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手游那点事
“大家好,我是渣渣辉”,这句曾经风靡各大社交平台的话语,至今都让很多人印象深刻,而近日,“渣渣辉”这三个字再次走进了大众视线,这一次的起因则是因为张家辉注册‘渣渣辉’商标这一新闻。
有网友爆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查询发现,今年5月份香港著名影星张家辉已经申请了45项“渣渣辉”的商标。这一消息一时间被广泛传播,而且还登上了微博热搜,截至23日17点,#张家辉申请渣渣辉“商标”#这一话题已经有4.3万讨论,3.7亿阅读量。对此,网友们有调侃有玩梗,更多的是称赞张家辉“很有知识产权意识了!”
“渣渣辉”这个梗的大火,源自于张家辉对《贪玩蓝月》的代言。2018年,主打兄弟热血的传奇类手游《贪玩蓝月》邀请张家辉、古天乐、陈小春等人进行代言。
导演原本计划好的台词是“大家好,我是张家辉”,但由于普通话说得不太标准,张家辉一出口就变成了“大扎好,我系渣渣辉”。而贪玩游戏对这一则广告的投放加上张家辉魔性的普通话极具洗脑功能,“渣渣辉”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成为了广为人知的一个梗。
但“渣渣辉”的大火也给张家辉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去年一款名为《我是渣渣辉》的游戏在Win10商店出现,游戏不仅使用了张家辉的形象,还用他之前代言的广告词进行宣传。张家辉在之后发出严正声明,表示自己的形象被盗用,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贪玩游戏也对《我是渣渣辉》这款游戏发起了侵权诉讼。
在经历一系列的风波后,张家辉在今年5月30日共申请了45项“渣渣辉”的全品类商标,对此有记者向张家辉的经纪人求证这一举动是否为保护自己,经纪人回应说:“是的,是防止被人乱用。”
张家辉这一举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在“渣渣辉”商标还未确认成功申请之前,笔者也对这一商标背后的情况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渣渣辉”的商标注册存在多方竞争,贪玩早在2018年1月就曾进行过申请
对于“渣渣辉”这个商标,广告主贪玩游戏早已有一手准备,在国家知识产权网上,手游那点事查询到,江西贪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早在今年2月成功注册数个品类的“渣渣灰”商标。
而贪玩游戏注册的为什么是“渣渣灰”而不是“渣渣辉”呢,在后续的查询中笔者发现,原来2018年贪玩游戏就已经申请过“渣渣辉”这一商标,但却被审核系统驳回,理由是“渣”字易产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同时,除了张家辉和贪玩之外,还有不少人也在抢占这一商标。国家知识产权网上显示,“渣渣辉”这一商标也有一些其他公司和个人先于张家辉申请,如义乌市振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杭州吉卜力贸易有限公司等。此外,也有近似于“渣渣辉”的“渣渣包”、“渣渣虎”“渣渣果”等商标的申请,这些申请来自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包括饮食、服饰等与游戏大相庭径的行业。
而针对“渣渣辉”这个商标在申请注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纠纷和争议,要成功拿到这一商标并不容易。
二、那么“渣渣辉”到底是属于张家辉,还是属于厂商贪玩游戏?
在争夺“渣渣辉”这个商标的过程中,除了注册难度大之外,关于这一商标的归属问题,其实也是值得考量的一个问题。
因为在上文也曾提及过,“渣渣辉”的来源,除了张家辉的表演之外,还有贪玩游戏对张家辉的选择这一因素。同时,“渣渣辉”之所以得到广泛传播,是基于游戏厂商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该广告推广和输出。贪玩游戏花重金邀请张家辉,再在广告投放、KOL推广方面投入巨额推广费用,才造就了这么一个热词,贪玩游戏申请商标也是保护自己的利益。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律师在虎嗅上发表文章表示,于张家辉立场而言,首先贪玩公司注册“渣渣辉”和“渣渣灰”是其姓名谐音,故此商标未经张家辉本人许可注册,容易使相关公众以为标有“渣渣灰”和“渣渣辉”的产品和服务与张家辉具有某种关联而导致误购,产生不良影响,这些商标侵犯了张家辉姓名权的商品化权。
于贪玩公司的立场而言,“渣渣辉”这一名字是由游戏衍生的,是《贪玩蓝月》游戏的一部分,所以《贪玩蓝月》游戏运营商的江西贪玩应当享有这一名称的商品化权。
而张家辉也多次在公众平台声称拒绝“渣渣辉”这个称呼,如他曾在接受陈鲁豫采访时说过不希望大家继续用这个名字称呼他。根据《商标法》,要主张某个名字侵犯作为昵称的姓名权,前提是自己对这个昵称接受并且有主动或者被动的使用,如果不能接受的,则不能认定为使用过这个名字,就不侵犯姓名权了。
商标纠纷问题在游戏业内并不罕见,但“渣渣辉”这一个人与游戏厂商之间的商标纠纷值得引起深思,因为游戏代言人这一宣传手段仍具有分量十足的影响力,在拉动流量方面仍是许多厂商的优质选择。
这次的商标事件也告诉我们,在遇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时候,无论是厂商还是个人,都应该用法律的视角去判断事件,立足于法律才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