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峰三农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300022.SZ)7月22日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新明先生质押在中银证券的本公司股票再次被中银证券采取违约处置措施导致被动减持股份,被动减持26.14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69%。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吉峰科技实控人王新明第一次被券商“强平”,短短1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吉峰科技已在7月10日、12日、16日、18日、22日连续披露,王新明质押股份遭遇“五连平”。
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份遭遇“五连平”
此前,吉峰科技分别于2019年7月10日、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16日、2019年7月18日披露了《关于大股东部分股份被动减持的公告》,2019年7月9日至7月18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新明先生的质权人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王新明先生质押的本公司股票进行了违约处置,合计处置股份数量212.576万股。
按照7月22日公告,王新明此次持股被强平的时间是7月19日、7月22日,减持均价分别为4.186元/股、4.57元/股,减持股数分别为10万股、15.9万股。
据悉,早在六月中下旬,吉峰科技就在深交所发布公告提示过相关风险,称王新明质押给中银证券的704.99万股公司股票存在被动减持的可能。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到期日未履行购回义务,构成违约,中银证券对质押股份进行强制卖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王新所持股份的质押率仍高达94.23%。而在7月22日吉峰科技遭遇“五连平”之后,却于23日在二级市场上发力涨停,是否主力拉高出货,值得警惕。
业绩萎靡不振,上半年业绩预告同比跌幅高达1648.83%—1876.60%
当然,吉峰科技遭遇的麻烦,并不止来源于资本市场。据7月12日公司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400万元—39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19.52万元,同比跌幅高达1648.83%—1876.60%。
作为农机流通行业第一家且目前仍是唯一的上市公司,吉峰科技近年来业绩萎靡不振,近六年中仅有三年盈利,其中扣非净利润五年皆为负数。2013-2018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4.56亿元、-1.28亿元、723.31万元、-5344.23万元、-729.38万元,只有2016年扣非净利润为正,且只有几百万元
据财联社(成都)此前报道,在2015年时,吉峰科技因连续两年亏损,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但所幸2015年业绩扭亏为盈,公司才因此“逃过一劫”。
虽然公司2015年确实盈利,但当年行业内也不乏质疑财务数据的声音。据蓝鲸红岸预警系统,吉峰科技在2013年、2014年皆存在财务粉饰风险。
目前,吉峰科技通过内部股权改造,尝试对业务进行整合。公司将持有农机流通与服务业务板块的相关公司股权,转让给全资子公司四川吉峰农机连锁有限公司。但吉峰科技的这一做法是否能扭转业绩颓势,尚待时间检验。