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马逊火灾到亚马逊云服务故障:人类的脆弱与虚荣

真正的“生态”思维,首先是正视自己的渺小和软弱,这并不是说我们将毫无作为,相反,只有在充分意识到个人的渺小和生态问题的严峻之后,人类才可能团结起来,建立起能够适应生态变化的社会秩序。

当地时间2019年8月20日,巴西Iranduba,亚马逊丛林发生火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作者胡翌霖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著有《过时的智慧》。

亚马逊雨林的大火已经持续燃烧三周,巴西政府称无法控制,对于起火的原因,现在也不明朗,至于大火何时熄灭,估计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了,人类表示无能为力。

这场大火在这两天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有许多危言耸听的言论。但许多人也是第一次了解到亚马逊雨林的重要性——所谓地球之肺,它每天的氧气“产量”占到全球的20%。

当然,这确是是危言耸听了。虽然从氧气产量来说,这个数据没啥大错,但并不是说我们呼吸的每一口氧气中有五分之一来自亚马逊,因为在整个雨林的生态系统中,被生产出来的氧气立刻又被吸收掉了。亚马逊雨林是氧气的生产大户也是消耗大户,总的来看恰好抵消,对全球的贡献微不足道。我们赖以呼吸的氧气,其实主要来自海洋。

另外,森林大火也未必可怕,因为森林火灾经常都会发生,有些是人为的,有些是自然的,许多火灾本身是生态系统更新循环的一部分,并不需要大惊小怪。

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往往都是极端化的,要么危言耸听,要么就是矫枉过正,认为火灾纯属正常,我们大可以高枕无忧。但这种态度也是成问题的,因为这次大火的确有值得担忧之处。

首先当然是因为这次大火的规模特别大。我们知道,小型的森林火灾不会造成全球性的灾难,但一旦规模太大,势必也会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异常。最关键的是,究竟怎样的程度是“正常”的火灾,到怎样的程度是灾难性的,其中的界线在哪里,我们也并不清楚。

其次,尽管亚马逊雨林产生的氧气大多都内部循环了,但大火正意味着循环的破坏。我们知道亚马逊雨林的碳储量占到全球10%,一旦它不再循环,而是把碳储量变成二氧化碳向全球释放,那么确实可能引发不可逆转的灾难。而且,现有的循环一旦被打破,很可能滑入新的恶性循环。例如全球变暖会加速雨林死亡(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度就可能导致四分之三的亚马逊雨林死亡),而雨林死亡又反过来加剧全球变暖。

再次,这场大火很可能是人为的。要么是有人故意纵火,要么也是与近两年不断加速的森林砍伐有关。这证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方面的无能。尽管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生态系统的脆弱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人们从来无法团结起来。这次火灾至少让我们发现:如果真的有人为了利益或单纯报复心态在亚马逊雨林纵火,我们也只能眼睁睁地“欣赏”大火蔓延,毫无办法,甚至都难以追查原因。

最后,这场大火就像是发烧和咳嗽,是“疾病”的外在表现,但在病征爆发之前,病灶往往早已深重了。那么,地球之肺的这场疾病究竟只是一次可以自愈的感冒,还是需要外在干涉才可能恢复的严重肺炎,还是无药可救只能慢慢恶化的肺癌呢?我们并不清楚。高明的医生总是说要“治未病”,我们都知道预防比治疗重要,但是人类总是要等到生态系统病根深重以至于外在表现极为显著时,才有可能做出反应。

好比当年的伦敦大雾霾,恶劣的空气持续了一百多年,但一直到1952那场导致上万人死亡、十万人疾病的爆发性的灾难之后,英国人才能团结一致治理污染。即便如此,还有许多人在灾后宣称大量死亡是缘于流感疫情。时至今日,人类似乎也还是老样子,面临气候变暖和生态破坏的种种表现,人们依旧莫衷一是,谁能指望人类能够“治未病”呢,相反,在爆发巨大的全球性灾难之后,人们能稍微达成一致进行补救,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就在我构思这篇文章时,我的个人网站挂了,手忙脚乱处理无果后发现,原来是亚马逊云服务器出了故障,非但我这个小网站遭了秧,很多大型站点都出了故障,许多网络游戏中断了,一些交易所都出了bug。

“亚马逊”这家以雨林为名的公司不单是全球最大的网上商店,也提供着全球最受欢迎的云服务器,许多大大小小的网站和网络服务都依托于亚马逊。

当亚马逊云服务故障时,我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只能静静等待亚马逊自己恢复正常。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像极了我们面对亚马逊雨林火灾的感觉。

此亚马逊和彼亚马逊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某一生态系统的基础环节。亚马逊雨林的安危关系着全球生态网络的稳定,而亚马逊云服务的运转则关系到全球互联网络的稳定。

一个生态系统越是复杂,理论上讲,它的稳定性就越高。然而所谓的稳定是相对的,在复杂的生态网络中,生物链越顶层的物种,对于现有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就越是强,一旦整个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剧变,顶层的物种遭受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地球自然史中的每一轮物种大灭绝,首先灭绝的总是生物链顶端的物种。

网络空间的生态结构也是类似,我的个人网站没什么复杂的功能,访问的人数也不多,很可能都没什么网友发现它出了故障。但是越是大型的网站,面临故障后的破坏性也就越大。一个大型互动游戏,或一个大型交易所,每分钟每秒钟都在处理大量的数据,对于我来说微不足道的故障,对大型网站来说就很可能是焦头烂额的大事。

我并不是第一个把互联网经济和生态环境作类比的人,相反,“生态”一词已经有些被人用烂了。许多创业者都在强调自己的生态意识。但与生态相联系,经常是“平衡”、“循环”、“稳定”之类,但很少有人强调生态系统的另一面相:“脆弱”与“无能为力”。

渺小的个体在生态系统面前是极其脆弱的,越是强大就越是脆弱,就越是身不由己。雨林的破坏并不会威胁蟑螂的地位,却一定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在“人类世”,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也成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之一,这一方面彰显了人类的强大,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类的脆弱。蟑螂的生存并不依赖亚马逊雨林,也与亚马逊云无关。但人类的生存却需要依赖越来越多的东西。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新技术,都成了人类新的依赖品,一旦它们出了问题,我们几乎无能为力。

我们总是太过轻视“生态”的严酷性,一个个创业者都认为自己可以创造出“生态”,最狂妄的设想就是外星殖民的设想——人们相信我们可以找一个类似地球的行星,在那里凭空创造出一个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供人类生存。但是,在最类似地球的地球本球上,我们都无法控制这个已经完善了的生态系统,我们连一片亚马逊雨林都治理不明白,怎么能指望自己有能力凭空创造一个生态系统呢?

在我看来,真正的“生态”思维,首先是正视自己的渺小和软弱,这并不是说我们将毫无作为,相反,只有在充分意识到个人的渺小和生态问题的严峻之后,人类才可能团结起来,建立起能够适应生态变化的社会秩序。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zhoujing@jiemian.com)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