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亿次出行中三千万左右是出租车、专车来满足,有两亿是公共交通”,彭王城,嗒嗒巴士市场总监在一次公开沙龙中讲道。
这两亿的公共交通出行次数所代表的的千亿级市场,让嗒嗒巴士、考拉班车等APP应用软件早早的进入市场瓜分蛋糕,也让滴滴快的这样手握数十亿美金的公司垂涎三尺。
不同于国内互联网创业公司大多集中在北京,嗒嗒巴士今年3月份创建于深圳,据嗒嗒巴士披露:截至7月20日,线路总条数近1000条,深圳超过700条,北上广近200条;总用户数30万左右;上下班班车为现阶段主要营收,上班用户和下班用户7:3。
滴滴快的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亿级的市场。滴滴快的宣称建设的六大出行O2O业务线分别为: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和公交,前四条业务线滴滴快的已占据绝对优势,但在定制公交市场上,滴滴并不算先行者。
嗒嗒巴士CEO周瑞金曾自豪地对外宣称,他们30多天时间内融资4200万元。但融资时间之短和两轮融资金融并不是这家公司最大的亮点,五位平均年龄27岁的核心团队成员所表现出的成熟才令人印象深刻,从嗒嗒巴士官网可看到,其成员履历可谓个个精彩,创始人周瑞金曾用一年时间零成本获取千万用户;联合创始人王梓权为新国线运输集团总裁,新国线是全国首家由交通部直接批准的跨省市、跨区域的新型高速公路快运企业;市场总监彭王城出身于腾讯游戏,推出过覆盖数亿用户的产品;公交出行不同于出租车与专车,需要有成熟的交通线路规划,嗒嗒巴士还配备有交通运营总监和线路开发总监等。
此外,在深圳,嗒嗒巴士还拥有使用部分公交专用道的资格,这解决了上班高峰期路面交通拥堵延缓通勤车辆行驶时间的问题。
但在北京,嗒嗒巴士还在向北京交管部门协商,争取使用公交专用道。当然,竞争对手滴滴巴士在北京也没有更多优势。
此外,北京通勤族居住地与上班地点分散,路面交通情况高峰期拥堵情况等等,都成为短期内定制公交在北京发展不会像在深圳那样迅猛的限制因素。
有媒体用“资本碾压”来形容滴滴正式进入定制公交领域的景象,因本月初滴滴快的完成新一轮20亿美元的融资,并有逾35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在出租车、专车、顺风车领域已经历过几轮大战的滴滴快的,也已在北京开通33条线,在深圳开通10条线,另有消息称滴滴巴士将于本月底正式上线。
后来者能否居上?在定制公交这一领域,滴滴快的不一定稳操胜券,嗒嗒巴士却有逆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