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代驾的势能

滴滴代驾背靠的是国内交通出行市场老大滴滴快的,有可能会对代驾市场的竞争对手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7月28日,滴滴代驾宣布正式上线。作为滴滴快的旗下第一款专注为有车一族提供服务的产品,滴滴代驾能快速取得像滴滴专车等兄弟产品一样的成绩吗?

与以往历代产品不同的是,滴滴代驾进入的代驾市场已有e代驾这样的重要玩家。公开资料显示,5月初完成1亿美元融资的e代驾上已有15万名代驾司机,业务渗透到全国200多个城市,日订单峰值突破20万单。回顾滴滴快的一路壮大的历程,从出租车、专车、快车到顺风车的四大业务,刚推出时市场还处于蛮荒时代,滴滴快的一边教育市场,一边收割用户,而滴滴代驾甫一问世就面临强敌。

笔者认为,滴滴快的入局代驾市场具备势能优势,与主攻本地分类信息的58同城不同,曾经企图在代驾市场打出一片天地的58同城最终以入股e代驾宣告所有努力失败,而滴滴代驾背靠的是国内交通出行市场老大滴滴快的,其对竞争对手有可能形成碾压优势。

高频带低频,滴滴代驾的降维打击

上月底,滴滴快的掌门人程维在致股东信中披露,滴滴快的旗下专车业务和出租车业务日均订单量都已达到300万单,分别占专车和出租车电召市场份额的80%和99%,全平台日峰值订单量一度接近1000万单。

TalkingData上月发布的报告也显示,5月份国内安卓系统出行O2O移动应用市场覆盖率统计中,滴滴快的旗下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牢牢占据前两位。滴滴打车还是仅次于支付宝和美团的第三大O2O移动应用。

从出租车到专车,滴滴快的牢牢把住了交通出行市场最高频的两大入口,并从中孵化出滴滴快车和滴滴顺风车两大业务。

与上述四大业务相比,代驾属于明显的低频业务,滴滴快的同时在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客户端上线滴滴代驾业务,是想用高频带低频。这套打法后来者无法模仿,代驾市场的领头羊e代驾也只能“心向往之”。

高频带低频最大的好处有两个,其一是用户教育成本低,滴滴快的覆盖的2亿用户中有相当部分是有车一族,在频繁的操作中会有意无意接触到滴滴代驾,有相关需求时自然而然也能第一时间想起这个产品;其二是业务推广成本低,普通用户不用再费劲下载单独的APP,在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上就能够直接约代驾,这在APP数量激增,下载成本攀升的当下就是绝对竞争力。

因此,从产品角度看,滴滴代驾对同行已构成降维打击,但好在代驾这块蛋糕还在不断做大,市场上的玩家还有得分,在格局未定之前,大家还能一战,但到了终盘,其他玩家还是要面对滴滴代驾的碾压式进攻,能不能抵挡住还很难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滴滴代驾的阻击战

与其他行业一样,代驾市场最终的还是会回归规模效应,一到两个大玩家将分走绝大部分蛋糕。新玩家滴滴代驾现身时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进攻,这个新产品甫一问世就开始筹划一场阻击战。

为什么说滴滴代驾在打阻击战?道理很简单,滴滴代驾一出来就建立了超高的竞争壁垒,这让后来者无法跟上,也让e代驾等老玩家面临被边缘化的窘境。

前文提到的平台优势当然是很重要的竞争壁垒,但滴滴代驾显然没想坐吃老本,一上线就搬出百万注册司机,这相当于目前市场领头羊e代驾的7倍体量。更恐怖的是,这“百万雄兵”还只是一个多月拓展的成果,假以时日,全中国的代驾司机齐聚滴滴代驾也不为奇。

滴滴快的能在专车市场称雄,远超同行的专车数量是保证用户体验的关键。滴滴代驾有望复制这套打法,将代驾订单响应时间进一步缩短,其带来的用户体验的质变有望让代驾加速普及到大众市场。

滴滴代驾不仅想提升用户体验,还想通过努力改善代驾司机的工作环境,其在司机端推出的“结伴返程”功能可以帮助深夜回家的代驾司机节省车费。再加上“夜行巴士”服务,代驾司机夜间回家不方便的局面正在被慢慢改变。不要小看这些细节,代驾司机的归属感就是从这些点点滴滴中来。

滴滴代驾打响阻击战的最后一块拼图,也是滴滴快的最擅长的杀招,是首单免费和简单直接的定价策略。当滴滴快的在发布会上宣布滴滴代驾首单免费时,朋友圈里一片惊叹。滴滴快车此前利用“每周一免费坐两次”这个大招快速做到峰值日订单385万,滴滴代驾的首单免费也有望催熟代驾市场。有时候不得不承认,简单直接最管用,首单免费也必然会刺激很多人开始尝试使用代驾服务,为整个市场增加活跃用户。

滴滴代驾采用“起步价+公里费”的计费方式,不同时段的起步价均包含10公里,超出10公里后收取固定里程费。以北京地区为例,早上6点至晚上22点的起步价为36元,里程费为20元。这个定价策略相对竞争对手按里程累计计费要简单很多,在上述环境下其实只有两个价格,十公里内36元,超过十公里56元,用户在使用代驾服务之前对费用就有清晰认知,滴滴代驾的价格优势在这里也凸显出来。

在发布会上,滴滴代驾宣布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成为行业第一,这个目标看似很狂妄,但完成起来难度不会太大,中国的代驾市场远未成熟,今年的市场规模预计才26.9亿元,人口规模远不及中国的韩国代驾市场规模已高达250亿元。在代驾市场规模追赶韩国的过程中,拥有势能优势的滴滴代驾有望完成其目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