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高调令人上瘾,作家低调才能看见大地上的暗影

新书关键词:伯格曼幼女、古诗词、冯骥才散文、纳粹猎人、古琴、外科医生……

记者 | 董子琪

编辑 | 黄月

《喧嚣》 

[挪]琳·乌尔曼 著  郭国良 叶逸祺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8月

《喧嚣》的作者是著名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与挪威女演员丽芙·乌尔曼的幺女琳·乌尔曼。她出生的背景有些复杂——伯格曼和乌尔曼年龄相差二十多岁,伯格曼风流成性,此前已经有8个孩子,乌尔曼本身已婚。琳·乌尔曼在当时被视为“私生女”,为了查明她究竟是谁的女儿,法院曾要求父亲、母亲和母亲的丈夫同时到场。在后来父母见面或通话时,他们对女儿的称呼仍然是“我们的私生女”。她的父亲母亲相恋后又分离,她也辗转于二人之间,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由母亲抚养,只有夏天来到父亲身边。在书中她以有时愉快有时哀恸的基调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过去,记录了一个急切想要长大的孩子和她的宁愿活得像孩子一样的父母。

她记得伯格曼的夏日日程。每天早上他都会到泳池里游泳,在她看来,父亲已经这么大年纪了,早就不该去游泳了,而父亲正像大甲虫一样在泳池里戏水呢。游泳完他吃早餐,接着消失在书房里,有时候他会和一位女士坐在客房里剪切电影,有时在写东西,到了下午,伯格曼会把几页黄色的笔记纸交给妻子英格丽德。父亲的性子很急,女儿不可以打扰他,但有时她也会因为一只甲虫或者黄蜂而敲他的门。那时他们住在哈马尔斯,琳·乌尔曼写道,那里的一切长期以来都没有改变,或者改变得极为缓慢、难以察觉——照片仍旧挂在远处,窗外的松树依旧形态各异,英格丽德在家里走动,抖松坐垫,拂去灰尘。那些充满细节、情绪和气味的回忆,不禁令人想起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喧嚣》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还包含了挪威作家克亚尔·艾斯凯尔森的 《一个好地方》和罗伊·雅各布森的《奇迹的孩子》等。

《诗人十四个》 

黄晓丹 著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7月

黄晓丹的《诗人十四个》围绕着春天的意象与青春的经验,用古诗词阐释了友情、孤独、情欲、死亡、别离五种生命事件。作者是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曾师从叶嘉莹,她在这本书中整合了知人论世的学术方法和现代心理学的分析语言,在继承经典笺注释义的基础上加入个人视角,将王维与李商隐、陶渊明与辛弃疾、王长英与李白的诗词对读,以十四位诗人组成了七堂诗歌课,对古典文化有兴趣的读者或可将此书作为古典诗歌入门读物。

有意思的是,虽然作者是专业的古代诗歌研究者,但此书并不是文学课堂的产物,而缘起于黄晓丹和爱好心理学的朋友们的交流。在与朋友讨论内心感受时,她常常说起古诗里的类似表达,有人建议她不妨开设课程专门阐述古诗与心理学互动的内容。至成书时,她缩减了其中心理学的成分,纯粹以文学课的形式呈现,不变的是她将诗词阅读与个人经历相结合的方式。

在书中,她自述工作后才开始喜欢读王维,因为王维成就最高的中晚期诗歌中的禅悟和理趣并不是青少年乐于欣赏的。黄晓丹在解读爱情诗词时也体现了跨学科的融汇贯通,比如在分析李白歌咏李隆基杨玉环二人爱情的《清平调》时,她引用了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性、爱和爱欲》来论证,现代浪漫爱迟至十八世纪才在欧洲贵族间产生,而此前的夫妻情谊更多是长久相待的恩情,书写夫妻之爱的作品少有对浪漫爱的强调。

