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功夫财经 层楼
无人细细算过环京到底有多少库存,或者说环京的房子,北京人口能不能消化得了?
这十年来,北方唯一能指望得上的城市群就只有京津冀。
房价上不去,对当初数以万计以环京为跳板,想有朝一日把房产换入京城的人将是件很绝望的事。
每每说起环京,大家都觉得其楼市潜力无限,毕竟除了可以背靠北京这颗大树外,还能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腾飞。
但我想说的是,环京的潜力早已被过度透支。最近又在环京转了一圈,发现环京的空置率远比预想中的还严重,看来几年前疯狂盖的楼在短期内很难消化完了。从“国八条”开始,环京就成了承接北京购房需求最好的地方。北京人口众多,在北京买不了房后,最先考虑的地方就是环京。
再加上京津冀一体化的“利好”在各大媒体和地产商不遗余力的宣传下被不断放大,环京就楼市就宛如神助,一路高歌猛进。
小镇房产,标配玉米地
环京的楼盘,环京是主要优势,而玉米地是统一的基础配套。
这些房子大多坐落在河北小镇,光鲜亮丽的售楼处和精致的样板间与全国的售楼处别无二致,只是通常这些售楼处不远就紧挨着大片玉米地,即便售楼处旁没有,放心,楼盘旁边也一定有。大片玉米地对购房者而言是隐忧,但对于开发商而言,却是低成本拿地的筹码。
环京的小镇楼盘,地价极其便宜,有了北京这个最大的营销卖点,稍微提高一点佣金,无数分销就能不间断的从国贸等地拉来一车又又一车的看房者。
而不少置业小白甚至都没来及到周边好好转转,就被精致的样板间以及售楼处摩肩接踵的人群冲昏了头脑,再加上跟北京的房价一对比,足以让无数长期惆怅于搬家的北漂们动心。
因此,这些以玉米地为标配的小镇房产在“高铁即将开通、距离天安门XX公里”的宣传下,卖得如火如荼。
单一个环京就养肥了华夏、荣盛等。
有了超低的拿地成本,和大量的购房群体,开发商们均加足马力拿地盖房。甚至一些稍微有实力的开发商不再满足于平地起高楼,而是干脆盖起一座“城”,不仅负责该片区的绿化,配套,还负责道路等设施,决策者也喜笑颜开。这种天作之合的模式下,北漂完成了买房梦、开发商也赚钱了、基础建设也更上一层楼,好像没有输家。
库存,空置率惊人
一个模式的成功,极易被复制。
前些年,只要能在环京拿到地,就能赚钱,所以无论是房企数量还是卖地收入,都在几年内迅速增长。
在调控前,环京楼市一片欣欣向荣,无论是永清、廊坊、固安、涿州、霸州还是宝坻、涞水、白沟、都有不少开发商拿地建房。
甚至靠近内蒙的张家口都聚集了无数房企。
但狂欢之下,却无人细细算过环京到底有多少库存,或者说环京的房子,北京人口能不能消化得了?前几日,易居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中国百城库存报告》数据显示:
截至6月底,受监测的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520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6.0%。百城存销比即库存去化周期为9.8个月,与5月持平。
我们再来看看环京:天津为16.5个月、燕郊31.7个月、香河31.1个月、大厂29.6个月、固安18.7个月。
环京第一梯队的北三县都超过了平均去化周期的三倍!更何谈其他伪环京的库存?
而环京特殊的限购(不少地区的限购缩小到只能是该县户口才能买房,在首付比例、银行利率上也都有不同幅度提高),去化周期可能比预计的还长。
说到这,你可别以为环京楼市除了库存外就没有问题了。还有令人震惊的空置率。
很多在环京买了房的刚需,最终因难以忍受两地奔波,只能在北京又租套房居住,一到夜晚,从环京周围的灯光就能看出问题。而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消化。
去化难
这十年来,北方唯一能指望得上的城市群就只有京津冀。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衰退,中原城市群还在成长期,整个北方几乎全仰仗于北京老大哥,只要能挨着北京的边儿,都能分得一口汤喝。
久而久之依赖北京的的习惯几乎深入骨髓,形成了惯性,因此环京城市很难沉下心打好自身的基础。但一纸限购令过后,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环京317限购开始,满足各地社保限购条件的人、给员工缴纳当地社保的企业和屈指可数,自身行政区划吸引力和产业基底的薄弱原形毕露。
很多人会说,北京不是在不断进行产业转移吗?确实,北京一直在做产业转移,但说实话,真正的辐射效应和产业转移成果还有待商榷,毕竟环京面积广袤,要想雨露均沾并不容易。北京密云、怀柔、延庆等区域,自己都无力发展远郊,更何谈辐射周边?
也别怪我在此没给大家太乐观的信息,毕竟环京的很多地区自身实力实在堪忧,没钱、没有人才也没有吸引力,给了产业能不能接得住,能不能发展好都是问题。
而产业跟不上,一切都白扯,环京库存去化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即使消耗了库存还有无数的空置率。
虽然时间能解决很多问题,京津冀也一直在进步、发展。
但短期内,限购基本上没有太大放松的可能,产业上不去,经济上不去,要想消化巨大的库存和空置率显然难度不小。
失效的跳板
库存和空置率难以解决,也意味着环京的房价上不去。而一直以来,卖掉环京的房产,入京买房,是无数北漂扎根北京的标志。如果房价上不去,对当初数以万计以环京为跳板,想有朝一日把房产换入京城的人将是件很绝望的事。入京购房,除购房资格外,资金是最大的一道坎。但通过前面的两点不难发现,环京房价由于被提前透支得太多,在无人入场的情况下很难被消化,想把自己的房子卖个好价钱并不容易:
自环京区域普遍限购以来,环京各区域的市场状况就在不断恶化,6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迎来年内首降,环比下降0.1%;
《中国百城房价数据》显示:燕郊、香河、大厂、固安四地新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1%、0和8%,其中香河和固安环比下降7%和9%。
一面是是环京的房子卖不上价,而另一边则是高额的北京首付,购房成本的增加。原来卖掉环京的房产到北京还能算首套贷款,但现在只要有过贷款记录,在北京购房就只能算二套。而二套购房,60%的首付和上浮的利率对于这些异地置换者而言,并不轻松。所以说,虽然市场调控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环京各区域夯实基础、发展产业、兑现价值的过程。但环京房产变现难度增大,特别是很多在高位购置环京,甚至是伪环京的人,进京买房的路可能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