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口碑两极化,究竟是为何?

因为商业电影是一种商业行为,自然要获得商业上的收益,这无可厚非。但一个电影,把票房上的成功作为唯一的成功标志,这多少就有些问题了。

文丨编剧帮 刘开建

一部作品有时候会出现两极化的评价,处于和平交流的目的,这时候我们往往会说见仁见智。实际上,就质量而言,从来不不存在见仁见智这一说法,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趣味没有标准,质量一定有标准。在质量标准一而再被模糊和降低的情况下,我们十分有必要对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一看似基础的问题再进行追问,我们应该努力还原被掩盖的真相。

一、好主题≠好故事

一个好的主题等于不等于一个好的故事?常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我们这个故事的主题太牛了”“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主题”“我们这个主题非常有现实意义”。言外之意是,他们获得好的主题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好的故事。这对不对呢?当然不对。因为,想表现一个好的主题和能不能通过一个好故事表现出来是两回事

我们总会在生活中发现那些具有时代性的、具有共鸣性的、具备痛点的社会议题,我们可以把此提炼成我们的主题。当我们以此为主题展开创作的时候,就仿佛找到了创作的根,主题的现实价值会让我们觉得创作这件事充满了责任和担当,甚至令我们出现了伟大的幻觉。

如果主题是这么重要,那么笔者想,故事这件事反而变得简单了,因为所有应试教育下的高中生,都擅长发现并提炼主题。如果我们把主题这个任务交给衡水中学的高中生,相信我们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卷。但是,我们能说衡水中学的高中生都是优秀的编剧吗?

不能,因为想出一个好的主题和用一个饱满的故事把它呈现出来是两回事,观众在意主题,但最终还是享受故事观赏的过程。

我们做个简单的练习:

1.把《寻梦环游记》的故事主题提炼出来。

2.我们提炼《寻梦环游记》的主题为:我们很高兴,我们拥有了一个和优秀影片的同样的主题。

所以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和《寻梦环游记》同样优秀的故事?无论我们在这一主题下进行怎样的创作,就因为我们主题的深刻性和伟大性,我们的故事就深刻而伟大?莫名其妙,荒谬绝伦。

然而,这种情况在创作领域非常常见。

二、类型一定要清晰

电影编剧芦苇曾经在不同场合一再强调类型的重要性,他强调类型一定要清晰。

麦基的一句话故事的提法,被有些人拿来作为嘲笑的对象,说一个复杂的故事怎么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甚至有人认为麦基在误导青年人。持这样观点的人,实在看得太浅了,远没有看出这个做法背后的深刻意义。

为什么一个故事,要用简单的话表述出来才是好故事?因为这种简单的陈述背后,实际是你对于故事清晰度的测试,是对于主题的清晰的提炼和对于故事线的清晰的勾勒。如果你能如此表达出来,就说明你的故事类型是清晰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故事里面有讲到兰彻帮助他的两位同学成长的故事,有讲到他的爱情的故事,有讲到他反抗应试教育的故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是不是一个杂糅的故事?当然不是,故事主线都是围绕兰彻反抗应试教育而展开的,这是一个反抗应试教育的故事。

吴天明导演的《变脸》看似是一个很好的杂糅的故事,它既讲了传统手艺的传承问题,又讲了一个亲情故事,好像两件事都讲了,那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杂糅的故事呢?不是,它只是借助传统手艺传承这个壳来讲的一个亲情故事,实际上它的内核是一个亲情故事。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同样是讲传统手艺传承问题的电影《神鞭》讲的是什么故事呢?鞭子功一开始让傻二非常受益,但是当枪出现以后他发现神鞭子功显得微不足道,于是转而练习枪法,把枪练成了自己新的“神功”。这个故事,自始至终都在探讨传统手艺该保留还是该舍弃,这是一个探讨传统手艺传承问题的故事。

一部电影中既可以讲教育问题,也可以讲父子情,但你不能说这个故事,既讲了教育问题,又讲了父子情的问题。结果是,每一样都成为了简单的场景的铺陈,每一样都没有螺旋上升的故事线,每一样都没有层层递进的故事逻辑和情感逻辑。

三、假象

很多观众会有这样的说法,“我被逗笑了,所以这就是好的电影”“我被感动了,所以这就是好的电影”。按照这样的说法,如果我在电影院里放历届春晚小品集锦,你肯定会被逗笑,但你能说这个小品集锦是一个好电影吗?我把历年来伴随你成长的那些经典老歌做成集锦在电影院里给你播放,你肯定会被触动,但你能说这个老歌串烧MV就是好电影吗?