《世间生活》

冯骥才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7月

这本书是作家冯骥才的散文集,辑录了他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散文,涉及的内容有感慨岁月时光,也有记录旅行印象,包含了《珍珠鸟》《灵感忽至》《往事如“烟”》等名篇,也收入了《结婚纪念日》《房子的故事》等近作。难得之处在于,冯骥才的散文体现了他生活上的雅趣,在写作之外他喜欢遛摊、寻找古玩收藏,也热爱绘画和书法,对写作和绘画时间的分配基本上是随性而至,听命于生命的需要——“在写作到最充分时,便想画画,在作画作到最满足时,便渴望写作。”

《世间生活》中也不乏对时下生活趋势的一些点评。冯骥才论及互联网生活中的高调问题,说“一个人只有高调才会叫人看见”,然而这种高调会使人上瘾,因为媒体和网络都是滚动式的、喜新厌旧的,保持高调需要不断折腾和炒作,而作家天生就是低调的,“他们生活在社会深深的褶皱里,也生活在自己的心灵与性情里,所以看得见黑暗中的光线和阳光中的阴影,以及大地深处的疼点。”这也与此前作家马原在接受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采访时提到的“作家天生就是幕后人”的见解一致。

这本散文集仍为脚印工作室策划,此前脚印工作室曾策划了冯骥才的非虚构五十年系列,包括《无路可逃》《凌汛》等作品。与《世间生活》比,那一系列更具历史感及反思的沉痛意识。

《纳粹猎人》 

[美]安德鲁·纳戈尔斯基 著  陈鑫 译
甲骨文丛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9月

此书主要追溯呈现了“纳粹猎人”为伸张迟到的正义而搜集证据、追捕纳粹的历史。在纽伦堡审判结束、冷战开始后,战胜国失去了起诉纳粹战犯的兴趣,比起思考赎罪,他们更加迫切地想要忘记刚刚过去的历史。大量低级别罪犯混入了渴望在欧洲开启新生活的人群,而自觉处境更危险的战犯则逃离了欧洲大陆。被称为“纳粹猎人”的一群人拒绝遗忘纳粹的罪行,决心找寻其踪迹。最初,他们想要复仇,尤其是那些来自集中营的,或曾经帮助过解放集中营的人,他们目睹了纳粹杀人的惨状。但不久之后,复仇就变成了一场寻求正义的不懈斗争,追捕战犯的行动最后变成了法律诉讼,因为罪大恶极的人也应当出庭接受审判。

基于档案文献和对当事人的采访,此书还原了不同“纳粹猎人”的故事——这一群人中既有官方人士,也有民间个体,甚至彼此之间还会发生矛盾,但他们所做的事情有着一致的目标,那就是让世界不要忘记纳粹的罪行,促使读者去思考战后审判的意义以及“纳粹猎人”的存在价值和他们行动的正义性等问题。

《魔术师时代:哲学的黄金十年》 

[德]沃尔夫拉姆·艾伦伯格 著  林灵娜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8月

不要被书名迷惑,这本《魔术师时代》的主题不是魔术师,而是哲学史。书中讨论了四位哲学家本雅明、卡西尔、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在1919-1929年间的生平和著作,他们四位都有哲学界的“魔术师”之称,因为其理论如同魔术一般改变了人类的认知。在1919年之后的十年间,德国政治和经济上的混乱却催生出了思想和文化的黄金时代。

在这十年间,马丁·海德格尔的事业平步青云,并邂逅了与汉娜·阿伦特的爱情;跌跌撞撞的瓦尔特·本雅明在卡普里岛迷恋上了一个来自拉脱维亚的无政府主义者,也正是这段爱恋使他自己成为了一名革命者;维特根斯坦在剑桥被誉为“哲学的上帝”,却来到了上奥地利州偏远地区担任乡村小学教师,过着完全赤贫的生活;卡西尔在迁居到汉堡中产阶级区的几年前,亲身经历了正在抬头的反犹主义。

沃尔夫拉姆·艾伦伯格在《魔术师时代》一书中重构了四位哲学家的思想历程,塑造了人物与思想之间的关联,试图向读者呈现这些哲学理论其实是个人、政治、经济与社会各要素的浓缩。艾伦伯格是一位德国作家、哲学家,曾任教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柏林艺术大学。

