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旷视赴港IPO,真正AI第一股或诞生中国

布局百亿物联网设备,明星创投重砸AIoT,8年融资百亿

很少在周末披露上市资料的港交所,北京时间8月25日(周日)晚,公布了旷视科技(MEGVII,以下简称“旷视”)IPO的信息。这家总部位于北京海淀、由三位清华学子于8年前创办的世界级人工智能公司,一旦顺利上市,将有望成为在香港和全球首家上市的真正人工智能企业。这意味着,业界真正AI第一股或将诞生在中国。

一问:如何跑赢AIoT下半场

作为招股书概要的第一句话,旷视如此描述自己:我们的使命是用人工智能造褔人类。

如果说,人类研究最有意义的两件事,是探索宇宙和人工智能;那么,前者就像人类向外的“仰望星空”,后者则是人类对内的“脚踏实地”。但是,面对百亿物联网设备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旷视能否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并构建连接甚至赋能这一庞大的物联网生态系统呢?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18年收入计算,旷视是中国最大的云端人脸识别身份验证解决方案提供商,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

但旷视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今年1月16日,在旷视召开的机器人战略发布会上,一向强调“技术信仰”与“价值务实”复合平衡的旷视CEO印奇宣布,企业Logo从“Face++旷视”变更为“MEGVII旷视”,以顺应旷视在技术和价值两大方向上的升级:一方面,在技术进步上,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的公司之一,旷视将从人脸识别平台Face++升级为系统化AI算法引擎Brain++;另一方面,在场景价值上,旷视将从城市管理、物流、零售、地产、手机、金融等零散的垂直场景整合为三大IoT(物联网)场景业务群——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

简言之,旷视的核心战略是“1+3”。“1”,即自研的Brain++深度学习框架,其技术意义可以和谷歌的TensorFlow、脸书的PyTorch相提并论。“3”,即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三大IoT场景业务群。据了解,目前这三大平台均已开始产生正向现金流,并且营收增长较快。可以看出,旷视的决心,是从一家人脸识别技术提供商,升级成为立足于“物联网时代操作系统”的一家“智能物联(AIoT)专家”。

在年初的这场发布会上,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还推出了全新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河图(Hetu)。唐文斌说:“未来5年,旷视科技想要连接更多的设备,赋能更多设备。旷视科技想要在5年内连接超过上亿个机器人,创造更多价值。”

从AI到AIoT,旷视的业务范围要比人脸识别广泛得多。以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为支撑,旷视希望以尖端的计算机视觉算法赋能物联网设备,加速实现人工智能在三大场景的落地,率先连接更多的设备、传感器、机器人,通过全栈式、端到端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真正帮助金融科技、交通、物流等各行各业的客户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行业痛点。能否跑赢AIoT下半场,这很可能就是考验旷视未来十年商业竞争的重要基石。

二问:8年融资百亿,为何账上巨亏?

成立至今不到8年的旷视,其融资能力之强,可谓招股书上一大亮点。

根据招股书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旷视已经完成了4轮9次的融资,总计融资金额达到13.49亿美元,人民币近100亿元。

而更重要的两组《财务业绩概要》数据显示,旷视收入增长同时亏损也同样严重。

一方面,旷视2016年至2018年收入分别为6700万元、3.132亿元、14.26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58.8%。截至2018年6月30日和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半年内,收入分别为3.05亿元和9.49亿元,同比增加211.1%。

另一方面,巨亏也在同时发生,2016年、2017年及2018年,旷视分别亏损3.428亿元、7.59亿元及33.51亿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及2019年6月30日止的半年内,亏损分别为7.29亿元及52亿元,同比增加613.3%。

但仔细来看,巨额亏损52亿是由于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及持续的研发投资所致,只是财务准则带来的报表损益,是非现金科目的调整,并不是真实的业务情况,不直接反映公司经营。

类似情形,此前小米和美团在上市时也曾出现。

按照招股书所披露的,旷视目前员工总数 2349 人,其中研发人员共计 1432 人,占比高达 61%。而在研发开支方面,旷视从自 2016 年的人民币 7820 万元增加至 2017 年的人民币 2.05 亿元,并在 2018 年进一步增加至人民币 6.13 亿元,分别占 2016 年、2017 年及 2018 年总收入的 115 .3%、65 .6% 及 43 .0%。旷视研发开支由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 2.35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旷视2018年的经调整净利润为3220万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盈利为3267.7万元,实现了运营利润为正。对于全行业,这个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问:招股书划出的重点还有哪些?

旷视此次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成为了包括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等在内的CV(计算机视觉)“四小龙”中首家进行IPO的AI公司。纵观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创业者,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科学家人才转型企业家特别多。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出,旷视是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企业之一。仅2017年以来,旷视就已在多项国际人工智能顶级竞赛中累计揽获22个项目的世界冠军,在多个计算机视觉项目中表现突出。2017年和2019年,旷视两度跻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之列。

这与旷视的三位创始人团队关系巨大。旷视于 2011 年由印奇、唐文斌和杨沐三位创立。他们均毕业于由图灵奖迄今唯一一位华人得主兼中国计算机科学家和理论家姚期智院士创立的清华大学实验班“姚班”。三位分别出任CEO、CTO和SVP,构成了旷视稳定的“金三角”,合计持有 16.83% 的股份。

在深度学习领域,旷视拥有一支世界级专家领导的强大研发团队。首席科学家孙剑博士,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研究院前首席研究员,于2010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35岁以下科技创新人”之一。他被认为是该领域最权威的科学家之一。

招股书显示,旷视和多个行业的领军企业均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包括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联想、中国移动和凯德置地。其中,蚂蚁金服的API基金和淘宝中国二者合计持有旷视科技股权比例接近30%,但由于旷视科技同股不同权设计,旷视三位创始人所持的每股均为拥有10倍投票权的普通股,因此即使阿里系拥有接近30%股权,旷视的控股权依然掌握在公司创始人和私人投资者手里。公司的大部分客户是企业客户,不是政府客户,收入主要来自对企业用户的销售。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一旦上市顺利,站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的新旷视,将不可小觑。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