故事不够,音乐凑;情怀不够,老歌凑;逻辑不够,主题凑。这是目前很多电影创作者学会的遮丑手法,尽管有时候可能是不自觉的。

摄影、音乐、美术、表演,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电影必不可少的,但这不说明,把每一个重要的元素简单堆积起来就是一个好电影。毕竟拍电影拍的是电影,不是搞装修,也不是拍MV。这些东西非常厉害,厉害到它会给你制造一个巨大的假象,有大场面,有好的摄影,有一连串经典老歌,有带泪的表演,有能触及到痛处的主题,你很容被一个个非常具体的场景而感动,而无法意识到故事层面的问题。当你沉浸在具体的一场戏,一段旋律,一个大场面的时候,你就被吸了进去,你觉得自己沉浸其中,你被打动了,你觉得好厉害,这是好片子。实际上你错了,你被这个假象迷惑了。

当内在的故事逻辑不足的时候,优秀的摄影、音乐、美术,表演,大场面,很容易变成苍白故事的遮羞布。就好像,很多饭店做菜,厨师会放很多辣椒、麻椒、醋、糖,你一尝,哇塞,味道超赞,人间美味!事实上呢,饭店之所以这样做,也许并不是因为真做得好吃,很有可能食材不怎么新鲜了,需要加大调料的剂量来掩盖食材本身的怪味。

音乐、美术、摄影、表演、大场面,这些必须靠一个严谨的故事逻辑线串起来。只有靠严谨的故事逻辑线把它们串起来,这些元素才是有效的,这才是一个好电影。当我们的故事逻辑线有问题,残缺的时候,这些元素能够很好的掩盖住故事逻辑上的不足,一般观众不会发现这个问题,所以一般观众会被这些元素所打动,会给出好评。当创作者看到这种好评反馈的时候,会误以为这是对于作品客观的评价,会误以为自己在创作上取得了成功,实际上恰恰相反。

四、理财产品

宋方金说,很多电影作品本质上都是理财产品。这话很好的描述了当下的一些电影乱象,诚实的人找不到任何理由反驳。

因为商业电影是一种商业行为,自然要获得商业上的收益,这无可厚非。但一个电影,把票房上的成功作为唯一的成功标志,这多少就有些问题了。如果这个评判标准成立,那么那些诈骗电影、抄袭电影、耍宝电影都应该奉为经典,列为榜样。

创作这件事,越来越变成资源导向,而不是能力导向。你能够吸引多少资源,能够赚多少流量,你就有多足够的理由来主导一部电影,而不是你本身的电影素质。比如,作家转行拍电影,拍了几年电影,却一直不会写电影剧本,他们所谓的剧本写作就是流水账式的交代。比如,拍了几年的喜剧电影,却一直是在拍场景,他们所谓的拍电影就是拍小品。比如,在相声领域取得了成就,就想当然的去拍一个喜剧电影,而实际上所拍摄的就是杂耍现场。

更多有能力的年轻导演得不到的拍片机会,却被这些跨界玩家们占据,当他们确实获得了票房收益的时候,资本有更大的动力继续支持他们,于是他们继续推出他们的理财产品。这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真正关乎一个作品质量水平的因素是创作者的专业水平,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专业水平在一部作品的生产链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流量、数据、热度、资本。作为最关键因素的创作水平,被挤到了最后排。

别人经过几年努力,历经艰辛才拍完一部作品,我们就轻易的给出否定的评价,这看上去十分不公平。但是,辛苦、困难,这是评价一部作品好坏的标准吗?如果是,我们让农民工兄弟来拍,肯定拍得更吃力、更辛苦,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农民工兄弟就是下一个科波拉、黑泽明。

只有最货真价实的评价,才是对于一个作品最好的反馈,才能真正帮到这个作品的作者。

一个创作者如果想安慰自己,想获得创作上正面反馈,他可以去找最普通的观众。但是,对于一个作品、一个作者,真正有效的评价,一定不来自于普通观众。

处于社交需要或者人情而给出的好评可以在商业上帮助作者,但可能会在创作上毁掉作者,让他陷入其实自己一直很懂的错觉里。没有人一出生就是高手,一部作品应该受到正确的批评,同时也应该给予它足够的宽容,更重要的是创作者本人应该保持清醒。在创作的道路上如果有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想那就是,永远听不得真话,永远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不足,永远不愿意做自我批评。

作者简介

刘开建(新浪微博@编剧刘开建),专注于轻喜剧创作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