《古琴》

[瑞典]林西莉 著  许岚 [瑞典]熊彪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7月

这是瑞典汉学家林西莉继《汉字王国》后的又一部作品。此书曾于2009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引入中文版。1961年,林西莉来到北京大学,在溥雪斋、管平湖等大师的指导之下,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这样回忆这段经历,“我轻轻地拨动其中的一根弦,它发出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得声音。那声音清澈亮丽,但奇怪的是还有种深邃低沉之感,仿佛这乐器是铜做的而不是木制的。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正是这音色,从最柔弱细腻的泛音——如寺庙屋檐下的风铃,到浑厚颤动的低音,让我着迷。”1960年代的北京街头,她常常紧抱着那把借来的宋代古琴,在人流中穿行去上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弹奏古琴的手姿、执法、琴谱,在离开北京前她通过了古琴研究会的考试。

在这本《古琴》中,林西莉介绍了琴体、琴弦、调音、铭文、琴式等专业古琴知识,还借由古琴这一中国文人乐器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古琴富有文人精神的象征意味,伯牙子期的知音之交、嵇康之死与《广陵散》的故事代代流传。新版《古琴》还收录了管平湖、吴景略、査阜西等十位古琴名家为她录制的《流水》《梅花三弄》等20余首琴曲。

《因为性别: 改变美国女性职场环境的十个判例》

[美]吉莉恩·托马斯 著  李明倩 译 
译林出版社 2019年9月

育有幼儿的母亲遭遇招聘歧视,产假归来的新手妈妈被迫离职,男上司对女下属频频性骚扰,职场“女强人”因“不够有女人味”而升职无望……在《因为性别》一书中,十位主人公以法律为武器,勇敢地提起诉讼,甚至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终界定了《民权法案》第七章“就业机会平等”条款,使得性别可以与宗教、种族站在一起,不再成为人们就业道路上的阻碍,也从此让女性不再因结婚和抚养儿女而失业,不必忍受性骚扰和恶意的工作环境。

作者吉莉恩·托马斯是美国公民自由联盟高级专职律师,通过调查与访谈,她描绘了近五十年来反职场性别歧视的历史变迁,而这期间美国女性职场环境的改善,都应归功于《民权法案》第七章和这十个案例。

法律判例改变历史的故事并不少见,记载案例故事的著作亦层出不穷,除了这本推动性别平等的著作之外,其他一些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比如安东尼·刘易斯讲述美国公平审判制度的《穷人能否获得公正审判》以及法国前任司法部长罗贝尔·巴丹德记录法国死刑废除史的《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讲述案例故事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引导读者看到法律所影响的具体的个人,也可以借具体的处境引申出关于公平、正义以及总体法律制度的思考。

《手术剧场:十九世纪外科学图志》 

[英]理查德·巴奈特 著  郭腾杰 译
理想国/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2019年7月

《手术剧场》通过外科手术、解剖和器械的珍贵历史图像,为读者呈现了手术从流血、疼痛、死亡到止血、麻醉、消毒的漫长历史,穿插于图像之间的是八篇融合了医学与史学观点的短文。书中的某些章节尤为有趣,比如题为“美国巫术:麻醉“的一章,讲述了麻醉与催眠术兴起之间的关系。最早的时候医生甚至愿意用催眠术而并非化学物质来诱导患者陷入昏迷,早期麻醉剂确实与催眠术的兴起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在19世纪初,二者都成为了欧美两地旅游综艺秀的招牌节目,都会引发暂停知觉的状态,有些医生在园游会上看到了乙醚幻觉秀,受到启发在拔牙或者摘除小型囊肿时采用乙醚或者笑气——正如作者所说,麻醉的最终兴起融合了赚钱的动机与人道主义。

本书作者理查德·巴奈特是伦敦大学医学史博士,曾任教于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主讲疾病史、进化思想史等课程。作者选入该书的图像来自惠康博物馆,此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医学与健康博物馆之一,藏品范围从古代巫术仪式物品到现代全套手术装备。对现代读者来说,这些详细图解肢解手臂、手指和腿脚、展示唇腭裂修补术的图像可能有些恐怖冷酷,但在19世纪,这正反映了医学拓荒时代的外科医生群体的努力尝试。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