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界面重庆 曹钰 王苏婵
20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地产商、建筑师、设计精英,汇聚在重庆大剧院。一场设计产业的思想嘉年华上演了。
8月13日,第五届金瓦奖环球设计思想节在重庆盛大举行。大咖们以“设计赋能”为号,“设计定见未来”为题,共同为设计驱动产业升级、设计驱动创新、设计赋能美好生活给出新方向、新提案、新路径、新答案。

6位设计大腕齐聚山城
金瓦奖经过四年发展,已成功举办五次1000人的设计思想学术论坛,对500余位全国设计精英及其优秀作品进行表彰。
作为金瓦奖的系列活动之一,本届金瓦奖环球设计思想节邀请到了普利兹克奖首位华人评委张永和、全球著名奢侈文化大师Paolo Giachi、全球自然系建筑师平田晃久、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设计师邱德光、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张智强、CCD设计机构合伙人胡伟坚等重磅嘉宾。
据金瓦奖总执行长、《WATCH旁观者》设计评论杂志出品人朱柏霖介绍,这6位设计大腕齐聚山城,在金瓦奖历史上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堪称史上规格最高,阵容豪华十分“令人兴奋”。
戴安娜王妃最爱的奢侈鞋履品牌Jimmy Choo店面的全球总设计师Paolo Giachi发表演讲时建议,重庆并不需要依靠改变城市形象,来吸引奢侈品的入驻,而要致力于挖掘巴渝文化的深厚内涵,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对于重庆目前小户型公寓产品多为5.1米层高的LOFT,香港著名设计师张智强认为,提高小户型的空间利用率,室内设计和家装产品密不可分,除了室内装修的拓展改造,还需要花心思进行家具产品的收纳设计,打造人性化的储物空间。
在设计思想节上,建筑学家、京都大学教授平田晃之谈到,在21世纪,建筑应该朝着三维空间发展,重庆作为颇具个性的三维立体城市,可以探索建筑和生活之间更好的连接方式。建筑需要融入自然,可以成为人与自然相处的最好“媒介”。
设计体现城市硬实力
本届金瓦奖环球设计思想节的成功举办,不仅是设计产业的思想嘉年华,也为实现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的产业跨越提供了新赛道。
“金瓦奖的规模在不断迭代,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提高。当下我们也正迎来全民消费设计美学的黄金时代。”朱柏霖表示,“设计是一座城市硬实力的体现。”他举例说,“因为空间具有了设计感,才吸引人来‘打卡’,才具备了传递这座城市魅力和内涵的条件,这是一套底层逻辑。”
在重庆突然间成为网红城市之后,如何留住游客拉动更多消费,让大家为“颜值”买单,这是留给具有设计感的店面、有设计想象的文创产业发挥的空间。朱柏霖认为,“创业简单,创新很难,而设计是最容易出创新的板块,深圳10%的产值是来自于以设计为主导的文创产业,在这方面,重庆还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朱柏霖表示,在设计基因上,重庆具备良好的基础,有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等高校提供人才储备,“重庆理应去抢占西部的设计之都,美学高地。”然而在设计理念的传承上,重庆还需要大师作品和思想启迪,因此,金瓦奖的设立一方面力图成为一张重庆文化名片,另一方面也为设计人才提供一个思想碰撞和培育的平台。
房屋设计新趋势:回归内心,关注自我
如今,人们愿意为“颜值”买单的趋势还体现在置办房产上,据朱柏霖介绍,业主单纯冲开发商品牌买房的时代已经过去,关注产品本身品质是新趋势,其中是否为设计师作品被纳入考量标准之内。
朱柏霖表示,目前重庆的开发商已经开始注重设计板块,例如金科、龙湖的产品。“注重设计并不意味着单纯强调高大上,设计本身还是为人而服务的,不能让‘人’产生处在那个环境里是多余的。”朱柏霖说。
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建筑设计的根本,生活空间的美感如何融入“人性化”。近年来,金瓦奖以“设计的温度”为核心价值观,通过设计去关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什么是“有温度的设计”?朱柏霖总结出三个变化,“如今富人选择买大平层取代别墅,把几层楼的生活空间压缩在一个平面,免去三代同堂上下楼的不便利性的同时加强了家人之间的联系,是不再单纯追求气派奢华住所,更关注情感连接的象征。”
其次,以往客厅是装修耗资最多的空间,但现在“轻客厅重厨房”正在成为趋势,“人们宴请宾客的频率在下降,开始更关注自我,比如给家人和自己做顿好吃的。”
第三,人们对房屋的需求从安放肉体向安放灵魂转变。无论房屋面积多大,都会给自己留出一个“安放灵魂”的空间,可能是书房、茶室、音乐房、游戏间等形式。
设计思想节当天,组委会还发布了金瓦奖2019年新变化:在原有的室内设计奖基础上,增设建筑作品奖、环境景观奖,继续做大做强独具特色的“生活家”评委阵容和国际大师评委阵容,适时举办金瓦奖设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