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超前点播爆发争议,谁才是“赢家”?

“付费其实是爆款才享有的红利。”虽然残酷,但也是现实。

《陈情令》剧照

作者 | 薄荷 谷雨

在即将大结局的节点上,《陈情令》的话题被提前引爆,这次无关剧情,事关粉丝的真心和白银。

“充了VIP还要花钱看提前点播,吃相太难看了吧?”

但是即便骂着,还是有相当大量级的粉丝选择“妥协”。截止8月8日中午12点,选择以付费点播形式提前解锁《陈情令》大结局的观众已经超过250万,而这个数字是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产生的。

这些二次付费的观众被腾讯视频亲切地称为“小伙伴”,也顺势暴露了腾讯视频此番操作的收益:或超7500万。目前,《陈情令》的超前点播页面上已不再显示具体的解锁人数。

8月7日,超前点播模式开启的首日,就有媒体分析这轮付费潮不会是终点,在剧集更新日尚有超200万的用户选择付费,那么在没有剧集更新的第二天,这个数字或将被刷新至另一轮高度,毕竟用户黏性已经非常牢固,有抵制的,就一定有不甘心但“我还能怎么办,当然选择解锁你了”的用户。

被戏称为“爆爆令”的这部双男主剧集,从开播到起势的过程几乎是迅雷不及掩耳,虽然爆的节点和原因都有迹可循,但是指向的原因是一致的:剧集属性和剧集质量相互加成,使得《陈情令》从“真香”走到“口碑”。

而这个过程可以被视为是“超前点播事件”的发生背景,直到此番操作爆发引起的种种争议,其实都为《陈情令》盖了一个章,它不再是一部简单的双男主剧,它见证了粉丝力量的聚拢和裂变,尽管其是否大爆和出圈程度还有待商榷,但是引起的一系列效果被称为“核爆”并不为过。

腾讯视频能以“陈总”洞察人心

前提是剧集属性突出

《陈情令》起势后,不可避免地被用来和去年的黑马爆款剧《镇魂》做对比。

从题材和制作上来看,两部剧有相似之处,演员方面则是《镇魂》更加纯熟。不过在热度上,两部剧捧出来的演员都非常带流量,个人价值和演艺价值更是上升极快,再加上《陈情令》中的两位主演有“偶像基础”,圈粉能力甚至更胜一筹,不过也相应的让外界对他们后续演艺事业发展的期待有所保留。

好在肖战和王一博均有几部待播剧,热度稳固不是问题,就看演员本身能否继续提升,稳住大爆发之后的事业轨迹。

不过,这一切在超前点播事件出现后都有了新的注解。

众所周知,粉丝经济的一大特征是“付费”。无论是应援、打榜、做数据、买杂志、冲销量,还是事业粉、数据粉、氪金粉,总归出钱和出力都是“真爱粉”的特征,而粉丝们多多少少会为偶像氪金,程度不同。所以,氪金玩家向来对白嫖玩家抱有一丝丝的不屑,这点和“你不投我不投菊姐何时能出头”的口号,以及前段时间的微博超话打投战争的性质相似,群策群力,为了偶像冲啊!

但是《陈情令》不同的是,作为一部影视剧,它已经聚合了剧和人两种“粉丝效应”,或者说二者已经合二为一,造就了“陈总效应”(注:“陈总”是剧集更新到14集后粉丝对官方的改称,此前为“狗令”)。

“陈总”,这部被拟人化了的剧集,投射的是观众们由黑转粉如同粉丝般的殷切爱护。这点从《陈情令》的豆瓣评分攀升也能见得,相比它的出圈程度,从4.8到7.6的这种几乎史无前例的质变,无疑再次证明了粉丝的深度黏性,动情入戏之深,爱到疯魔。

图源:骨朵数据

这不是一个贬义的评价,恰好是“爱之疯魔”勾起了观众深度参与的欲望,这已经超过了一般观众对剧集本身的爱。就好比粉丝在对偶像的态度,初次见面和爱到极致的状态是不同的,而氪金与否是粉丝经济里的一个关键行为节点,《陈情令》的豆瓣打分人数不断攀升,可以被比拟为这种“氪金行为”。

而腾讯视频非常“聪明”和敏锐地嗅到了这股由内产生的变革风向,于7月29日宣布将推出“会员福利”超前点播模式,收获的是120万条骂评,结果粉丝相当口嫌体正直,骂是骂了,该看的也没落下。

即便是没有花钱解锁的剧粉,也可以通过“组队”来刷掉落装备,尽管难度Max且成效慢,但是在腾讯视频《陈情令》的评论区有大批观众在“求组队”。

很容易理解,首先是涉及到“被剧透”。《陈情令》的剧粉们上头程度不比其他剧集差,从裂变出来的各种自制物料来看,他们对于这部剧的热情是一座富矿,远远没有被采掘殆尽,那么既然有人先看了,“我”能不能忍着被落下进度,还是抱着被剧透的风险?

还有一个原因是,原本《陈情令》的会员大结局在8月13日和14日,被称为“1314”,在不少剧粉里有着比较特殊的仪式感。不过不少剧粉已经表示“妥协”:“现在看了,1314可以再看。”

微博粉丝表示已经从剧透中看完了大结局

 

微博粉丝的纠结情绪

究其根本,尽管让粉丝们咬牙切齿,腾讯视频还是能够一战致胜精准制敌,首先是对粉丝心理的准确洞察,接着是继续拿捏住受众的“人性游戏”:即便抵制,也不至于闹到对簿公堂,但只要有一名粉丝抑制不住渴望的心去付费点播,那么势态就基本可以烧成燎原之势。毕竟,避免剧透的唯一方法,是自己先看啊!

但如果这个“试验品”不是《陈情令》,恐怕不会成功。

是否违反合同,又是对谁利好?

