物流区、中外地方经济合作区五大功能区,所以要加强对五大功能区自身的特色定位和差异布局,坚持每一个功能区都是一个特色的功能平台,做好自身并彼此协同搞好创新就是对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大平台打造的一个最好支持。

其次,青岛片区要主动发挥好面积最大、位置最重要、试点任务最集中的责任和使命,坚守自身国际航运枢纽、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探索重点,与济南(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和烟台(中韩贸易和投资合作先行区、海洋智能制造基地、国家科技成果和国际技术转移转化示范区)形成差异定位、有机互动。

此外,在产业上,青岛要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与济南片区的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医疗康养、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和烟台片区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生产性服务业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创新。

最终使得济南、青岛、烟台三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形成有效互动,三方联动,推动整个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内部有效分工、对外协同一致的自贸实验区大平台效应。

再次,从北向南看,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整个沿海地区全部都拥有了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布局;从东向西看青岛中亚班列所经过的河南、陕西拥有了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中蒙班列沿线的河北、天津拥有了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中韩快线所经过的江苏、河南、湖北、广东、广西也都有了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这形成了山东和青岛与上述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拓展贸易、开展合作的良好基础,既相互借鉴又有机一体、相互促进。

此外,从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改革探索的内容看,存在着与青岛已有战略平台的合作基础和共同的改革探索使命,所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还要与原先已经获批的上合示范区、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青岛蓝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青岛国际院士港、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形成有效互动,进一步放大青岛片区的效应。

改革创新:以生态思维、营商思维

全面构筑自贸区的环境和优势

2018年11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并为新时代不同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提出了投资环境、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服务实体、人力资源先行先试等不同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

据此可以看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要服从整体改革的方向和定位;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设计需要以能否可复制、推广运用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重在体制机制调整、管理流程再造、模式发现和机制创新。所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自贸区建设必须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青岛片区的建设要以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为目标,着力探索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开放优势上实现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要对标先进城市营商环境标准,着力围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推进“互联网+”行政服务新模式,打造国际一流水准的营商环境。

要敢改先改,立足青岛特色打造出一批根植性强、带动力大、辐射力强的改革首创项目,如“证照分离”“照后减证”“多证合一”的商事制度改革亮点,“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次办好”“一枚印章管到底”“不见面审批”的行政效能提速亮点,“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许可办理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监管协同等监督改革亮点。

要以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诚信最优为目标,把握特点、扭住标点、突出重点、关注热点、化解焦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创造高点,强力释放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对企业引育、人才成长、城市发展、人民幸福的关键性支撑作用。

来源:凤凰网青岛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