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调查: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仍偏紧

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在去年9月一度跌至24.2%的历史最低值。后来随着国家信贷政策的放松,该指标在今年4月曾一度攀升至58.2%的历史最高值。不过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就出现了过山车式的变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辛圆

长江商学院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7月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继续恶化,长江商学院教授李伟呼吁,剔除金融抑制,尽快改变当前的金融资源错配状况。

7月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录得49.8%,较6月下滑2个百分点,这是BCI自今年1月以来再次跌至50%的荣枯线以下。BCI由企业销售前瞻指数、企业利润前瞻指数、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和企业库存前瞻指数构成。长江商学院的调查以其校友企业为基础,而其校友企业多数是中小民营企业。

其中,7月企业销售前瞻指数报64.6%,较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利润前瞻指数报51.1%,较上月下滑1.1个百分点;企业融资环境指数报39.5%,较上月下跌2.6个百分点;企业库存前瞻指数报45.0%,较上月下跌1.7个百分点。

李伟指出,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在去年9月一度跌至24.2%的历史最低值。后来随着国家信贷政策的放松,样本企业的融资状况逐步改善,该指标在今年4月曾一度攀升至58.2%的历史最高值。不过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就出现了过山车式的变化。

在李伟看来,这是因为金融资源错配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中国最有效率、最需要资金的一批企业,却存在着严重的融资难、成本高的现象。反过来说,资金并没有流向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他说。

“这种现象从市场的角度是无法解释的,因为最有效率的企业往往能承担最高的资金成本,投资者也愿意把资金配置给经营绩效最好的企业。假如是个别经营高效的企业难以获得资金,那么这可能是市场的疏漏,但当这上升为一个群体时,则这背后必然有其制度原因。”李伟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金融抑制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所谓“金融抑制”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李伟认为,金融抑制本质上是对提供社会可贷资金的储户征收隐性税收的制度安排,它为各级政府、国有企业和执行政府发展政策的其它所有制实体提供了低于市场投资回报率的资金供应。他表示,中国经济要可持续发展,金融体系就要把资金配置给效率最高的企业,要做到这一切,剔除金融抑制将是无法回避的一环。

7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试点,旨在增强金融服务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能力。李克强特别指出,接下来要按照宏观政策要求,统筹运用多种工具,推动实际利率有效下降,支持中小银行发展,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