“会员再解锁”模式并不新鲜。今年初爱奇艺播出《独家记忆》,会员一次性看全集,但是在后半程推出了“会员解锁”模式,即就算已经是会员,也需要分享链接给三名好友,被助力后才能继续看接下来的剧集。

并且这样的模式在网页版上并不提示,仅仅在手机端才能看到,让相当一部分观众以为剧集没有按时更新。

相比腾讯视频直接“收费”的做法,爱奇艺的方法显得更具有实验性,拉新?引流?提升热度?好像都未达到效果,平台方和观众的交互行为显得有些莫名其妙。而据片方,爱奇艺此前并未跟片方沟通过此种排播模式,间接造成了剧集的热度折损。

而这次《陈情令》30元提前解锁大结局,涉及到二次付费和更多的观剧群体,引发的喧嚣难以平息,腾讯视频是否违反和会员用户的合同?就此,骨朵采访了业内著名律师。

在他看来,腾讯视频的VIP规则为“会员抢先看”,《陈情令》则明确为“会员多看四集”,那么,根据《广告法》和《消费者保护权益》相关规定,“超前点播”这样的广告宣传是不允许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在会员购买时,消费者的权益和实际利益权利不一致,腾讯视频的确侵犯到了会员的利益。

另外,腾讯视频的VIP会员的服务协议属于格式合同,而腾讯视频具有单方解释权,这样的合同权利对于腾讯会员的消费者具有不确定性。

根据格式合同的法律明文规定,提供格式条款意味着腾讯视频要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并且采取合理的方式提醒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

“这是腾讯视频的责任。如果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自身责任,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排除了消费者的主要权利,那么这样的条款是无效的。”

也就是说,此番“30元超前观影”的行为,是在腾讯视频依照格式合同,在提前告知过会员的情况下完成的。除非经过相关部门裁定腾讯视频的格式合同为霸王条款,那么“30元提前解锁结局”并不违背与会员契约关系。

尽管有着巨大争议,但是在不少行业人士来看,“《陈情令》事件”非常有意义。

在编剧贾东岩看来,这次事件有两大收获:

一是在巨大流量之下,厘清了有意愿付费的粉丝含量,是一次付费网剧的成功实验;二是在逐渐养成付费习惯后,整个创作环境会趋于更加良性的发展模式,好剧和普通剧的差别将会被明显拉开,直接给予创作者利好,无论是收益还是创作积极性。

直接的收益利好属于腾讯视频,而本次实验可以预见会对未来行业变革产生推动作用,并且会带动之后的IP作品有更高的转化率,在已成定局的to C创作环境下,“只有能够养成付费习惯,这个行业后面才有生命力,行业现在其实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拐点了,平台肯定会没钱的。”

他认为,这件事可以从腾讯基因上推演,从QQ时代,会员便分为尊贵会员、钻石会员、超级VIP资源,“其实普通观众还是有消费等级概念,先看的人会比后看的人有心理优势,腾讯对于这套付费逻辑抓得非常准。”

根据相关人员透露,这次“超前观影”的7500万元收入分成,应该都归于腾讯视频所有,但相关细节和后续,对方表示,“具体的我也不是特别清楚”。

所以,腾讯视频成现在该事件最大赢家?

有业内人士认为“不见得”,“如果《陈情令》最后太急,导致就搁在这儿了,那对于腾讯视频来讲是不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但它还是做了。”

巨头的尝试与争议,带来行业变革?

事实上,来自外界的争议,源于腾讯视频突然提出“超前观影”,被不少人认为是“违背契约”甚至违反合同,而对普通观众的影响在于,即使是30元的打包价,也远远高于单月的付费会员。

贾东岩认同这次操作的确突然,但是也正是因为突然,“一部剧到底有多爆,水深水浅一下子就能试出来。”

一部《陈情令》可以实现的商业收益依靠的绝非单独事件,而是数次商业潜能的印证:毕竟仅仅靠着OST数字专辑就能产生不错回报和收益,粉丝的购买力潜能无穷。只有绝对爆款的剧集才能达到如此效果。

《陈情令》的“超前观影”是版权剧+单片付费模式的一次探索,也是粉丝剧IP链条开发的集大成者。偶像、流量、大IP剧等等都是它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并且也将会成为直接或者间接的受益者。

未来,传统性制作模式的剧集和事先就粉丝向的剧集,极大可能形成两套播出逻辑体系,但主动权却掌握在平台手中。“今后双轨并行是一定会出现的事情,甚至可能还有其他的玩法出现。”

实际上,业内开始普遍期待明年影视剧的网络环境,包括付费剧的播出环境、剧的品类选择,或将发生一次巨变。

“这件事绝对会成为今后付费分账的一个风向标,腾讯现在也在做临渴掘井、大转型的事情,站在平台的角度来看,它要维系生态发展,不太会主动把生态给毁掉。”贾东岩如此对骨朵表示。

尽管遭到很多diss,但在付费模式未来一定是大趋势。从平台来讲,广告收入接连下滑,电视行业尤甚,会员收费是必经之路,这一点可以参考中文阅读网站的收费模式。当会员累积到一定规模,付费习惯被培养,会员根据付出的不同资金,而获得相应的会员服务,整个过程是分批次、分阶层的。

一个确定的事实是,“超前观影”模式需要会员(消费者)花费一定时间去接受,不一定所有的剧种都适合。但这个按钮按下去后,行业进入了下个竞争阶段,于平台和制片方而言,都是如此。

从剧集制作的角度来讲,视频平台把更多的风险和利益同时分摊到制片方,那将极大的刺激制作者的心态。但同时值得思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剧集都适合这类模式。

“付费其实是爆款才享有的红利。”虽然残酷,但也是现实。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