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黄永平:自贸区新片区建设将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8月8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黄永平谈及未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总体规划时表示,“自贸区建设将全面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2018年9月15日,上海市杨浦区周家嘴路路口,工人正在检修架空线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杨舒鸿吉

“自贸区建设将全面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8月8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黄永平透露了未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总体规划。

8月6日国新办公布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总体方案。黄永平对此表示,这是一项重大长远利好政策,新片区不仅要在经济管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也要充分体现精细化。

黄永平表示,自贸区新片区要全面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把一些成熟的新技术、新方法实施应用到城市建设上来。“比如海绵城市(编者注: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的试点,本来就在临港新片区范围内。再比如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不是整治概念,而是在建设过程中,地下管网要尽可能跟进。还有智慧城市的概念,绿色城区的概念等,这些代表先进方向和高水平的理念、技术、手段,接下来在新片区建设中一定会得到更好的集成应用。”

在自贸区新片区建设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上海有经验可循。

2017年, 国家领导人对上海城市管理作出指示:“上海这种超大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针一样精细。”3年间,上海将绣花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创新中,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黄永平表示,目前,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已形成“1+16+214+5902”的城市综合管理非紧急类监督指挥体系,即1个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16个区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214个街镇网格化管理中心、5902个居村工作站,实现了城市管理公共空间全覆盖。

其中,2018年以来,上海以现有的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为基础,积极布局城市管理“神经元系统”,升级建设“城市大脑”,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实现智能发现、自动指令、快速处置、实时反馈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2018年,上海还利用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

其中,2018年至今,上海已拆除存量违法建筑5700多万平方米,验收通过149个无违建先进街镇,创建率已达到66%。全市共完成1.02万条劣V类中小河道整治。一年多以来,上海完成31块荒地治理,新增绿地面积500多万平方米,完成116公里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任务。同时,通过采取机械清扫、冲洗加人工保洁的方式,共清理死角盲区18207个,清除垃圾6.8万吨,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城市形象提升的同时,相关部门还聚焦民生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提升市民幸福感。

2018年全市打通11条区区对接道路,完成78个道路交通拥堵点改善项目;完成慢行交通设施改善项目21个,完善人行道和无障碍设施110公里;完成159个停车资源共享利用项目,提供6513个共享泊位。

针对城市老龄化,老旧建筑加装电梯是城市升级过程中的一块“硬骨头”。

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金晨透露,2019年1到6月份,上海全市共有380多栋老旧住宅完成加装电梯。目前,上海已进一步简化审批事项,将46项审批事项简化至15项,6个审批环节简化至5个,并将通过“一网通办”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

黄永平透露,下一步上海仍将继续坚持高标准引领,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推进城市维护管理机制创新,更加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见成效,绣出城市管理精细化品牌。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