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创资讯 小丸
今年夏天,你有没有被“史上最丑”的哪吒给帅到呢?
没有人能逃得过“真香定律”。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爆了整个炎夏,《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无疑是这个暑期最火的电影。
炫酷的特效场景,炸裂的打斗场面,颠覆以往的人物性格,有趣感人的故事情节……再次点燃了许多观众的国漫热情,不少人都直呼要二刷三刷。
《哪吒》从上映到现在已经有两周的时间了,而网上的关注度却依然很高。作为每天的票房冠军,该片在豆瓣上已有60多万的评论,并且仍旧保持着8.6的高分。
截至目前,更是凭借超过30亿的票房收入,跻身中国影史票房总榜Top8。如果真的如业内人士预测的一样票房能超过47亿,那么《哪吒》将再次创造国漫电影的商业奇迹。
(图片数据来自猫眼票房榜)
不得不说,能在众多国产动漫电影中脱颖而出,《哪吒》确实有其过人之处。除了不断接近国际水准的动画制作能力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哪吒”这一原有IP的基础上,所做的大胆创新。
与前几个版本“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哪吒不同,该片以当代社会更加容易接受的价值观为切入点,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温暖感人的内容,将对社会现实的一些思考融入其中,虽然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哪吒故事的固有印象,却依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情感共鸣。
该片最大的主题是打破成见。
魔丸和灵珠的设定仿佛是对人之初性本恶论和性本善论的一次探讨。正如人性的复杂,混元珠原本是善恶杂糅的集合体,却被元始天尊硬生生炼化成魔丸与灵珠,将恶与善分别贴上了大大的标签。于是人们对魔丸转世的哪吒有了莫名的恐惧和厌恶,龙族对灵珠转世的敖丙却又不自觉地给予了更高的期待与责任。这对于哪吒和敖丙来说都不公平。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这一句影片中的经典台词,让多少人感受到了现实社会中对各种身份标签与世俗成见的无奈。而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又点燃了多少人内心的不屈。
《哪吒》之所以被观众接受并认可,正是由于它以现代思维好好说了一个故事。
与之前同样很火的《大圣归来》和《白蛇:缘起》等动漫电影相比,《哪吒》目前获得的成绩可以说是又将国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国漫崛起”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从一度说到动漫就想到日本、美国,到现在我国动漫行业的优秀作品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确实是走过了一段漫长而艰难的岁月。可是无论是动漫电影还是动漫番剧,我们也确实看到动漫行业正在逐渐跳出低龄化的局限而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2015年7月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豆瓣评分人数超过48万,评分8.3,好于81%动画片,好于90%奇幻片。
2019年1月上映的《白蛇:缘起》,获得了超37万人评分,得分7.9,好于65%动画片,好于83%爱情片。
除此之外,《秦时明月》《妖狐小红娘》《画江湖之不良人》《全职高手》等等动漫番剧也都积聚了很高的人气,广受好评。
但是,抛开情怀滤镜和民族自豪感,且不说与国外动漫行业之间仍然存在的差距,我们现在的动漫水平真的有回归到曾经到达过的高度吗?
同样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国漫崛起更侧重的究竟是商业上的繁荣还是艺术上的复兴?
说到国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闹天宫》作为经典,因当初独特的国有情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其后同一批次制作的《哪吒闹海》《九色鹿》《三个和尚》等传统动画影片,与国外优秀的动漫作品一起永远计入史册。
而观察新时代的国漫境况,多数都因为立意不高、情节单薄等原因遭受观众诟病。其结果就是造成只要出现一部能好好说故事的影片,让人眼前一亮,便会受到追捧的局面。
我们不能说《哪吒之魔童降临》的成功是偶然的,但是国漫的现状也确实反过来推动《哪吒》走向高潮。曾经,大量资本的涌入催生出巨大的泡沫,动漫企业也良莠不齐,在没有形成完善产业链的情况下,无法达到资本快速回笼的要求,就造成了行业发展的间歇性爆发和长期性疲软。
就像2016年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说的那样,国漫真正的比赛,需要“每年需要5部到10部的‘大圣’或‘大鱼’,占全年票房15%左右,才能形成所谓的产业链。”到那时,国漫的发展才算走上一个正规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